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乡村植物景观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4 05:55
目前,杭州农村发展处于新时代下的全面升级阶段,美丽乡村建设不断丰富内涵、提升层次,如何提升乡村植物景观美感度,延续乡村文化形成差异化景观,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植物景观,是当前进行乡村植物景观营造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本研究对3个传统型、3个现代型行政村下的13个自然村或村民小组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计算各村内各植物景观类型的三维绿量、绿色贡献率、绿量贡献率等植物景观指数,相对频度、相对密度、相对覆盖度、重要值等植物特征指数,结合典型样地测绘,总结归纳杭州市乡村植物景观的特点,分析不同乡村类型乡村植物景观的共性及差异、不同乡村类型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特征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并基于分析结果得出了相关结论、提出了建议,旨在为杭州乡村特色景观风貌延续和保护、乡村公共游憩绿地的植物景观建设及更新提供依据和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杭州市乡村植物景观的特点:(1)各村以自身优势产业为依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围村景观和生产景观,并以此为生态基底,结合村内特色植物景观的打造,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发展的乡村面貌。但不管是传统型乡村的景观更新再生,还是现代型乡村的改建新增,在建设过程中都出现...
【文章来源】: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1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
1.2.1 传统型乡村与现代型乡村
1.2.2 乡村植物景观
1.2.3 植物景观类型
1.2.4 植物三维绿量
1.2.5 植物重要值
1.2.6 植物功能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技术路线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进展
1.4.2 国内进展
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地概况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查阅
2.2.2 实地调研
2.2.3 访谈调查
2.2.4 数据分析
2.2.5 对比分析
2.3 研究地概况
2.3.1 荻浦村
2.3.2 小古城村
2.3.3 下姜村
2.3.4 绕城村
2.3.5 月亮桥村
2.3.6 指南村
3 杭州市乡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3.1 荻浦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3.1.1 村内植物景观
3.1.2 围村植物景观
3.1.3 生产用地植物景观
3.2 小古城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3.2.1 村内植物景观
3.2.2 围村植物景观
3.2.3 生产用地植物景观
3.3 下姜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3.3.1 村内植物景观
3.3.2 围村植物景观
3.3.3 生产用地植物景观
3.4 绕城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3.4.1 村内植物景观
3.4.2 围村植物景观
3.4.3 生产用地植物景观
3.5 月亮桥村和指南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3.5.1 月亮桥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
3.5.2 指南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
3.6 小结
4 杭州传统型乡村与现代型乡村植物景观特征对比
4.1 植物景观面积差异
4.2 植物种类差异
4.3 植物功能差异
4.4 优势植物构成差异
4.5 植物绿量差异
4.6 结论与建议
4.6.1 结论
4.6.2 建议
5 杭州传统型与现代型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特征对比
5.1 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群落特征
5.1.1 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的种类及数量区别
5.1.2 乡村公共游憩绿地优势植物及其功能变化
5.2 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指数特征
5.3 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景观风貌特征
5.4 结论与建议
5.4.1 结论
5.4.2 建议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杭州乡村常见木本植物名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信阳市宜居乡村景观风貌的保护与更新研究[J]. 杨璐璐. 乡村科技. 2019(25)
[2]杭州市成立“乡村振兴学院”[J]. 刘楠. 杭州(周刊). 2019(25)
[3]自然山水形态中的浙江传统村落研究——以桐庐县江南镇荻浦村为例[J]. 王彤. 美术教育研究. 2019(07)
[4]广州3个传统村落植物景观特征及村落外扩对其影响[J]. 唐赛男,王成,张昶,裴男才,王子研,段文军,孙睿霖.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08)
[5]2006—2016年间北京五环内居住区绿地树种组成变化[J]. 李茜,郄光发,姜莎莎,张喆,李明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07)
[6]乡村庭院植物景观演变特征研究[J]. 唐赛男,王成,孙睿霖,张昶. 中国城市林业. 2018(03)
[7]乡村景观特征的保护与更新[J]. 袁敬,林箐. 风景园林. 2018(05)
[8]风景园林空间冠层遮阴对夏季小气候及人体热舒适度的影响研究——以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为例[J]. 段玉侠,金荷仙,史琰. 中国园林. 2018(05)
[9]山地乡村植物景观调查及其运用——以贵州扁担山地区布依族聚落为例[J]. 刘加维,张凯莉. 中国园林. 2018(05)
[10]空间重构视角下的杭州市绕城村乡村振兴实践[J]. 徐斌,洪泉,唐慧超,李琳,林麒琦. 中国园林. 2018(05)
博士论文
[1]江苏地区农业景观的保护与更新[D]. 王堞凡.南京林业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杭州传统村落植物景观案例研究[D]. 马逍原.浙江农林大学 2019
[2]乡村振兴背景下万乐村乡村景观规划[D]. 董永浩.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
[3]乡村闲置空间景观再生研究[D]. 李丽钦.福建农林大学 2019
[4]“共享农庄”模式下的乌镇横港村乡村景观改造设计[D]. 李宇.浙江理工大学 2019
[5]江西财经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研究[D]. 张宜芹.江西财经大学 2018
[6]探究新型乡村植物景观研究[D]. 刘宝富.福建农林大学 2018
[7]大城市近郊乡村更新策略研究[D]. 周晓宇.浙江农林大学 2018
[8]空间句法视角下揭阳村落景观空间更新研究[D]. 罗星海.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7
[9]广州南沙水网乡村植物景观风貌的研究[D]. 王子研.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
[10]乡村旅游背景下浙西南山村景观种植设计研究[D]. 张金勇.浙江工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156808
【文章来源】: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1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
1.2.1 传统型乡村与现代型乡村
1.2.2 乡村植物景观
1.2.3 植物景观类型
1.2.4 植物三维绿量
1.2.5 植物重要值
1.2.6 植物功能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技术路线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进展
1.4.2 国内进展
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地概况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查阅
2.2.2 实地调研
2.2.3 访谈调查
2.2.4 数据分析
2.2.5 对比分析
2.3 研究地概况
2.3.1 荻浦村
2.3.2 小古城村
2.3.3 下姜村
2.3.4 绕城村
2.3.5 月亮桥村
2.3.6 指南村
3 杭州市乡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3.1 荻浦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3.1.1 村内植物景观
3.1.2 围村植物景观
3.1.3 生产用地植物景观
3.2 小古城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3.2.1 村内植物景观
3.2.2 围村植物景观
3.2.3 生产用地植物景观
3.3 下姜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3.3.1 村内植物景观
3.3.2 围村植物景观
3.3.3 生产用地植物景观
3.4 绕城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3.4.1 村内植物景观
3.4.2 围村植物景观
3.4.3 生产用地植物景观
3.5 月亮桥村和指南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3.5.1 月亮桥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
3.5.2 指南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
3.6 小结
4 杭州传统型乡村与现代型乡村植物景观特征对比
4.1 植物景观面积差异
4.2 植物种类差异
4.3 植物功能差异
4.4 优势植物构成差异
4.5 植物绿量差异
4.6 结论与建议
4.6.1 结论
4.6.2 建议
5 杭州传统型与现代型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特征对比
5.1 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群落特征
5.1.1 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的种类及数量区别
5.1.2 乡村公共游憩绿地优势植物及其功能变化
5.2 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指数特征
5.3 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景观风貌特征
5.4 结论与建议
5.4.1 结论
5.4.2 建议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杭州乡村常见木本植物名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信阳市宜居乡村景观风貌的保护与更新研究[J]. 杨璐璐. 乡村科技. 2019(25)
[2]杭州市成立“乡村振兴学院”[J]. 刘楠. 杭州(周刊). 2019(25)
[3]自然山水形态中的浙江传统村落研究——以桐庐县江南镇荻浦村为例[J]. 王彤. 美术教育研究. 2019(07)
[4]广州3个传统村落植物景观特征及村落外扩对其影响[J]. 唐赛男,王成,张昶,裴男才,王子研,段文军,孙睿霖.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08)
[5]2006—2016年间北京五环内居住区绿地树种组成变化[J]. 李茜,郄光发,姜莎莎,张喆,李明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07)
[6]乡村庭院植物景观演变特征研究[J]. 唐赛男,王成,孙睿霖,张昶. 中国城市林业. 2018(03)
[7]乡村景观特征的保护与更新[J]. 袁敬,林箐. 风景园林. 2018(05)
[8]风景园林空间冠层遮阴对夏季小气候及人体热舒适度的影响研究——以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为例[J]. 段玉侠,金荷仙,史琰. 中国园林. 2018(05)
[9]山地乡村植物景观调查及其运用——以贵州扁担山地区布依族聚落为例[J]. 刘加维,张凯莉. 中国园林. 2018(05)
[10]空间重构视角下的杭州市绕城村乡村振兴实践[J]. 徐斌,洪泉,唐慧超,李琳,林麒琦. 中国园林. 2018(05)
博士论文
[1]江苏地区农业景观的保护与更新[D]. 王堞凡.南京林业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杭州传统村落植物景观案例研究[D]. 马逍原.浙江农林大学 2019
[2]乡村振兴背景下万乐村乡村景观规划[D]. 董永浩.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
[3]乡村闲置空间景观再生研究[D]. 李丽钦.福建农林大学 2019
[4]“共享农庄”模式下的乌镇横港村乡村景观改造设计[D]. 李宇.浙江理工大学 2019
[5]江西财经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研究[D]. 张宜芹.江西财经大学 2018
[6]探究新型乡村植物景观研究[D]. 刘宝富.福建农林大学 2018
[7]大城市近郊乡村更新策略研究[D]. 周晓宇.浙江农林大学 2018
[8]空间句法视角下揭阳村落景观空间更新研究[D]. 罗星海.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7
[9]广州南沙水网乡村植物景观风貌的研究[D]. 王子研.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
[10]乡村旅游背景下浙西南山村景观种植设计研究[D]. 张金勇.浙江工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156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156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