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古道五里桥段、梯云岭段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5 06:24
西京古道作为古代中原联系岭南的交通要道,是古代的“高速公路”。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烟尘中,西京古道成为承载整个岭南乃至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口及语言等诸多方面发展与变迁的血脉。在历史上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目前广东省政府对这条古道给予了高度重视,保护和修复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而此保护工作也正需要更多广泛的研究。为能更好的对这条富有多重价值的古老的文化线路进行保护,让其能够得到可持续地发展。本课题研究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对西京古道的研究主要包括几方面,第一方面,对西京古道线路的概况进行梳理以及对其中重要地段五里桥段和梯云岭段现状调研和总结,得出此两段古道的现状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方面,对此两段古道进行价值评估,参考世界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体系作为标准,对古道本体以及沿线相关物质文化遗产及自然环境进行价值重要性评估。第三方面,依据评估结果的重要性判断以及西京古道各方面的保护现状等综合方面的条件,从古道本体和相关物质文化遗存以及自然环境方面进行保护措施的研究。第四方面,依据西京古道在现今社会的主要作用,并依据这两段古道不同的性质和相关遗存的重要性进行使用功能的分配,提出完善服...
【文章来源】:广州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西京古道五里桥段、梯云岭段现状调查 西京古道概况.1 西京古道西京古道(虽属于古代驿道,但本文仍沿用其原名,以古道称)是于东汉建武二元 26 年),由桂阳郡太守卫飒奏准朝廷修筑的。它是广东最早的古驿道的代表。有关资料显示[3],西京古道在东汉时期的主线是南起自含洸北行,途经浈阳(今英东)、曲江江湾、白竹东坪、龙溪、石角塘、大桥、白牛坪、下开封、梅花、老达湖南省宜章县至郴州,接骑田岭道北上,通往京都“西京长安”(见图 2-1))一条最近较直的线路。全程 500 余里。昔为岭南通往中原地区的交通干线之一,,行军要道[10]。
8图 2-2 西京古道原线走向与现状遗存段落图图片来源:根据《乳源古驿道文化线路保护利用专项规划》资料整理自绘.2 本文研究的线路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是西京古道的中心,是通过蔚岭的要道。大桥境内古驿离乳源县城约 40 公里。始建于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 135 年),是当时期岭南各往京都长安(现西安)的必经之道[3]。本文所研究的线路为西京古道五里桥段及梯段,都位于乳源县大桥镇。选取两段古道作为保护研究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两段古道上的历史文化遗存都较为丰富。包括古道本体及周围的古村落、古
本文编号:2998745
【文章来源】:广州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西京古道五里桥段、梯云岭段现状调查 西京古道概况.1 西京古道西京古道(虽属于古代驿道,但本文仍沿用其原名,以古道称)是于东汉建武二元 26 年),由桂阳郡太守卫飒奏准朝廷修筑的。它是广东最早的古驿道的代表。有关资料显示[3],西京古道在东汉时期的主线是南起自含洸北行,途经浈阳(今英东)、曲江江湾、白竹东坪、龙溪、石角塘、大桥、白牛坪、下开封、梅花、老达湖南省宜章县至郴州,接骑田岭道北上,通往京都“西京长安”(见图 2-1))一条最近较直的线路。全程 500 余里。昔为岭南通往中原地区的交通干线之一,,行军要道[10]。
8图 2-2 西京古道原线走向与现状遗存段落图图片来源:根据《乳源古驿道文化线路保护利用专项规划》资料整理自绘.2 本文研究的线路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是西京古道的中心,是通过蔚岭的要道。大桥境内古驿离乳源县城约 40 公里。始建于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 135 年),是当时期岭南各往京都长安(现西安)的必经之道[3]。本文所研究的线路为西京古道五里桥段及梯段,都位于乳源县大桥镇。选取两段古道作为保护研究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两段古道上的历史文化遗存都较为丰富。包括古道本体及周围的古村落、古
本文编号:2998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998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