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地球化学基准值在黑龙江东部地区金矿远景评价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4-05 06:58
【摘要】:在我国东北部的黑龙江省,从晚太古代至今,地层发育较为完整,地质构造发育,因此成矿条件优异,是国家重点成矿带。研究区为黑龙江省的东部地区及吉林东北部地区,主要由森林沼泽区和冲积平原区两种景观,研究区包含的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位于中亚—兴蒙造山带东段,东北部为三江平原,研究区内金矿储量丰富,自古以来是我国开采金矿的重要地区,其中已发现金矿有128个,砂金矿有54个,岩金矿有74个。通过在2012年完成的“全球地球化学基准值建立”项目,在其中选取了本文所研究地区的采样数据,利用地球化学的方法,以土壤地球化学数据作为基础,利用迭代法、加权法等地球化学数据统计法分析研究区的金元素地球化学的特征,利用MapGis软件制作地球化学图,得出研究区金含量异常区域,并对比现已发现的金矿,来确定对金矿预测的准确性,最后对异常区进行科学的评序,确定金元素的找矿远景区。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本文研究区范围内的Au元素的背景平均值比全国水系沉积物、泛滥平原沉积物中Au元素的背景平均值略低;(2)浅层样品数据和深层样品数据元素的分布特征具有一定得相似性也有差异性,地球化学景观区的不同也会影响元素的分布特征,研究区的Au元素主要富集在森林沼泽区,而在冲积平原区富集情况不明显。(3)将区域内已发现金矿点分别投影到浅层地球化学图和深层地球化学图,落在浅层和深层地球化学图的金矿分别占70%和62%,发现浅层数据和深层数据综合考虑会对寻找金矿有较好的指示作用;(4)通过制作元素异常图,圈定金元素异常8个,并根据Ag、As、Hg元素异常图制作出组合异常图,参照流域、水系、地形等因素圈定出6个组合异常大区。(5)根据地球化学数据处理的方法,综合考虑每组异常的异常强度、异常衬度、异常规模以及区域内已发现的金矿信息来进行优选评序,并创新性的引入贡献率的概念进行优化,划定出6个找矿远景区。
【图文】:

地质图,地球化学


3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地球化学图是应用地球化学的基础,研究和绘制化学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布和变化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就像研究大部分地质问题的基础首先是绘制地质图一样。目前,仍有许多国家采用传统的全球元素平均值作为背景值做研究,但明显的弊端就是不同的地质体中的元素含量差异过大,尤其是微量元素在不同的岩石中会表现出不同的数量级,,对研究工作所助甚微,并且背景值主要表达地质体的自然差异,不太考虑人类活动对背景的影响,而人类为了解决目前越来越严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必须采用新的具有持续性和一致性定量标尺作为衡量全球资源和地球环境的标准。因此填出一张“世界地球化学图”的任务迫在眉睫,受到了全世界科学家的重视。20 世纪末,乌克兰切尔诺贝利发生的核电站爆炸事件,造成了大量放射性元素泄露,而之前全球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环境中放射性元素的基准值进行对比此次事故中放

位置,山地,完达山,兴凯湖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2.1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2.1.1 地理位置研究区位于我国黑—吉东部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6°00′~134°40′,北纬 41°30′~49°20′,面积为 40 多万平方千米。北部、东部和俄罗斯相邻,东南部和朝鲜相邻。北部为西北—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长白山山脉等。兴安山地与东部山地的山前为台地,东北部为三江平原(包括兴凯湖平原)[28]。山地海拔高度大多在 400—1200 米之间。1:100 万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地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51;P6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晓琳;;金矿化探及对化探找金的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年36期

2 康雅云;;浅析博故图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J];城市地理;2017年08期

3 秦烽焰;何军华;魏杰;窦帅杰;袁颖;;金矿床勘查模型探讨——以招平断裂带金矿床为例[J];城市地理;2017年12期

4 黄国彪;李长印;冶福元;;青海斑红山地区金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J];城市地理;2017年18期

5 李景春,赵爱林,金成洙;划分金矿化集中区的基本准则[J];地质与资源;2002年03期

6 汪东波;地质演化过程中的金矿化[J];黄金地质;1998年04期

7 毋瑞身;关于“金矿化集中区”的讨论[J];贵金属地质;1996年02期

8 ;蒙古已发现14个金矿化带[J];江西地质科技;1997年04期

9 王学求;从第十六届国际化探大会看当前金矿化探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物探与化探;1994年01期

10 周德安;;希腊的原生金矿化[J];国外铀金地质;199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国民;;山东西部某绿岩型金矿化带地质特征及其与构造的关系[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1)[C];1990年

2 于赫楠;郑瑶;李学源;孙珍军;;内蒙古赤峰地区红花沟金矿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A];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7年

3 严知博;吕新彪;曹晓峰;陈威;但荣飞;;陕西凤县安王山金矿研究进展[A];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7年

4 柴璐;周永恒;李霄;;俄罗斯金矿的发展前景[A];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7年

5 丁辉;葛文胜;刘旭;皇甫晓琨;祁翼;胡蔓梓;;新疆伊吾琼河坝地区绿源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A];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7年

6 王一斌;王成龙;李康;尚君尉;姜海涛;生显军;;玲珑金矿田控矿构造解析与控矿规律研究[A];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三十七)——专题79:环境地球化学、专题80:中国大陆成矿系统与成矿过程、专题81:增生造山带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C];2018年

7 张t

本文编号:2614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614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6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