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基于游赏感知的乡村夜景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7 02:36
【摘要】:夜景,作为景观在夜晚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具有其独特的内涵,在社会经济条件逐渐丰富的今天,人们对夜景日益增长的需求实际上体现了超越物质的情感追求。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下,夜景既是不可或缺的体验内容,更赋予乡村景观另一种吸引力。但是,本文在对乡村景观和夜景构建的相关成果进行梳理后发现,乡村夜景正面临被忽视和被破坏的尴尬局面:在拥有独特夜景资源的乡村地区,夜景并没有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受到关注,且部分乡村还出现了城乡夜景趋同化的现象。因此,本文尝试从游赏感知的角度对乡村夜景构建进行研究。首先,为了探究人们心中的乡村夜景形象,对微博中有关乡村夜景的内容进行采集和分析,解析了乡村夜景的感知对象、感知方式、感知特征和整体形象;其次,根据乡村夜景形象的具体内容,选取乡村夜景构建指标,并通过专家评价和AHP(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最终形成乡村夜景构建的指标模型;再者,以福建省堤内村为研究案例,通过游赏满意度评价和IPA(权重-表现程度)分析法,探究实地感知下该村夜景的优势和劣势,并就研究案例提出夜景优化措施;最后,根据景观形象、构建模型、案例研究等成果,提出基于游赏感知的乡村夜景构建策略,以期丰富乡村夜景的理论研究并为其实践提供参考。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微博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可知,乡村夜景首先呈现偏自然、安静、黑暗的环境特征,其与城市夜景的区别来源于乡村夜间照明程度更低,与乡村日景的环境表现差异则在于二者的光条件不同,因此光环境是乡村夜景的重要影响因素。进一步解析可得,乡村夜景的游赏要素包括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活动体验,其中自然景观更受关注,同时游客还存在情感体验的需求;其空间感知为多感官共同作用,但人工灯光过强会影响各感官的敏感度。(2)依据乡村夜景形象的研究成果,运用形象感知、景观构建等相关理论对构建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分级,从而建立乡村夜景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9个三级指标,并征询专家意见,通过AHP确定了各级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结果表明,专家认为在乡村夜景构建中“景观资源”的重要性远高于“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和“心理感知”,同时表现出对“自然资源”的重视以及对“照明”干扰的担忧。(3)以福建省堤内村为研究案例,探究在夜景游赏感知中当地游客的满意度与前文权重结果之间的差距。满意度结果表明,堤内村的夜景未达到“满意”的程度,其中“景观资源”的表现最差。进一步通过IPA分析得到堤内村夜景的核心优势、潜在优势、一般弱势和突出弱势所在,针对优势和弱势的具体内容提出夜景优化措施。同时,在分析过程中发现“照明”对其他构建内容的表现程度存在一定的影响。(4)根据乡村夜景形象、构建内容、指标权重和案例研究的结果,对乡村夜景构建提出四项策略,即“把握乡村夜景形象的整体特征”(总体思路),“发挥不同景观资源的优势”(构建侧重点),“平衡夜景与照明的关系”(重要矛盾)和“注重环境氛围的塑造”(必要需求)等。乡村夜景构建无论是在乡村景观还是夜景构建领域都是较新的研究课题。本文从景观与感知的关系出发,探寻乡村夜景的价值和吸引力所在,并形成一定的理论成果。以期能引发公众对乡村夜景的关注和思考,丰富乡村夜景的理论研究内容,同时为相关规划设计、资源保护、环境管理等实践提供参考。
【图文】: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来源,作者


技术路线

云图,乡村,云图,词频


基于网络大数据的乡村夜景形象探究另外,由于“乡村”、“夜景”、“城市”等词本身就是搜索的关键词,因此词频很高,但为了不影响分析结果,笔者将其删去不参与分析。3.2.2 可视化呈现词汇及频率如附录 A 所示。通过 BlueMC 词云工具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生成乡村夜景、乡村日景和城市夜景的词云图(图 3-1、图 3-2、图 3-3),词汇的显示大小与词频高低成正比关系,,为数据的进一步对比提供更直观的量化结果。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113.666;TU982.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孟语;;《豫园游赏》[J];明日风尚;2017年12期

2 冯骥才;;摆摆手[J];视野;2017年11期

3 韩淑静;;朝中措·灌渠游赏杏花[J];北方文学;2017年19期

4 铃菜;;桓景斗瘟魔[J];家教世界;2017年17期

5 竺柏岳;;漫谈母爱[J];中华魂;2017年04期

6 ;第二开 丛霄游赏[J];收藏与投资;2017年06期

7 童树梅;;敬畏之心[J];故事会;2017年07期

8 肖潇;;唐代宴饮之际的游艺活动[J];牡丹;2017年09期

9 王占利;王克柱;文庆;李加林;;风景区游赏系统规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1期

10 顾里;;崂山风景区游人心理初析[J];中国园林;198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毛华松;屈婧雅;;文明演变下宋代公共园林的教化空间类型及教化游赏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6年会论文集[C];2016年

2 沙洲;金云峰;罗贤吉;;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编制——控制方法及要素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3 罗曼;袁晓梅;;杭州西湖景区有声游赏地图的设计与声景呈现[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6年会论文集[C];2016年

4 曹新;;论地质公园中设施的适宜性[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8届年会暨贵州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俞孔坚;黄刚;李迪华;刘海龙;;景观网络的维护与组织——北京石花洞风景名胜区景观规划探讨[A];奥运环境建设城市绿化行动对策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莫岚远 杨盛 通讯员 黄伟铭;青山绿水间品民俗 欢乐游赏壮美河山[N];南宁日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张宇;夜游赏月正当时[N];中国旅游报;2019年

3 杨雪;“大学景区”不是打造出来的[N];科技日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王向华 实习生 王新童;春游赏花热背后的冷思考[N];陕西日报;2014年

5 海南日报记者 杨春虹;骑车慢游赏海南[N];海南日报;2010年

6 刘孟飞 本报记者  王泳红;游赏娱乐 饮食购物[N];自贡日报;2006年

7 徐万佳;戏曲与旅游融合大有“好戏”可唱[N];中国旅游报;2018年

8 记者 余万芳;“绿心”蓝图呼之欲出[N];绍兴日报;2007年

9 周彤 马成菲 记者 狄婕;机场 运送旅客9.9万人次[N];黑龙江日报;2015年

10 本报记者 傅晓峰 见习记者 许凯;一座生态、宁静、自然的绿色家园[N];济南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蓝若珂;基于游赏感知的乡村夜景构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9年

2 方洪伟;风景名胜区游赏路线规划设计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8年

3 何宇珩;基于地域文化的风景游赏规划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杨慧;风景名胜区游赏系统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曹丹阳;山地风景区景观游赏路线组织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6 张皓;华山风景名胜区游赏资源文化特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7 熊雨晨;峡谷景观的风景游赏路线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8 郭静;基于地景文化的华清宫景区风景资源评价与游赏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9 孙宇坤;CLEs视觉下风景游赏认知系统的建构研究[D];长安大学;2017年

10 刘梦婷;西蜀名人纪念园游赏系统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677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6677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7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