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传统村落居民点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1-04-08 05:52
为探究贵州省传统村落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差异,以贵州省五批共计724个传统村落及2017年居民点数据为基础,利用景观生态学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对传统村落居民点的规模、形状和集聚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省传统村落居民点的规模、形状和集聚度分布特征差异明显,呈现出东南部、中部和北部差异明显的分布格局。(2)贵州省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和铜仁地区,传统村落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大地形位指数、靠近道路、景区和距中心城镇距离适中的地区,苗族村落居民点斑块总面积最大,其次为侗族。(3)地形位指数是贵州省传统村落居民点规模和集聚分布的主控因素,地形起伏度对传统村落居民点的形状影响较大,社会经济发展较低的地区传统村落较多。应根据居民点景观格局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和居民点空间优化布局。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2020,27(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贵州省传统村落分布
选用斑块总面积、斑块密度、平均斑块面积反映传统村落的规模特征。从图2可以看出:贵州省传统村落居民点平均斑块面积较小,大多处于0~1.68 hm2,黔东南和安顺市斑块总面积和斑块密度均低于其他地区。黔东南各传统村落居民点斑块总面积较小、斑块密度低、平均斑块面积较大,黔北则表现为居民点斑块总面积大、斑块密度高、平均斑块面积小的特征。2.2.2 形状分布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风貌地域分异特征与形成机理[J]. 汪德根,吕庆月,吴永发,范子祺.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9)
[2]大理市诺邓传统古村落景观及演进特征[J]. 包蓉,刘璐颖,谢荣幸.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4)
[3]潮汕传统村落景观基因识别及特征分析[J]. 后雪峰,屈清,李德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4]徽州传统村落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 卢松,张小军,张业臣. 地理科学. 2018(10)
[5]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吴越文化区为例[J]. 李咪,芮旸,王成新,姬宇,李雅楠.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08)
[6]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分布的时空格局及其成因[J]. 关中美,王同文,职晓晓. 经济地理. 2017(09)
[7]广东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 冯亚芬,俞万源,雷汝林. 地理科学. 2017(02)
[8]中国旅游发展笔谈——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二)[J]. 孙九霞. 旅游学刊. 2017(02)
[9]地理探测器:原理与展望[J]. 王劲峰,徐成东. 地理学报. 2017(01)
[10]基于GIS的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演变研究[J]. 孙莹,王玉顺,肖大威,张圻彬. 经济地理. 2016(10)
本文编号:3124980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2020,27(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贵州省传统村落分布
选用斑块总面积、斑块密度、平均斑块面积反映传统村落的规模特征。从图2可以看出:贵州省传统村落居民点平均斑块面积较小,大多处于0~1.68 hm2,黔东南和安顺市斑块总面积和斑块密度均低于其他地区。黔东南各传统村落居民点斑块总面积较小、斑块密度低、平均斑块面积较大,黔北则表现为居民点斑块总面积大、斑块密度高、平均斑块面积小的特征。2.2.2 形状分布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风貌地域分异特征与形成机理[J]. 汪德根,吕庆月,吴永发,范子祺.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9)
[2]大理市诺邓传统古村落景观及演进特征[J]. 包蓉,刘璐颖,谢荣幸.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4)
[3]潮汕传统村落景观基因识别及特征分析[J]. 后雪峰,屈清,李德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4]徽州传统村落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 卢松,张小军,张业臣. 地理科学. 2018(10)
[5]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吴越文化区为例[J]. 李咪,芮旸,王成新,姬宇,李雅楠.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08)
[6]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分布的时空格局及其成因[J]. 关中美,王同文,职晓晓. 经济地理. 2017(09)
[7]广东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 冯亚芬,俞万源,雷汝林. 地理科学. 2017(02)
[8]中国旅游发展笔谈——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二)[J]. 孙九霞. 旅游学刊. 2017(02)
[9]地理探测器:原理与展望[J]. 王劲峰,徐成东. 地理学报. 2017(01)
[10]基于GIS的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演变研究[J]. 孙莹,王玉顺,肖大威,张圻彬. 经济地理. 2016(10)
本文编号:3124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124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