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现代景观农业的发展与研究 ——皖南地区传统村落的改造与建设

发布时间:2022-01-24 23:25
  安徽省有着钟灵琉秀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星罗棋布的地貌环境种类,自明清时期至今保存了大量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而成的传统村落建筑。其中位于安徽省南部的徽州地区的传统村落,地域特色鲜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趣,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人类宝贵的财富。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安徽省大力推行新农村建设,在安徽省发展全域旅游、发展景观农业和国家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建设支持的大背景下,人们也愈来愈意识到传统村落作为历史和文化主要载体所存在的意义,与此同时,皖南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也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发现,在当代对皖南传统村落的研究之中,人们将大部分的视线焦点都集中在知名度较高的西递、宏村上,而忽视了数量更多的散落在徽州大地上的其他传统村落。它们同样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和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猛烈冲击,但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保护修缮和重视,其周边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人文环境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景观价值和人文特点都随着村落一点点走向衰退。这些村落不应该从大众的视野里消失,他们更需要我们去关注并探讨如何进行保护性的开发、改造与建设。因此,本文选取了皖南地区三个不同类型的传统村落以及一个实践案例,进...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现代景观农业的发展与研究 ——皖南地区传统村落的改造与建设


呈坎村里静谧的巷道Fig3-2ShowsthequietlaneintheChengkanvillage

屯溪老街,商业街


3.3.2 水系山环水抱、负阴抱阳是皖南传统村落选址建造时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村落被水环绕,村口有水口亭台锁势,都满足了风水理论寄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41]徽州人相信,水是财气福气的象征,徽派建筑设计时会留有天井的结构,在下雨时雨水会收集流入屋内,称为“四水归堂”;在宏村建村设计时,出于对风水和实用的考虑甚至人为的挖月沼修建水系,引水入村(如图 3-3),这都体现了徽州人对水的重视。皖南传统村落里的水,不仅有着风水的考虑,更为村落带来了依山傍水的村落景观,水的加入为村落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丰富了空间营造出独特的山水田园风光将人工的村落与自然融为了一体。图 3-2 呈坎村里静谧的巷道Fig 3-2 Shows the quiet lane in theChengkan village图片来源:自摄图 3-1 发展为商业街的屯溪老街Fig 3-1 Develops into Tunxi oldstreet in the commercial street图片来源:网络

月沼,宏村,半月形


.2 水系山环水抱、负阴抱阳是皖南传统村落选址建造时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绕,村口有水口亭台锁势,都满足了风水理论寄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人相信,水是财气福气的象征,徽派建筑设计时会留有天井的结构,在会收集流入屋内,称为“四水归堂”;在宏村建村设计时,出于对风水虑甚至人为的挖月沼修建水系,引水入村(如图 3-3),这都体现了徽重视。皖南传统村落里的水,不仅有着风水的考虑,更为村落带来了依山傍水,水的加入为村落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丰富了空间营造出独特的山水田园工的村落与自然融为了一体。图 3-2 呈坎村里静谧的巷道Fig 3-2 Shows the quiet lane in tChengkan village图片来源:自摄图 3-1 发展为商业街的屯溪老街g 3-1 Develops into Tunxi oldtreet in the commercial street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推进万盛全域旅游发展的思考建议[J]. 胡可娜,严四强.  延边党校学报. 2017(05)
[2]徽州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及其变迁调查[J]. 汪欣.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3]中国历史名村变迁与当今美丽乡村建设[J]. 王景新.  农业考古. 2017(04)
[4]浅谈徽派建筑中的美学意蕴[J]. 赵晖,佟子睿.  门窗. 2017(01)
[5]乡村建设中的产业景观规划与实践[J]. 许入丹,曾冬梅,袁犁.  科技展望. 2016(33)
[6]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乡土景观的营造[J]. 姚令华.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7]就地城镇化下村落复兴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 张卫国,汪小钗,黄晓兰.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8]全域旅游视阈下县域旅游发展探究——以安徽省霍山县为例[J]. 李红.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1)
[9]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的策略研究——基于美好乡村建设背景[J]. 贾丽,韩志才,叶佳佳.  当代经济. 2015(36)
[10]城镇化进程中安徽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保护[J]. 孙大军.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06)

博士论文
[1]中国旅游转型的理论与实践[D]. 崔保健.北京交通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安徽古村落空间环境的保护与传承研究[D]. 吴思芸.安徽工程大学 2017
[2]“两型农业”视角下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 吴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3]“慢城”理念下的山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D]. 金戎.山西大学 2016
[4]徽州古村落景观基因识别及图谱构建[D]. 聂聆.安徽农业大学 2015
[5]南京市休闲农业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D]. 张金萍.南京师范大学 2013
[6]长江中下游水乡古镇空间形态比较研究[D]. 李海燕.合肥工业大学 2013
[7]乡村旅游产业理念下的徽州古村落环境整治规划方法研究[D]. 方贤松.合肥工业大学 2010
[8]乡村旅游景观的本土化规划设计研究[D]. 郭涛.东北林业大学 2009
[9]现代农业景观在村庄建设中的价值与运用[D]. 汤明霞.江南大学 2008
[10]最佳人居小城镇规划设计方法研究——以常熟市海虞镇为例[D]. 陈翀.东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074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6074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2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