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基于地方感教育的地理研学教材开发 ——以元阳县阿者科村为例

发布时间:2021-03-10 22:34
  地方感是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某一空间的价值,是人对于地方意义建构的结果,对于人地关系和人的价值观念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地方感教育开始在教育界得到重视。本研究以初中生地方感教育为内部目的,以支撑中学现行地理教材为外部目的尝试阐释基于地方感教育的地理研学教材开发思路。本研究利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个案分析法,并以地理学中段义孚先生关于地方感的理论,以及教育心理学中的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云南省元阳县阿者科村地理研学教材开发为例,阐释以地方感教育为目标的地理研学教材开发思路。其中以基于地方感教育的地理教材开发包括五大关键步骤。一是教材三维目标确立。二是依据地方感理论选择有地方感教育价值的教材主题地方。三是地方意义建构过程中所形成的有价值的地理课程资源的整合。即在地方感理论指导下完成对地方纵向的时间挖掘和横向的空间剖析,并升华至人对地方基本情感的价值观层面的研究。四是具有研究性学习特点的教材结构设计。五是课程资源与教材结构的糅合,形成地理研学教材。本研究最终形成了课程资源与教材结构融合下的阿者科研学教材纲要与相关内容展示。本研究阐释的地理研学教材开发新思路倡导地理...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地方感教育的地理研学教材开发 ——以元阳县阿者科村为例


研究路线示意图

循环图,循环图,教材,宏观目标


第三章地方感教育指导下的地理研学教材开发目标18第三节地理研学教材开发目标以元阳县传统村落为研学内容的地方研学教材,最终的宏观目标落脚在初中生“地方感”的培养上。“地方感”的形成则需要身体多重感官的参与,在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地方的意义,换言之,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的。要达到地方感教育这一最终的宏观目标,必须要从知识、能力和情感三维的微观目标出发,方能在保证地理学科教材开发规范性科学性的基础上实现地方感教育这一教材开发的初心。一、知识与技能(一)基础地理知识的螺旋上升段义孚认为地方感的建构离不开人原本具有的知识与经验,这与教育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构建起对一个地方的感知首先就是对其客观存在的自然人文事实景观进行感知,必然要调动生活与系统学习所积累的关于气候、土壤、水文、交通等等基础知识和经验。然而在利用原有自然人文地理知识经验建构起对一个地方的地方感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知识与经验,丰盈原有的知识经验,升华自身的知识境界。在对地方的认识学习中形成了一个如下的提升知识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知识水平的螺旋上升。图3.1地理知识良性循环图

特征图,元阳,特征图,气候


第四章基于地方感教育的地理研学教材研究地选择与概况25(三)气候特征元阳县的山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加之地形地势因素形成了如图4.1所示的“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的独特立体气候。最低处是地处海拔600米以下的河谷区,这里日照充沛且降雨少,较为炎热。地处海拔600-1400m范围内是下山区,这里年平均气温在二十摄氏度左右,雨量充沛,具备水稻种植的良好生境,于是在这里形成了哈尼族人“种田在山下”的自然生态景观。位于海拔1400-1800m之间的上山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居住,多数哈尼族人在此安家建寨形成了“生活在山腰”的自然生态景观。位于海拔1800m以上的高山区,这里降水充沛,其涵养的水源滋养着茂密的原始森林与多物种动物的同时也滋润着分支水系和梯田最终流入大河,形成循环的生态系统和哈尼人“吃肉上高山”的自然生态景观。图4.1元阳山区气候垂直分布特征图这种气候特征能够将系统教材中的气候部分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对于中学学习者有较大的研究价值,能够在联结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建立地方感,对于教材的编写有着较大的开发价值。(四)民族组成与分布元阳县民族组成的主体民族是哈尼族,其人口数占元阳县总人口的54.6%,可以说哈尼族顶起了元阳县的半边天。此外,还有苗族、瑶族、傣族、壮族、彝族等多种民族,综合所查阅资料发现元阳县各民族在哀牢山所居住的海拔高度


本文编号:3075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075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2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