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富含文脉要素的绿色建筑营建与运行评价框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1 08:10
【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得到不断发展。我国于2006年提出了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之后进行修订,形成了更加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但还是存在重性能表现,轻文脉传承,重静态评估,轻动态变化的问题。在此背景下,论文提出,以文脉要素为出发点,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研、座谈走访、实地考察、归纳总结、spss分析、Ahp等方法,针对富含文脉要素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营建与运行评价的问题开展研究。论文以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为研究范围,希望相关研究成果不仅在一般方法论层面对文脉要素的价值评判具有一定价值,而且可以为提供富含文脉要素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具体的参考和借鉴。论文研究内容和路径主要如下:首先,总结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评价框架、评价方式,评价体例,并针对其所包含的文化、社会因子和文脉要素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提炼出以国家《绿标》为基础的富含文脉要素的绿色建筑评价框架。其次,根据文献资料,梳理了文脉构成要素,并对各个要素的重要性进行了问卷调查,筛选出了较为重要的文脉要素,制作相应的信息表和指标量化表。同时,结合案例分析,对我国富含文脉要素的现代建筑的营建技术及运营模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第三,以长三角经济发达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包括问卷调研、专家小组座谈、案例研究、实地考察)的方式,从城市、街区、建筑三个层面提取了地域特征、街区运营、建筑营建技术,并进行文脉要素的量化统计,对主观性较强的文脉感知内容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二者相关性分析,给出了文脉要素与绿色建筑营建与运营适用性的依据。第四,针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的每节内容,提出富含文脉要素的营建技术措施,并增补了富含文脉要素指标的条文。然后根据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给出了增补指标的权重参考。第五,具体分析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运行评价,指出相关框架中缺少了对社会效益的考察,提出有关文脉要素一类指标的考察,对该类指标进行了条文补充,并结合国家《绿标》及专家打分对其补充指标分值给出了权重参考。论文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提出了富含文脉要素的绿色建筑评价框架;2)筛选了与营建技术、运营管理相关的非常重要的文脉要素。3)提出8类营建与运营的文脉要素与文脉感知的相关性;4)针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中的营建技术,建议修改条文3条,增并指标10条,并对增补指标项给出了权重参考;5)针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运行评价,增补指标4条,给出了相应的权重参考。
【图文】:

来源,图片,阶段,学校建筑


安徽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及对比分析又开发了“CASBEE-城市、CASBEE-城市发展、CASBEE-学校建筑、CASBEE-市政建筑、CASBEE-新建独立住宅、CASBEE-既有独立住宅等辅助工具”[8]。(2)评价阶段CASBEE 的 4 个基本工具涵盖了建筑的设计流程和生命周期,其对应的应用阶段,见图 2.1-2,可以看出,CASBEE 对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也有很细致的划分和考察。它按建筑的设计流程将建筑分为了前期设计、设计、后期设计 3 个阶段,覆盖了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全寿命期。

示意图,作者,边界,示意图


图 2.1-3 CASBEE 评价边界示意图(作者自绘)SBEE 特点BEE 最大的优点在于将绿色建筑自身的性能与对外界的影响剥离开的评价体系,,更加关注对环境生态的影响。缺点在于 Q 与 L 的比值过于机械,不同类型的建筑与 Q/L 相关性不太一样,用同样方式评。评价指标考虑不够全面,对于美观、文化、经济等因素未设置得结果能达到建筑的“绿色”要求,却没全面考虑建筑的使用需求。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20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琳珊;杨炬;;大学生创新创业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年05期

2 李建锋;;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建设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年22期

3 果佳;张雪;;基于探究社团体系的“过程+能力”多元化大学英语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31期

4 孙晶磊;;会计信息化课程业务实习产生的问题及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32期

5 王玮琦;;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22期

6 周爱国;王海;蒋自强;;中学生物理实验评价体系现状的研究[J];知音励志;2016年20期

7 赵强;潘磊;;建构小学星级少年评价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年01期

8 王莉;;初中英语教学问题及应对策略[J];新课程(中);2017年03期

9 赵明英;;对航海类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J];北方文学;2017年14期

10 王丽;;治理视域下基层政府与公众互评机制探析[J];智富时代;201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瑛;程智;周之斌;;基于动态评价体系的员工幸福提升工程[A];浙江省电力学会2016年度优秀论文集[C];2016年

2 贾艺豪;李硕;;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评价体系研究综述[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C];2018年

3 曹向群;袁波;林斌;王晓萍;祝宇慧;;用创新与实践来支撑本科生创新项目[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协作委员会2010年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肖曼辉;;做大做强奔小康[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5 曹金栋;侯林;;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9年

6 方录生;廖明景;张家辉;;法治烟草评价体系的探索与构建[A];中国烟草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7年

7 张晓萍;;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李慧;;《免疫检验技术》实践性课程项目的开发与评价体系的构建[A];第十二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分会场交流报告集[C];2017年

9 张晓婧;;老年步行特征视角下社区环境规划策略研究[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住房建设规划)[C];2018年

10 陈明辉;黄培培;黎海波;;基于排水管网数据库的评价体系建立及对策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菁;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秦磊;农村教师培训实效性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谢春山;旅游产业的区域效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蒋波;财务真实性指数构建及中国上市公司综合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樊宏霞;内蒙古肉羊产业竞争力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6 王亦虹;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陈静;水质型缺水地区节水型社会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鹏;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应用与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张学春;中国创意城市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常军乾;我国能源安全评价体系及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顺顺;富含文脉要素的绿色建筑营建与运行评价框架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9年

2 朱耀文;绿色低碳桥梁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3 朱

本文编号:26739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6739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d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