论竹编的设计美
本文选题:竹编 + 设计美 ; 参考:《景德镇陶瓷学院》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竹编属于我国传统手工艺,历史悠久,传承完善,是可以同时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审美需求的造物艺术。竹编成器的整个过程除了依靠设计者的奇思妙想之外,更重要的是手工艺人的审美意识和编织技巧,可以说传统手工艺是一种非常能体现个人主观意识的工艺文化。设计美是人类的劳动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竹编的材质美、结构美、形态美、色彩美及功能美有机的统一于设计美,它们既从各自的角度出发体现美,又相互佐证地完整地对竹编之设计美做出诠释。竹编的材料之美表现在展现竹材的色泽和肌理,以显竹编器物自然朴实的质感和清丽隽秀的美感,是抽象的、潜在的美。竹编器物的结构之美表现在其结构层次的稳定性和有序性上,其结构之美是竹编编织工艺之美的升华。竹编器物的形态之美表现在点线面体的有机结合、统一中求变化上,蕴含着形态生长的韵律,是材质与结构相互作用后的外在表现。竹编的色彩美表现在突出竹材的自然本色上,具有质朴柔和之美,而竹材的透明涂饰和漂白处理具有温润纯朴之美。竹编的功能美表现在其物质功能、审美功能、环境功能及经济功能的多层次的实现上竹编以“融于自然”、“精于细节”、“和于文化”、“凝于情感”的独特表现方式体现设计美,这些内容超越了竹编材质美、结构美、形态美、色彩美及功能美的表现方式,进一步完善了竹编设计美。对竹编设计美的研究是为了我国竹编的发展营造一个成熟的大众审美环境,以提高大众对竹编的审美水平。
[Abstract]:Bamboo weaving is a traditional handicraft of our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perfect inheritance. It is a creation art which can satisfy people's material and aesthetic needs simultaneously. The whole process of bamboo knitting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designer's fantastic ideas, but also on the craftsman's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and weaving skills.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traditional handicraft is a kind of craft culture which can embody the individual's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The beauty of design is the result of human labor and the objectification of human essential power. The beauty of material, structure, form, color and function of bamboo weave is an organic unity of design beauty. They not only embody the beauty from their own point of view, but also explain the design beauty of bamboo knitting completely. The beauty of bamboo material is shown in the color and texture of bamboo, the natural and simple texture of bamboo ware and the beauty of Qingli Junxiu, which is abstract and potential beauty. The beauty of the structure of bamboo ware is reflected in the stability and order of its structure, and the beauty of its structure is the sublimation of the beauty of the weaving process of bamboo. The beauty of the shape of bamboo ware is reflected in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point, line and surface, the unity of change, and the rhythm of morphological growth, which is the external manifestation aft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terial and structure. The color beauty of bamboo is shown in the natural color of bamboo, which has the beauty of simplicity and softness, while the transparent coating and bleaching of bamboo have the beauty of simplicity and simplicity. The functional beauty of bamboo weaving is manifested in the multi-level realization of its material function, aesthetic function, environmental function and economic function. The unique expression way of "condensing in emotion" embodies the design beauty, which transcends the expression way of bamboo weave material beauty, structure beauty, form beauty, color beauty and function beauty, and further consummates the design beauty of bamboo weave. The research on the design beauty of bamboo knitting is to create a mature popular aesthetic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amboo knitting in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esthetic level of bamboo weaving.
【学位授予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52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利国;;设计:生活母体和功能复合物[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梅爱冰;;浅谈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J];美术大观;2007年12期
3 张婕;;设计——人与产品的纽带[J];商;2012年09期
4 李龙生;;风筝不断线——试论设计思维的适应性与创造性[J];设计艺术;2000年04期
5 尹定邦;谈谈设计的观点——在南京师范大学的发言[J];美术学报;2003年02期
6 孙利群;关于现代设计中艺术性质的思考[J];包装工程;2005年03期
7 尹定邦;论设计服务[J];装饰;2005年08期
8 李万军;;设计及其当代问题探讨[J];理论月刊;2006年12期
9 邓全霞;杜振刚;郭洪涛;;对艺术与设计的再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4期
10 封红莲;顾惠忠;;信息设计——设计学科发展新方向[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巍;;关于设计的思考[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2 于宏杰;;设计的思考[A];2013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国际发展趋势[A];北京工业设计发展报告[C];2000年
4 孔凡让;李川奇;郑庆和;;设计与发明[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王家民;孙浩章;张娜;;绿色设计的理论前瞻与实践后顾[A];2010中国包装行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张成忠;曹海艳;况成泉;;简析设计中的复古[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7 高洋;刘志峰;黄海鸿;张雷;;产品拆卸性能的设计过程评估[A];2009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万举勇;刘志峰;刘光复;;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刘军;;创意产业视野下设计的行为演变[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郭媛媛;孙青;;浅谈设计思维[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寸十;谈与“设计”相关的几个概念[N];建筑时报;2003年
2 Sami Nerenberg;设计的维度[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3 实习记者 全文鑫;年江:设计,个人思想的延续[N];中华建筑报;2011年
4 中航工业制造所 段爱琴 王兴华;应用六西格玛设计究竟改变了什么?[N];中国航空报;2011年
5 王庆林 山东天翔毛纺织有限公司开发部主任;让设计附加值成为企业“必杀技”[N];中国纺织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蔡萌;中国设计:暗香涌动[N];中国文化报;2014年
7 于 丹;景观的过度设计与适度设计[N];建筑时报;2006年
8 记者 王光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镜芙:舰船设计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N];中国船舶报;2010年
9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杭州之门”项目的绿色设计及分析[N];中华建筑报;2013年
10 世博;上海世博会门票设计师 揭秘鲜为人知的细节[N];中国包装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加晴;基于分解的设计过程重用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容芷君;基于群体决策的协同设计过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崔卫华;产品多领域协同设计过程的CCM-A建模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罗天洪;网络驱动的协同设计几何模型共享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周丹;基于设计元与公理设计理论的能量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6 李保建;协同设计中的协作支持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99年
7 孟昕;SoC设计优化的域特定语言方法和建模[D];浙江大学;2010年
8 梁艳红;基于专利挖掘的创新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9 侯鑫;基于本体的设计重用技术研究及其在CAFD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谭武征;基于知识的概念创新设计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义桥;基于嵌入式的脉搏波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邢译允;基于交互理论的校园公交站点服务体系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3 李聪;情景化设计在陶瓷香薰器包装中的应用[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4 庄先涛;智能变电站虚端子设计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王小婉;基于墨流工艺的现代设计实践[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5年
6 徐国君;光影与展示设计的意蕴营造[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7 李晓琳;智能健康手表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5年
8 成立涛;基于FPGA的高速PCIe光纤接口卡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王伟;便携式线阵CCD测量开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重庆大学;2015年
10 申海宏;中石油青海销售公司成品油二次配送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243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924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