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露天采矿场景观再生规划设计
本文关键词:紫金山露天采矿场景观再生规划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矿区废弃地的生态系统由于人为因素受到严重破坏,破坏了区域的自然生态平衡性。怎样保留矿区开发后所形成的地形风貌以及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特色成为矿区废弃地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如何实现区域产业转型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推动矿区废弃地景观再生深入研究的助力。本文通过阅读研究大量相关方面的文献内容以及解析国内外典型的成功案例总结其经验与方法,查找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分析为项目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同时通过重新利用和改造采掘后的矿区废弃地所遗留下来的矿坑、溜井等大量富有场所特征的元素,基于生态植被修复的基础上,整合场地现有资源,融合景观生态学理论,采用艺术美学等相对应的景观设计策略,在现代工程技术的支撑下,结合一些相关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与规范,运用斑块—廊道—基质的空间格局模式,结合矿区废弃地的场地现状进行景观再生的规划设计,延续矿业文化。通过对紫金山露天采矿场的景观再生的规划设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生态恢复方面,通过进行场地的植物景观规划,来实现景观再生的目的;在景观改造方面,以应用场地中遗留下的构筑物、废弃材料等矿业元素为基础,依据现有地形特征的进行改造;在水体修复方面,运用湿地来收集净化水体,为之后的景观再生提供保障。与此同时,在修复矿区场地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改善因矿业开发而遭到破坏的生态平衡的同时还能提供特色的游乐场所。
【关键词】:露天采矿场 生态修复 景观再生 紫金山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14
【目录】:
- 摘要9-10
- Abstract10-11
- 1 绪论11-13
- 1.1 研究背景11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1-12
- 1.2.1 研究目的11-12
- 1.2.2 研究的意义12
- 1.3 研究方法12-13
- 1.3.1 文献研究法12
- 1.3.2 案例分析法12
- 1.3.3 实地调研法12-13
- 2 矿区废弃地相关概述和理论13-16
- 2.1 矿区废弃地相关概述13-14
- 2.1.1 矿区废弃地相关概念13
- 2.1.2 矿区废弃地主要类型13
- 2.1.3 矿区废弃地特性13-14
- 2.2 矿区废弃地景观再生相关理论14-16
- 2.2.1 景观生态学14-15
- 2.2.2 恢复生态学15
- 2.2.3 景观再生理论15-16
- 2.2.4 景观美学16
- 2.2.5 旅游心理学16
- 3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16-21
- 3.1 国内外研究现状16-18
- 3.1.1 国外对于矿区废弃地的研究现状16-17
- 3.1.2 国内对于矿区废弃地的研究现状17-18
- 3.2 国内外案例分析18-21
- 3.2.1 英国伊甸园工程18
- 3.2.2 德国科特布斯露天矿区改造项目18-19
- 3.2.3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19-20
- 3.2.4 唐山南湖公园20
- 3.2.5 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20-21
- 4 矿区废弃地再生景观的处理手法和工程技术21-24
- 4.1 景观再生处理手法21-22
- 4.1.1 地表痕迹处理21
- 4.1.2 废弃矿业设施处理21
- 4.1.3 废弃矿业材料再利用21-22
- 4.1.4 废弃矿坑的再利用22
- 4.1.5 植被恢复与种植22
- 4.1.6 生态处理22
- 4.2 工程技术支撑22-24
- 4.2.1 土壤修复技术22-23
- 4.2.2 植被恢复技术23
- 4.2.3 水处理技术23-24
- 5 紫金山露天采矿场景观再生规划设计24-54
- 5.1 区域背景24-27
- 5.1.1 区位分析24-25
- 5.1.2 基地分析25-26
- 5.1.3 场地现状分析26-27
- 5.2 上位规划27-28
- 5.2.1 对紫金山国家矿山公园总体规划的解读27-28
- 5.2.2 对紫金山国家矿山公园总体规划的衔接28
- 5.3 规划原则28-30
- 5.3.1 规划原则28-29
- 5.3.2 规划依据29
- 5.3.3 规划目标29-30
- 5.4 设计定位与构思30
- 5.4.1 设计定位30
- 5.4.2 设计构思30
- 5.5 露天采矿场总体规划30-41
- 5.5.1 概念演变图30-31
- 5.5.2 总平面图31-32
- 5.5.3 空间结构规划32-33
- 5.5.4 功能分区规划33-34
- 5.5.5 景观节点规划34-36
- 5.5.6 道路系统规划36
- 5.5.7 竖向规划36-37
- 5.5.8 基础设施规划37-40
- 5.5.9 建筑规划40-41
- 5.6 分区规划41-45
- 5.6.1 入口规划41-42
- 5.6.2 观光休闲中心规划42-43
- 5.6.3 滑索体验广场规划43
- 5.6.4 极限挑战广场规划43-44
- 5.6.5 生态湖规划44-45
- 5.7 分期建设规划45
- 5.7.1 近期建设规划45
- 5.7.2 中期建设规划45
- 5.7.3 远期建设规划45
- 5.8 绿化规划45-53
- 5.8.1 绿面规划46
- 5.8.2 绿线规划46
- 5.8.3 节点绿化规划46-47
- 5.8.4 滨水绿化规划47
- 5.8.5 植被种植策略47-49
- 5.8.6 树种选择49-53
- 5.9 游人容量计算53-54
- 5.10 经济技术指标54
- 6 研究结论54-56
- 6.1 思考54
- 6.2 总结54-56
- 参考文献56-58
- 附录58-83
- 致谢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乔葆;马艳秋;;宝清朝阳露天采矿场疏干排水及综合利用分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年11期
2 ;开发用于采矿场配电网路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J];电瓷避雷器;1989年06期
3 ;四川石棉矿粗选厂[J];建筑学报;1958年09期
4 曹培友,朱鹏勇;用水泥渗浆法加固露天采矿场边坡[J];铁道建筑;2002年01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娟;郭成久;李琳;陈佳琦;苏芳莉;;露天采矿场开发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要点——以某菱镁铁矿水土保持方案为例[A];全国矿区环境综合治理与灾害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封丽琴;;120t露天采矿场洒水车的开发[A];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周新浩;;银山露天采矿场爆破根底的预防和控制[A];第五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振兴;银山矿业公司采矿场种好安全“责任田”[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陈忠胜;采矿场排放已达标,居民认为仍有影响[N];南京日报;2007年
3 记者 刘瑞;经开区取缔44非法采矿场[N];昆明日报;2010年
4 贺敏;梅山矿业采矿场“陈鸿翠创新工作室”近日揭牌[N];中国矿业报;2011年
5 杨金;梅山矿业采矿场首季生产原矿百万吨[N];中国冶金报;2006年
6 贺敏 陈建民;梅山矿采矿场原矿综合品位达到40.78%[N];中国冶金报;2007年
7 贺敏;梅山矿业公司采矿场完成2007年度科研课题评审[N];中国冶金报;2008年
8 李富国;生产再忙 安全勿忘[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9 记者 杨异伦;锡矿山老采矿场遗址及展览馆被列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10 贺敏 钱小峰;梅山矿业采矿场更新数据测量系统[N];中国冶金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秋桂;紫金山露天采矿场景观再生规划设计[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紫金山露天采矿场景观再生规划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41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34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