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时期圆明园写仿江南私家园林创作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7 10:12
伴随着三千余年的历史演绎,古典园林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园林体系,皇家园林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无疑是一笔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圆明园作为皇家园林发展鼎盛时期的一座大型人工山水园,由一百多个园林景群共同造就了其特有的园中有园、园园相连的集锦式园林大观。园景集江南水乡之明秀与北国山川之雄奇于一体,两者相生相融,展现出超高的造园技艺和审美意趣。写仿在古代艺术创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广泛应用于绘画、诗词、建筑、园林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创作中,其本质是在前人经验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的过程。目前关于圆明园写仿江南私家园林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提纲挈领的论述,亦或者针对某一个典型案例从特定角度的深入分析,缺乏写仿背后成因的深入探究和系统性的归纳分析,以及对写仿实例一一对应的细致深入剖析。因此,文章通过对写仿江南私家园林的创作手法研究,旨在能够较为全面地分析圆明园写仿江南私家园林的契机、类型、创作手法特点,丰富圆明园理论的研究内容及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同时对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启迪和借鉴意义。本文首先从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古代文学绘画艺术、士人隐逸文化方面对写仿创作手法产生的渊源背景进行分析,同时依据古典园林的...
【文章来源】: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1.3.1 研究范围
1.3.2 相关概念阐释
1.4 已有研究与评述
1.4.1 写仿相关研究
1.4.2 圆明园的研究
1.4.3 圆明园写仿的相关研究
1.4.4 综合评述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写仿创作手法概述
2.1 写仿创作手法产生的渊源
2.1.1 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2.1.2 中国古代文学绘画艺术
2.1.3 士人隐逸文化
2.2 写仿创作手法的发展演变
2.2.1 象天法地时期——商、周、秦、汉
2.2.2 范山模水时期——魏晋南北朝
2.2.3 诗画写意时期——隋唐
2.2.4 程式写仿时期——两宋至清初
2.2.5 多元写仿时期——清代中后期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清乾隆时期圆明园写仿江南私家园林的原因分析
3.1 圆明园改建、增建之需
3.2 江南私家园林的繁盛
3.2.1 江南私家园林的文化内涵
3.2.2 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技艺
3.3 政治因素和人文因素的推动
3.3.1 南巡政治目的影响
3.3.2 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
3.3.3 “移天缩地在君怀”的造园思想
3.3.4 对文人生活的向往
3.3.5 对江南风景意趣的喜爱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清乾隆时期圆明园写仿江南私家园林的实例分析
4.1 清乾隆时期圆明园写仿江南私家园林实例统计
4.2 全园式写仿——长春园狮子林写仿苏州狮子林
4.2.1 苏州狮子林历史沿革
4.2.2 长春园狮子林建设
4.2.3 仿建的原因
4.2.4 两园分析
4.2.5 “仿”与“创”总结分析
4.3 局部式写仿——圆明园本园之安澜园写仿海宁陈氏园
4.3.1 海宁陈氏园的历史沿革
4.3.2 圆明园本园之安澜园建设
4.3.3 仿建原因
4.3.4 两园分析
4.3.5 “仿”与“创”总结分析
4.4 扩展式写仿——长春园如园写仿江宁瞻园
4.4.1 江宁瞻园历史沿革
4.4.2 长春园如园建设
4.4.3 仿建原因
4.4.4 两园分析
4.4.5 “仿”与“创”总结分析
4.5 山水结构式写仿——圆明园本园之廓然大公写仿无锡寄畅园
4.5.1 无锡寄畅园历史沿革
4.5.2 圆明园本园之廓然大公建设
4.5.3 仿建原因
4.5.4 两园分析
4.5.5 “仿”与“创”总结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清乾隆时期圆明园写仿江南私家园林创作手法特点总结
5.1 相地选址
5.1.1 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5.1.2 就自然之势,取环境之胜
5.2 空间布局
5.2.1 轴线关系
5.2.2 对景关系
5.3 掇山理水
5.3.1 山嵌水抱
5.3.2 理水
5.3.3 叠山
5.4 建筑营造
5.4.1 问名取意
5.4.2 建筑形制
5.4.3 建筑体量、数量
5.4.4 空间序列
5.5 植物配置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避暑山庄写仿杭州西湖辨析[J]. 贾珺. 中国园林. 2020(02)
[2]浅析中国古典园林——南京瞻园[J]. 周悠然. 园林. 2019(07)
[3]乾隆惠山园写仿无锡寄畅园新探[J]. 刘珊珊,黄晓. 建筑学报. 2019(06)
[4]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理水和堆土叠石艺术——以瘦西湖、个园、瞻园为例[J]. 王雨婷. 大众文艺. 2019(06)
[5]中国江南私家园林“流动空间”初探——以南京瞻园为例[J]. 叶建功. 建筑与文化. 2019(01)
[6]寄畅园的造园环境与借景探原[J]. 周宏俊,宋霖,黄晓. 风景园林. 2018(11)
[7]选择与写仿:康乾南巡与江南景观的互动[J]. 吴建,王卫平. 江海学刊. 2018(06)
[8]写仿的背后:文渊阁与盔顶碑亭[J]. 贾亭立,沈旸. 建筑学报. 2018(10)
[9]浅析瞻园的园林造景手法[J]. 张富斌. 山东林业科技. 2018(02)
[10]圆明园新识之廓然大公[J]. 郭奥林,张凤梧. 建筑与文化. 2018(03)
博士论文
[1]因生境构景,融意境共情—江南文人园林植境构建研究[D]. 张楠.华中农业大学 2018
[2]江南人文景观视角下的康乾南巡研究[D]. 吴建.苏州大学 2017
[3]意象与呈现—南宋江南园林源流研究[D]. 何晓静.中国美术学院 2017
[4]皇家园林园中园理法研究[D]. 杨忆妍.北京林业大学 2013
[5]乾隆南巡与江南文学文化[D]. 刘欢萍.南京大学 2013
[6]样式雷圆明园图档综合研究[D]. 张凤梧.天津大学 2010
[7]中国园林建筑设计传统理法与继承研究[D]. 秦岩.北京林业大学 2009
[8]中国传统园林构成研究[D]. 何佳.北京林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中晚明江南私家园林的隐逸与竞奢[D]. 刘易.吉林大学 2019
[2]康熙、乾隆南巡诗比较研究[D]. 陈思晗.扬州大学 2019
[3]清代皇家园林楹联研究[D]. 李辉.黑龙江大学 2019
[4]文人山水画与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D]. 吕鹏腾.南昌大学 2018
[5]清代乾隆朝圆明园营建活动研究[D]. 郭奥林.天津大学 2018
[6]江南私家园林美的构成要素研究[D]. 刘信驿.华东理工大学 2017
[7]乾隆朝南巡附寺行宫研究[D]. 马胜楠.天津大学 2017
[8]圆明园植物景观现状与历史盛期的对比研究[D]. 王一兰.北京林业大学 2017
[9]清代皇家园林写仿剖析[D]. 于嘉.天津大学 2017
[10]中国古典园林的写仿创作现象研究[D]. 郭良辰.中央美术学院 2016
本文编号:2941562
【文章来源】: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1.3.1 研究范围
1.3.2 相关概念阐释
1.4 已有研究与评述
1.4.1 写仿相关研究
1.4.2 圆明园的研究
1.4.3 圆明园写仿的相关研究
1.4.4 综合评述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写仿创作手法概述
2.1 写仿创作手法产生的渊源
2.1.1 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2.1.2 中国古代文学绘画艺术
2.1.3 士人隐逸文化
2.2 写仿创作手法的发展演变
2.2.1 象天法地时期——商、周、秦、汉
2.2.2 范山模水时期——魏晋南北朝
2.2.3 诗画写意时期——隋唐
2.2.4 程式写仿时期——两宋至清初
2.2.5 多元写仿时期——清代中后期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清乾隆时期圆明园写仿江南私家园林的原因分析
3.1 圆明园改建、增建之需
3.2 江南私家园林的繁盛
3.2.1 江南私家园林的文化内涵
3.2.2 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技艺
3.3 政治因素和人文因素的推动
3.3.1 南巡政治目的影响
3.3.2 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
3.3.3 “移天缩地在君怀”的造园思想
3.3.4 对文人生活的向往
3.3.5 对江南风景意趣的喜爱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清乾隆时期圆明园写仿江南私家园林的实例分析
4.1 清乾隆时期圆明园写仿江南私家园林实例统计
4.2 全园式写仿——长春园狮子林写仿苏州狮子林
4.2.1 苏州狮子林历史沿革
4.2.2 长春园狮子林建设
4.2.3 仿建的原因
4.2.4 两园分析
4.2.5 “仿”与“创”总结分析
4.3 局部式写仿——圆明园本园之安澜园写仿海宁陈氏园
4.3.1 海宁陈氏园的历史沿革
4.3.2 圆明园本园之安澜园建设
4.3.3 仿建原因
4.3.4 两园分析
4.3.5 “仿”与“创”总结分析
4.4 扩展式写仿——长春园如园写仿江宁瞻园
4.4.1 江宁瞻园历史沿革
4.4.2 长春园如园建设
4.4.3 仿建原因
4.4.4 两园分析
4.4.5 “仿”与“创”总结分析
4.5 山水结构式写仿——圆明园本园之廓然大公写仿无锡寄畅园
4.5.1 无锡寄畅园历史沿革
4.5.2 圆明园本园之廓然大公建设
4.5.3 仿建原因
4.5.4 两园分析
4.5.5 “仿”与“创”总结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清乾隆时期圆明园写仿江南私家园林创作手法特点总结
5.1 相地选址
5.1.1 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5.1.2 就自然之势,取环境之胜
5.2 空间布局
5.2.1 轴线关系
5.2.2 对景关系
5.3 掇山理水
5.3.1 山嵌水抱
5.3.2 理水
5.3.3 叠山
5.4 建筑营造
5.4.1 问名取意
5.4.2 建筑形制
5.4.3 建筑体量、数量
5.4.4 空间序列
5.5 植物配置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避暑山庄写仿杭州西湖辨析[J]. 贾珺. 中国园林. 2020(02)
[2]浅析中国古典园林——南京瞻园[J]. 周悠然. 园林. 2019(07)
[3]乾隆惠山园写仿无锡寄畅园新探[J]. 刘珊珊,黄晓. 建筑学报. 2019(06)
[4]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理水和堆土叠石艺术——以瘦西湖、个园、瞻园为例[J]. 王雨婷. 大众文艺. 2019(06)
[5]中国江南私家园林“流动空间”初探——以南京瞻园为例[J]. 叶建功. 建筑与文化. 2019(01)
[6]寄畅园的造园环境与借景探原[J]. 周宏俊,宋霖,黄晓. 风景园林. 2018(11)
[7]选择与写仿:康乾南巡与江南景观的互动[J]. 吴建,王卫平. 江海学刊. 2018(06)
[8]写仿的背后:文渊阁与盔顶碑亭[J]. 贾亭立,沈旸. 建筑学报. 2018(10)
[9]浅析瞻园的园林造景手法[J]. 张富斌. 山东林业科技. 2018(02)
[10]圆明园新识之廓然大公[J]. 郭奥林,张凤梧. 建筑与文化. 2018(03)
博士论文
[1]因生境构景,融意境共情—江南文人园林植境构建研究[D]. 张楠.华中农业大学 2018
[2]江南人文景观视角下的康乾南巡研究[D]. 吴建.苏州大学 2017
[3]意象与呈现—南宋江南园林源流研究[D]. 何晓静.中国美术学院 2017
[4]皇家园林园中园理法研究[D]. 杨忆妍.北京林业大学 2013
[5]乾隆南巡与江南文学文化[D]. 刘欢萍.南京大学 2013
[6]样式雷圆明园图档综合研究[D]. 张凤梧.天津大学 2010
[7]中国园林建筑设计传统理法与继承研究[D]. 秦岩.北京林业大学 2009
[8]中国传统园林构成研究[D]. 何佳.北京林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中晚明江南私家园林的隐逸与竞奢[D]. 刘易.吉林大学 2019
[2]康熙、乾隆南巡诗比较研究[D]. 陈思晗.扬州大学 2019
[3]清代皇家园林楹联研究[D]. 李辉.黑龙江大学 2019
[4]文人山水画与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D]. 吕鹏腾.南昌大学 2018
[5]清代乾隆朝圆明园营建活动研究[D]. 郭奥林.天津大学 2018
[6]江南私家园林美的构成要素研究[D]. 刘信驿.华东理工大学 2017
[7]乾隆朝南巡附寺行宫研究[D]. 马胜楠.天津大学 2017
[8]圆明园植物景观现状与历史盛期的对比研究[D]. 王一兰.北京林业大学 2017
[9]清代皇家园林写仿剖析[D]. 于嘉.天津大学 2017
[10]中国古典园林的写仿创作现象研究[D]. 郭良辰.中央美术学院 2016
本文编号:2941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941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