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考教结合”视域下中国饮食文化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9 05:01
【摘要】:本论文以中国饮食文化和《HSK考试大纲》中饮食教学内容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参阅法、统计分析法和观察交谈法,研究在“考教结合”视域下中国饮食文化的思想内涵及艺术审美与语言教学各个阶段的融合。此外,文化要素教学和文化专题教学相辅相成,针对不同阶段的汉语学习者,设计了饮食文化教学实践和区域饮食文化教学方案。论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分四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分析了《大纲》和《教程》中“饮食”相关内容。在词汇上,初级主要是饮食相关名词和基本饮食动作词本义的教学;中级主要是味觉词和饮食状态词本义的教学;高级主要是烹饪方式词以及各类词汇衍生义的教学。文化上对饮食习俗、礼仪、习惯和思想等都有提及,但不全面。通过对大纲的分析,一是涉及到的词汇不能满足日常生活交际的要求,二是对饮食文化涉及相对较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教材进行拓展和归纳,丰富学生的饮食词汇和饮食文化。第二章参阅中国饮食文化相关的文献研究,整理论述了中国饮食文化思想内涵和艺术审美两方面的内容。思想性包括:“礼”、“乐”精神;“味”与“和”的追求;“养”与“补”的重视。艺术性包括:视觉艺术、味觉艺术、器具艺术、烹调艺术、命名艺术、礼仪与环境艺术。第三章将饮食文化内容分阶段、分层级、分主题地融入汉字、词汇、语法、文化教学的相应环节,语言教学和文化相融合。通过中国饮食文化艺术审美和思想内涵的揭示,让汉语学习者全面了解中国饮食文化,进而了解中国文化的其他层面。第四章结合常用的教学法,针对中高级汉语学习者进行了文化课程设计。选取茶、酒、节日饮食习俗进行饮食文化实践活动设计,另外针对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进行区域饮食文化教学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9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鸿承;;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历程回顾与历史检视[J];美食研究;2018年01期

2 黎浩然;杜礼霞;;菠菜豆腐汤真的不能吃吗?[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年22期

3 王万里;;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J];地理教学;2012年18期

4 刘慧;郑衡泌;胡晓蓉;;基于人文地理学视角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综述[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6年03期

5 ;《中国饮食文化史·京津地区卷》北京部分审读报告[J];出版参考;2016年01期

6 方程;;对《中国饮食文化史》(十卷本)出版的再思考[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7期

7 于科先;;中国饮食文化在美国的传播、发展与融合[J];商业文化;2014年26期

8 吴昊;;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新航标——再评《中国饮食文化史(十卷本)》[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9 刘尚妮;;浅析中国饮食文化在日本的发展情况[J];饮食科学;2019年04期

10 王刚;;中国饮食文化的传统与创新[J];饮食科学;2017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满恒荣;吴美云;潘政苓;;弘扬中国饮食文化研制国际特色主食[A];庆祝北京食品学会成立十五周年论文集[C];1994年

2 孔繁芝;;浅谈中国饮食文化的“四大天使”[A];庆祝北京食品学会成立十五周年论文集[C];1994年

3 刘朴兵;;略论苏轼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8辑)[C];2009年

4 姚伟钧;;北京奥运会与中国饮食文化传播[A];饮食文化研究(2007年第2期)[C];2007年

5 李维冰;;北京奥运会系列饮食文化活动结构研究[A];饮食文化研究(2007年第2期)[C];2007年

6 ;中国饮食文化研究专家系列介绍之三 中国饮食文化无形遗产守护者[A];饮食文化研究(2006年第3期)[C];2006年

7 陈娟娟;;中国饮食文化历史伟人评介[A];饮食文化研究(2004年第1期)[C];2004年

8 曾翔云;曾宪梅;;武汉中国饮食文化论坛综述[A];饮食文化研究(2004年第1期)[C];2004年

9 鲁秀;;当代饮食著作精品评介(七)[A];饮食文化研究(2005年第1期)[C];2005年

10 徐峰;尹立;申荷永;;中国饮食文化的心理分析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刘军;舌尖上寻味中国[N];光明日报;2017年

2 吴茂钊;贵州民族菜:中国饮食文化的一笔财富[N];贵州政协报;2017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肖平辉;舌尖上的“一带一路”——挑战与机遇并存[N];中国医药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蒋梅;徐龙:丝绸之路是馥郁芬芳的香料之路[N];中国食品报;2017年

5 施亮;国学读本中的“吃货”经验[N];解放日报;2017年

6 庄建;为了心中的文化坚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舒阳;中国饮食文化复兴迎来春天[N];中国食品报;2009年

8 记者马永刚;山东烹饪大师竞相献技[N];中国食品报;2009年

9 杨绍文;中国饮食文化寓意杂谈[N];中国老年报;2002年

10 华声;从饮食器具展看中国饮食文化[N];国际商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峰;中国饮食文化的心理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菊;“考教结合”视域下中国饮食文化教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2 王显;基于美国中餐发展现状的中餐走出去对策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8年

3 英文静(INDAH DHINA RAMADIANI);中国饮食文化对印尼的影响[D];厦门大学;2014年

4 白雪(MALAZ BUSHRA MOHAMED ELHAG);中国和苏丹饮食文化对比及中国饮食文化教学设计[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年

5 谢泽平;《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信阳师范学院;2017年

6 刘敬者;中国饮食文化申遗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胡梦楠;论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与认同[D];郑州大学;2014年

8 刘志高;中国饮食文化的翻译[D];中南大学;2010年

9 刘春英;民国时期中国饮食文化构成述论[D];吉林大学;2006年

10 范迪;“中国饮食文化演讲稿”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05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605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2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