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郑州市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图谱构建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14 20:16

  本文选题:土地利用 + 景观格局 ; 参考:《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城市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时空格局分布以及演变趋势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地学信息图谱通过图形特征与谱系结构的不同变化,可以有效地揭示事物的空间结构特征与时空动态变化规律。本文将土地利用变化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以及地学信息图谱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郑州市市辖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处理构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序列图谱、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序列图谱以及景观多样性时空变化专题图谱,对郑州市2000年到2015年15年的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进行研究,得出不同时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分布特征以及演变规律。土地利用分析上,用地构成方面除农用地和水域出现减少趋势外,剩余五类地类均呈增加态势。农用地与建筑用地一直是优势地类,两者变化趋势相反。在数量的增加速率上,建筑用地土地利用动态度的逐年增加体现了郑州市较快的发展势头。在土地类型的转移上,农用地、城市绿地和建筑用地的转出和转入在各个时段都比较突出。方位变化突出表明未来城市西北部扩展潜力较大,研究时段内城市重点发展方向逐渐向东-西轴向偏移。结合多种景观指数模型,对研究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全局尺度类型水平分析表明,农用地和建筑用地的斑块破碎化均在加重,农用地的优势性正在大幅削弱。全局尺度景观水平分析上,研究区整体斑块形状趋于复杂,不规则性增加,景观类型组份分布越来越均匀。梯度尺度景观类型分析上,各类用地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呈现出显著的渐变性规律。梯度尺度景观水平分析表明,城乡结合地带的连通性最差,景观多样性最高,聚合度最小。在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空间自相关的相关方法,对郑州市景观多样性格局做进一步专题分析。时空分布变化分析表明,郑东新区发展迅速,景观多样性高值聚集,并且城市生态系统整体稳定性逐年增强。在空间自相关分析中,整体景观单元之间空间关联度高,郑东新区显著性最强。通过多样性的整体和局部自相关分析,总的来看,郑州市相邻区域间发展水平差异相对较小,郑州东部经济发展的周边带动性最强。
[Abstract]: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trend of urban land use and landscape pattern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geoscience information atlas can effectively reveal the spat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dynamic changes of space and time through the different changes of graphic features and pedigree structure. The theory of land use change,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ecology and the theory of geoscience information atlas are organically combined, an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sequence Atlas of land us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landscape pattern and the thematic map of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landscape diversity are constructed by data processing, and 200 in Zhengzhou City, 200. The land use and landscape pattern of 15 years from 0 to 2015 were studied,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laws of land use and landscape patterns in different periods were obtained. In the analysis of land use, the remaining five types of land, except for the decreasing trend of agricultural land and water area, were increased. The agricultural land and construction land have been excellent. The trend of land use dynamic degree increased year by year in Zhengzhou. In the transfer of land type, the transfer and transfer of agricultural land, urban green space and construction land are more prominent in each time period. The azimuth change shows the future city. The expansion potential of the northwest part of the city is great, and the urban key development direction is gradually shifted East-West to the East and West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Combined with various landscape index model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the landscape pattern in the study area is studied. The global scale type leve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atch fragment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and construction land is aggravating and the advantage of agricultural land. On the global scale landscape level analysis, the overall patch shape of the study area tends to be complex, the irregularity increas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landscape types is more and more uniform. On the analysis of the gradient scale landscape type, the gradient scale landscape level analysis is presented in a certain time and space range. It shows that the connectivity of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the worst, the landscape diversity is the highest and the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is the smallest. On the basis of the land use and landscape pattern analysis, 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method is used to make a further special analysis on the landscape diversity Bureau of Zhengzhou.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Zheng Dong new area is rapid and the landscape diversity is varied. In 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degree between the whole landscape units is high and the Zheng Dong new area is the strongest. Through the overall and loc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of diversity, the difference of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level between the neighboring regions of Zhengzhou is relatively small, and the economy of Eastern Zhengzhou is the economy. The periphery of development is the strongest.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U984.1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志英;刘涵妮;李晖;王俊涛;;1996~2008年昆明建成区建设用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年01期

2 张爱静;董哲仁;赵进勇;岳成鲲;;黄河调水调沙期河口湿地景观格局演变[J];人民黄河;2013年07期

3 曾辉,郭庆华,刘晓东;景观格局空间分辨率效应的实验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6期

4 孙贵艳;王传胜;肖磊;;近20年来北京延庆县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研究(英文)[J];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10年12期

5 张新民;王军德;程玉菲;;石羊河上游祁连山区景观格局及多样性分析[J];人民黄河;2011年06期

6 肖茂福;;关于构建园林企业景观格局的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2年03期

7 冷文芳;刘志国;肖笃宁;王恩德;;秦皇岛景观格局演化信息图谱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7期

8 李慧;王向荣;王小平;;武当山景观格局的历史变迁[J];中国园林;2014年03期

9 谢家丽;宋翔;颜长珍;;人类干扰对若尔盖高原景观格局变化影响的遥感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付飞;董靓;;城市河流景观格局及可持续生态策略研究[J];人民黄河;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明达;蒙吉军;;鄂尔多斯近20年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孟丹;宫辉力;李小娟;;北京地区热力景观格局及热环境效应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战金艳;;区域城市化进程中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分析[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刘毅华;叶长盛;;华南快速发展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变化典型研究——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为例[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年

5 宫恩田;;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番禺区景观格局变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沈竞;;利用马尔科夫链模型预测区域近期景观格局变化——以江苏省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陈寅;李阳兵;;岩溶地区土地利用对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的影响—以贵州茂兰为例[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沈竞;王国俊;王浩;;驱动因子与景观格局综合指数的相关分析——以江苏省为例[A];第九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五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倪永明;欧阳志云;;新疆荒漠植被景观格局对比研究[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10 秦向东;闵庆文;;景观格局优化研究进展[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华丽;土地利用需合理[N];新农村商报;2014年

2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张颖 王群 王万茂;树立土地利用立体观[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3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博士 杨遴杰;强化土地调控 统筹土地利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4 记者 丁洪美;土地利用每年造成10亿吨碳排放[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5 周永恒;土地利用总规通过市级评审[N];六盘水日报;2011年

6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胡志喜;土地利用绩效有了统一评判标准[N];湖北日报;2011年

7 本报驻江苏记者站记者 杨应奇;警惕土地利用中的“闯黄灯”现象[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冯培丽 通讯员 贺楚华 臧翊 邓凡;打破土地利用“先违法后治理”怪圈[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9 记者 陈诗圆;提升土地利用和管理水平 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N];钦州日报;2013年

10 首席记者 杨应奇 通讯员 薛建;土地利用的“3D”时代[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鹏;植被恢复对洪雅县景观格局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2 刘轩;充填复垦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赵军;平原河网地区景观格局变化与多尺度环境响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高凯;多尺度的景观空间关系及景观格局与生态效应的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汪雪格;吉林西部生态景观格局变化与空间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乔志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演化与模拟[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胡文英;元阳哈尼梯田景观格局及其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仇恒佳;环太湖地区景观格局变化与优化设计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9 刘娜;洞庭湖区景观格局变化及其调蓄功能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10 贾丹;延庆风沙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景观格局优化[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如意;郑州市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图谱构建与分析[D];郑州大学;2017年

2 杨晓玲;江苏东台围垦区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尺度效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夏鸽;景观格局对鸟类群落多样性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金子文;马堵山水电站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樊相宁;2000-2010陕西省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6 张茜_g;城区经济发展与景观格局变化的动态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罗艳;基于ANN模型的元江干热河谷生态脆弱区景观格局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8 方仁建;滩涂围垦对海滨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9 张斯日古楞;基于遥感的道路网对景观格局变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10 周梅;基于MODIS和OLI数据源的艾比湖流域景观格局尺度变化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188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0188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4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