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矶崎新与中国当代建筑艺术

发布时间:2020-08-10 16:08
【摘要】:当代日本建筑界大师云集,从丹下健三自身的卓越表现开始,并培育了很多年轻的大师级人物集中在70年代,矶崎新(Arata Isozaki)作为日本“后现代”类手法主义的首要人物格外典型突出,也是2019年普利兹克奖的得主,他感观能力非凡、才智超群以及在实践方面的创造力,努力探索解决困扰建筑界众人的许多重大现实问题,并对此作出了很大贡献,这些能力使他成为在国际建筑界的典范。他虽然是一位日本建筑师,但他曾经说自己是“一位永恒的中间媒人”,“中间”即指东方和西方,而他起到了中间桥梁的作用。矶崎新90年代以来与中国接触频繁,在中国诞生了很多作品,同时他也指出中国建筑状况所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建设项目日趋西方化,没有从中国本土考虑设计创造。建筑量剧增同样随之对建筑景观项目需求量也与日俱增,也不可避免的程序化、大众审美趋向欧美文化,本土地域文化抛之脑后,地位可危。景观设计也必须挖掘地域文化内涵,适应时代发展和城市发展情况、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旨在通过对建筑大师矶崎新的设计思想以及对中国当代建筑艺术的影响探究,总结设计方法并恰当的运用于本次设计中,京杭大运河扬州东区段的景观设计。随着运河申遗成功,运河的改造工程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然而滨河景观设计存在着地域性不明显、文化主题不明确、风格雷同等同样诸多问题。因此从地域独特文化考虑,为滨河景观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并以扬州东区段运河景观为例,在最大化保留运河建筑基础上,营造既满足功能又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滨河景观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80
【图文】:

日本建筑,系谱


(1913-2005)从东京大学毕业后跟随前川国男学习,在1946年建立自己的事务逡逑所,他通过不断比赛并获奖,而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通过整理发现,日本建筑逡逑师的发展是靠师生关系为纽带的(图2-1)。逡逑::灥赠:逦—"逦?娜逡逑"逦逦逦逦州逦二丁邋咖逦逡逑!n狄邋m邋…..."逦.......二逡逑逦逦SK—.:邋.邋逦逦*逦■逡逑'邋..邋]逡逑"::;二秘心厂.逡逑'■逦***逦**-?逦tt*-逦ttnt逦*,逡逑.x邋?.*<邋'*?:邋''邋**?**0?逡逑?S?*逦...逦????逦?**-逦、.》'逡逑?*邋*****逦她.逡逑^逦*??-:逦j...邋.逦■v-1*逦和逦?:明逡逑图2-1日本建筑师系谱逡逑图片来源网络逡逑4逡逑

图书馆,重建方案,矶崎新


北九州图书馆是矶崎新的早期代表作,已表达了他后现代主义的设计倾向。逡逑他自己曾说过,这个设计深受新古典主义建筑家fitienne-Louis邋Boull6e逡逑(1728-1799,牛顿纪念堂方案设计者)“王立图书馆重建方案”的影响(图2-2)。逡逑矶崎新在这座70年代的建筑中使用了拱券这一古典主义要素,但又使用预制混逡逑凝土板,使整体不失近代感(图2-3)。逡逑mm逡逑图2-2王立图书馆重建方案逡逑图片来源网络逡逑-邋-邋HmM逡逑图2-3北九州图书馆逡逑图片来源网络逡逑5逡逑

重建方案,图书馆,矶崎新


北九州图书馆是矶崎新的早期代表作,已表达了他后现代主义的设计倾向。逡逑他自己曾说过,这个设计深受新古典主义建筑家fitienne-Louis邋Boull6e逡逑(1728-1799,牛顿纪念堂方案设计者)“王立图书馆重建方案”的影响(图2-2)。逡逑矶崎新在这座70年代的建筑中使用了拱券这一古典主义要素,但又使用预制混逡逑凝土板,使整体不失近代感(图2-3)。逡逑mm逡逑图2-2王立图书馆重建方案逡逑图片来源网络逡逑-邋-邋HmM逡逑图2-3北九州图书馆逡逑图片来源网络逡逑5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矶崎新;;矶崎新作品[J];重庆建筑;2019年03期

2 李攀;;矶崎新:先锋不老[J];21世纪商业评论;2007年05期

3 ;矶崎新上海工作室[J];城市建筑;2005年05期

4 李华东;矶崎新之COSI[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1年12期

5 鄢一婷;矶崎新的建筑构成方法[J];建筑学报;1988年11期

6 郑时龄;;建筑的文化基线——矶崎新的设计思想[J];时代建筑;1988年02期

7 张为诚;;矶崎新建筑谈话录[J];时代建筑;1988年02期

8 邱秀文;天才的手法和引喻大师矶崎新[J];建筑学报;1989年09期

9 徐力;罗瑞阳;;废墟——矶崎新的历史观[J];新建筑;1989年01期

10 ;矶崎新“已建成”的建筑[J];大科技(百科新说);2009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延川;特立独行矶崎新[N];中华读书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刘笑一;上海矶崎新建筑艺术展开幕[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陈辅;矶崎新上海造梦[N];国际金融报;2003年

4 林播;矶崎新:废墟是未来城市的形态[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5 夏榆;矶崎新:未来城市是废墟[N];南方周末;2004年

6 ;矶崎新:中国文化影响了我的现代建筑[N];社会科学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袁环;“未建成”究竟为什么阶层而建[N];中国建材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王文霞 实习生 吴凤坤;期待龙湖引爆激情[N];郑州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陆维馨;矶崎新上海刮“旋风”大阪世博会广场设计说创新[N];建筑时报;2003年

10 记者 王瑶 高雅敏;国际建筑设计大师矶崎新莅同考察[N];大同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齐雪荣;矶崎新与中国当代建筑艺术[D];安徽大学;2019年

2 李大威;郑州龙湖金融中心商业项目深化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88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788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d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