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全钒液流电池概念电动车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18:03

  本文关键词:全钒液流电池概念电动车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众所周知,汽车的出现是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必需品也是生存活动的基本需要,是我们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汽车的发展不论是在物质需求上还是精神需求上都给人们的出行方式提供方便。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全球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全球的汽车保有量也在逐年呈递增的方式增长,不断攀升,而且很多国家也都被冠以“轮子上”的国家之称。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却没有意识到大自然的质量守恒定律,享受其中的便利就要在你其他方面剥夺便利,也就是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受到空气污染、雾霾等威胁,这都是由于天然能源的过度消耗,使用石油带来的考验。试想我们现如今亟待解决的三大难题一是能源;二是环境;三是粮食,能源、环境与汽车的关系千丝万缕相辅相成。所以发展这样一种电动汽车,它是集绿色环保和新型能源于一身的交通工具,这才是解决如今迫在眉睫的问题的手段之一。电动汽车具有清洁、环保、无噪音、低运行成本等优点,这是燃油汽车难以比拟的优势,其发展前景广阔。电动车势必会以其绿色环保、高效低耗时在未来汽车工业中刮起了一场潮流之风,成为一种趋势。汽车造型作为给人们的第一视觉印象,是整个车身设计过程中的核心关键点,决定着整车的好坏,电动汽车也是如此。往往给人们最直接的感官感受就是其造型设计,造型的好坏决定着产品的成功与否。而电池作为驱动电动车的车载储能装置,本文特别提及到全钒液流电池这一新型环保蓄电池,来替代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储能装置,并分析这一新型电池的优越性及合理安放部位并设计出为之符合的造型设计。但本文并不对这一新型电池做过多技术上的分析,只探讨研究全钒液流电池在电动车上的应用可行性,并通过这一概念与电动汽车相结合,结合设计美学,设计出既富有时代美感,又能兼顾艺术与技术结合带来的具有文化特性的概念电动车的设计。本文是以设计电动车外观造型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钒液流电池作为设计中的创新点为辅。设计前期分析探讨电动汽车发展的背景与未来,国内外发展现状,搜集大量图形文件提取造型上的可取元素及造型风格。接下来采用头脑风暴法,确定方案,通过对方案的评估利用建模软件犀牛(Rhinoceros)建模渲染,最终得到完整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电动车 汽车造型 全钒液流电池 建模
【学位授予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9.7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5
  • 第一节 课题研究背景9-12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12-13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12
  • 二、研究方法12-13
  • 第三节 课题研究内容13-15
  • 第二章 全钒液流电池概述15-21
  • 第一节 全钒液流电池综述15-17
  • 一、全钒液流电池概念及原理15-16
  • 二、全钒液流电池应用领域16-17
  • 第二节 全钒液流电池的发展趋势17-18
  • 第三节 电动车对电池的要求18
  • 第四节 全钒液流电池相较于其他储能电池的优势18-21
  • 第三章 电动车产品调研分析21-36
  • 第一节 电动车发展的必要性21-22
  • 第二节 电动车现状分析22-24
  • 一、电动车发展现状22-23
  • 二、电动车问题现状23-24
  • 第三节 电动车发展趋势24-27
  • 第四节 电动车造型分析27-32
  • 一、国外品牌电动车造型分析27-31
  • 二、国内品牌电动车造型分析31-32
  • 第五节 电动车车身色彩分析32-36
  • 一、电动车色彩市场定位32-33
  • 二、电动车色彩特性33-36
  • 第四章 概念电动车设计方案36-52
  • 第一节 概念电动车设计36-38
  • 一、创新因素36-37
  • 二、方案草图37-38
  • 第二节 计算机辅助设计38-46
  • 一、计算机造型38-39
  • 二、产品效果图39-42
  • 三、产品解析图42-43
  • 四、产品尺寸图43-46
  • 第三节 设计方案说明46-49
  • 第四节 设计流程49-50
  • 第五节 全钒液流电池概念电动车设计总结50
  • 第六节 电动车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50-52
  • 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5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56-57
  • 致谢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敦勇;周琦;赵平;文越华;杨裕生;;单液液流电池研究进展[J];电池工业;2011年01期

2 ;一种能克服液流电池局限性的水溶液液流电池[J];硅酸盐通报;2014年01期

3 刘素琴,黄可龙,刘又年,李林德,陈立泉;储能钒液流电池研发热点及前景[J];电池;2005年05期

4 苏静;陆海彦;韩金磊;孙见蕊;刘雪峰;林海波;;锌溴液流电池通道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J];化工学报;2008年S1期

5 张胜涛;李文坡;封雪松;韩晓燕;;液流电池的研究进展[J];电源技术;2008年09期

6 刘素琴;王成;黄可龙;王选芸;;联吡啶铁(Ⅱ)在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中的应用研究[J];电源技术;2010年02期

7 文越华;程杰;徐艳;曹高萍;杨裕生;;可规模储能的沉积型单液流电池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11年07期

8 陈永,

本文编号:2750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750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8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