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基于最佳分析粒度的奎屯河流域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3 05:43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此背景下,揭示当前多种因素驱动下的绿洲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特征,发挥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以奎屯河流域的奎独乌地区为例,基于新疆2016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法、GIS空间分析法、Logistic回归模型等数理统计法分析最佳粒度效应下的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布、规模及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影响聚落景观格局的地理空间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展开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研究表明:(1)奎屯河流域乡村聚落景观的最佳分析粒度为110 m。分析景观格局指数随粒度变化的响应得到整体适宜粒度域为(30,110),最佳分析粒度一般选择适宜粒度域内中等偏大的粒度,所以确定最佳分析粒度为110 m。(2)基于最佳分析粒度研究奎屯河流域整体景观格局特征发现,乡村聚落景观在空间上与耕地、草地景观的邻接关系比较密切,乡村聚落景观占总斑块数量多,但面积较小。从空间分布来看,各景观类型之间的空间邻接程度较高。从景观形态来看,各景观的形态较为规则,斑块形状较为简单。(3)分析奎屯河流域乡村聚落景观的空间分布和方向发现,乡村聚落景观的空间分布方向与奎独乌行政区的分布方向一致,呈西北-东南走向。聚落空间分布集聚态势显著,密度分布空间差异性明显,呈现明显的“多核心”、几个核心区连片分布状态。密度核心区分别是头台乡,夹河子乡-八十四户乡-西湖镇和古尔图镇,最高区域密度为4.5个/km~2。密度次核心区一般为乡镇团场中心,且乡村聚落密度分布与人口分布基本是一致的。(4)分析奎屯河流域乡村聚落景观的空间规模发现,乡村聚落景观多以小型聚落为主,聚落规模等级差异性显著。从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和全局空间聚类检验Getis-Ord General G指数测算结果来看,乡村聚落景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小规模集聚状态。从冷热点分析结果来看,乡村聚落景观的大规模“热点区”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以及东部的团场、连队,小规模“冷点区”主要分布在中部的乡镇、村庄。整体来说,乡村聚落景观规模在空间上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异特征;对比分析规模和密度空间分异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即呈现高密度—小规模、低密度—大规模的分布规律。(5)分析奎屯河流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发现,乡村聚落景观整体形态复杂性比较低,波动较小,形状较为规整,并且高一级道路附近的乡村聚落形态复杂度高于低一级道路。(6)地理空间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对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具有重要的影响。奎屯河流域乡村聚落景观的空间分布具有低海拔、低地、近河流、近耕地和近道路指向性。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地理空间要素对乡村聚落分布、规模、形态的影响程度不同,距最近城市中心距离、距最近乡镇中心距离、距最近主要河流距离是影响聚落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耕作半径、高程、坡度是影响聚落规模分异的主要因素;距最近国道、高速公路、县道距离是影响聚落形态分异的主要因素。并且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生活水平、城镇化、政策投入度等方面对乡村聚落景观格局也有着重要的影响。(7)为促进乡村聚落景观布局朝着更加优化合理的方向发展,需要优化产业布局,发挥各自产业优势,联动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小城镇建设,有序推动农业人口转移、就地、就近城镇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加强村镇规划与管控,合理布局、美化生活空间。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982.29
【图文】:

概况,奎屯河,奎屯市,流域


第 2 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处理及研究方法 研究区概况2.1.1 自然环境概况2.1.1.1 地理位置奎屯河流域位于天山北麓中部地区,主要包括乌苏市、奎屯市和新疆生兵团第七师、独山子区和庙尔沟镇。其中奎独乌地区作为新疆经济“金三域和奎屯河流域的主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选择以奎屯河流域行政区乌地区为研究区,奎独乌是乌苏市、奎屯市、独山子区的并称,除乌苏、奎山子还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除 129 团外),西部与博州地区的精邻,北部与塔城地区的托里县接壤,南部与尼勒克县相望,东部与沙湾县相东端距离乌鲁木齐约 253 公里,经纬度范围在 43°28′33″N—45°18′28″°24′16″E—85°18′E 之间,行政区总面积为 16012.94 平方公里。

分布图,乡村聚落,景观,分布图


图 2-1:乡村聚落景观分布图Fig2-1: Landscape map of rural settlements观格局指数块类型分布指数最近临近距离:jmjijEMN _MN(x)/n1 xij指斑块 i 和 j 的距离,单位 m,EMN_MN 指同一景。密度:PDnAi /ni含义同上,A 指景观总面积。PD 指每 km2的斑块个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笃川;;“美丽乡村”视角下河南省乡村聚落空间优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年02期

2 马仁锋;金邑霞;周宇;;自然地理视角中国乡村聚落研究动态[J];上海国土资源;2019年01期

3 肖路遥;周国华;唐承丽;贺艳华;;常宁市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优化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9年03期

4 张列;;乡村聚落用地生活功能演变的微尺度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10期

5 许建和;柳肃;熊鹰;李磊;;南方山地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及其格局优化调整——以临武县西山瑶族乡为例[J];经济地理;2017年10期

6 李正天;;基于生活质量导向的乡村聚落空间优化研究[J];经贸实践;2018年11期

7 唐卉;;都市郊区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农业;2018年18期

8 朱平;乡村聚落的发展与保护[J];地理教育;2005年02期

9 梅雪健;;传统乡村聚落遗产保护管理机制研究——以小南海十三寨保护规划为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年24期

10 朱玉凯;牛春舟;;东北乡村聚落景观设计中地域性的物质化构建[J];文艺争鸣;201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祥冬;;普通山地乡村聚落的分布与发展研究[A];2019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C];2019年

2 李佳佳;耿虹;高鹏;;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湖北省宜城市为例[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C];2018年

3 王俊森;潘宜;洪亮平;龚杰杰;;“生存”与“发展”拉锯下的乡村聚落选址变迁研究——以江汉平原北部遥堤地区为例[A];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C];2017年

4 陆磊;董卫;李毓美;;平遥县乡村聚落体系基本特征及问题研究[A];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乡村规划)[C];2015年

5 孙健;;乡村聚落绿化的景观美学原则[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6 任慧子;曹小曙;李丹;;乡村聚落历史空间演化及其内部关联网络——以广东省连州市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汪晓春;梅耀林;段威;许珊珊;;城市时代乡村聚落空间特征、优化及规划对策——以金坛市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8 郭晓东;牛叔文;刘正广;;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研究——以葫芦河流域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范霄鹏;;新乡村聚落的营建基础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祁润钊;;重庆散居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成因及发展策略研究[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7山地城乡规划)[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北京来也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杨振之 成都来也旅游策划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黄葵;乡村聚落景观与乡村旅游规划[N];中国旅游报;2006年

2 民盟上海市委;重视乡村聚落保护 让人“记得住乡愁”[N];联合时报;2015年

3 西北师范大学城市规划与旅游景观设计研究院院长 教授 李巍;立足特色创新发展[N];甘肃日报;2018年

4 袁柳;城乡发展向“高境界”前行[N];无锡日报;2014年

5 朱宇;超越城乡二分法 寻求乡村 城镇转型的新模式[N];福建日报;2006年

6 记者 刘景辉;建设新型农村社区[N];湄洲日报;2010年

7 李明峰;在新农村建设中传承彝族建筑文化[N];楚雄日报(汉);2007年

8 福建省政协 戎章榕;建设美丽乡村从恢复伦理开始[N];中国建设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旭;乡村聚落建设工程共同体社会网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2 成亮;甘南藏区乡村聚落空间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3 余侃华;西安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聚落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雷振东;整合与重构[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5 岳大鹏;陕北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乡村聚落发展与土壤侵蚀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郭晓东;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7 张雪梅;诸神的居所—西部中国的信仰社区[D];四川大学;2007年

8 浦欣成;传统乡村聚落二维平面整体形态的量化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黄斌;闽南乡村景观规划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10 海贝贝;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边缘区聚落空间演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少楠;平原花木产业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

2 隋学佳;基于GIS的叶尔羌河流域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及形成机制研究[D];新疆大学;2019年

3 刘香云;南疆贫困县乡村聚落空间特征分析及优化策略初探[D];新疆大学;2019年

4 王媛媛;南北疆绿洲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对比研究[D];新疆大学;2019年

5 王慧;基于最佳分析粒度的奎屯河流域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研究[D];新疆大学;2019年

6 吕梦婷;生态视角下艾比湖流域绿洲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及其优化策略研究[D];新疆大学;2019年

7 纪雪;旅游开发型美丽乡村聚落植物群落特征分析、景观评价与优化模式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8 徐斌;村民主体视角下的传统乡村聚落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9 井W

本文编号:2726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726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3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