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基于文化地理学的雷州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24 00:32
【摘要】:雷州地区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雷州半岛的中南部区域,历史上被誉为“天南重地”。作为广东四大文化之一的雷州文化,在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作为雷州文化重要表征之一的雷州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至今鲜有研究成果出现。雷州地区的区域文化塑造了当地特有的村落布局形式与独特的民居建筑形态,其传统村落与民居形态在文化地理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典型性,从地域性日常生活空间文化内涵研究的角度看,无疑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雷州文化,是雷州土著文化与闽文化、广府文化、中原文化、海外文化等其他地域文化相互交融形成的一种新的、在地理上相连成片的、具有共同区域特色的新型区域文化。在雷州文化产生发展的过程中,雷州本土的传统村落与民居景观经历了“俚僚文化—福建文化—广府文化”这一主导文化的推进过程,最终形成了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雷州文化景观。本文借助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手法对雷州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研与资料收集,目的是从横向上客观地描述雷州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差异性,继而从纵向上进行分类、对比,最后分析其成因。本文核心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个子命题:一、构建雷州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地理学数据库并绘制文化地理学图册;二、对雷州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划分文化区;三、分析其文化地理学特征的产生原因及各文化区的演化机制。本文的研究总结出两点结论:一、雷州地区的传统村落及民居以闽文化、广府文化为核心,受土著文化、中原文化、西洋文化等外来文化的影响,呈现出独具一格的地域文化特色;二、雷州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的独特性与文化区之间的差异性,是建立在当地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地理条件之上的。
【图文】:

轨迹图,田野调查,村落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1.4.1 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数据库搜索与传统民居、岭南建筑、文化地理学等相关的各类期刊文献,并对相关著作、地方志进行研读,总结出已有的研究成果,提炼出有价值的观点。(2) 跨学科研究法——以建筑学和文化地理学为研究主线,以社会学、生态学、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等学科为研究子线,实现跨学科交叉研究,,从多个角度深入思考问题。(3) 民居田野调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雷州地区村落民居展开地毯式的调研工作,搜集有关当地村落民居文物点的历史状况与现实状况的材料,并对其中较为典型的进行地图定位和现场拍照、测量,最终汇总形成有效的雷州地区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

区位,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村落文化


村落及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落及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研究的三大命题之一,也是后续研究的基础及数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整理,结合实地考察及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并对雷州地区的地理特色、人文性和地域特色的 8 类村落文化因子以及 3 类民居进行结构化登录与整理,结合软件最终构建出雷。包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982.29;TU24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彬;司徒尚纪;;基于GIS的广东地名景观分析[J];地理研究;2007年02期

2 冼剑民,陶道强;试论明清时期雷州民间神庙文化[J];广东史志;2002年01期

3 ;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制定《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J];城市规划通讯;2003年18期

4 刘剑三;从地名看海南闽语的分布[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周尚意;;文化地理学研究方法及学科影响[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年04期

6 王静;叶佩妮;;谈雷州古村落建筑文化的当代转化[J];美术大观;2011年05期

7 梁雪;;自然景观在村镇环境构成中的价值与作用[J];南方建筑;2008年05期

8 潘莹;施瑛;;湘赣民系、广府民系传统聚落形态比较研究[J];南方建筑;2008年05期

9 唐孝祥;;简论岭南汉族民居建筑的适应性[J];南方建筑;2008年05期

10 全峰梅;;东南亚传统民居聚落的文化特性探析[J];南方建筑;200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定海;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淇;大埔县传统民居文化地理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解锰;基于文化地理学的河源客家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汤晔;基于文化地理学的梅州地区传统民居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4 冯志丰;基于文化地理学的广州地区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82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582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8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