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名人纪念园林布局与空间特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2 11:12
本文关键词:四川名人纪念园林布局与空间特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四川名人纪念园林 园林空间 量化分析 空间特征
【摘要】:随着现今社会的加速发展和经济的蓬勃腾飞,园林的建设因此日益蓬勃起来,而现代景观空间的营造方式所呈现的弊端也逐渐突显。身处在此时代大背景下,本文立足于空间设计理论,将具体园林作为研究对象,以收集资料、现场测绘及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四川名人纪念园林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从四川传统园林中发掘出适合于应用在当今的空间营造方法,归纳出四川名人纪念园林空间营造的潜在规律,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本论文的研究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 四川名人纪念园林的总体布局特征分析,通过结构与层次、路径组织来进行。由对景象要素的布局及尺度的归纳总结可见,四川名人纪念园林总体上是基于传统“百尺为形”的外部空间设计理论:而在结构关系和路径组织上,环绕式园林和混合式园林都有明显不同;(2) 四川名人纪念园林景象空间组织分析,通过视觉分析、空间分割、空间造景和植物空间效应来阐述。由静态的停点分析得出了在水平及竖向的不同视角控制层级上四川名人纪念园林景观的构图多样性和布局的整体性;通过对各种景观元素的分析,运用空间造景方法、进行空间分割来形成相互关联的空间体系,阐明四川名人纪念园林不刻意却又惬意的空间组织特征;(3) 四川名人纪念园林意境与情感的营造研究,从物质空间营造和精神序列建构两方面来进行剖析,阐明了物质空间中“五境”的构成及精神序列下蜀地独有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4) 四川名人纪念园林布局与空间特色对当代地域景观创作的借鉴意义与实例应用。通过分析四川传统园林的优劣势和局限性,进而从园林实体层面和精神感受层面来阐述四川名人纪念园林布局与空间特色对当代景观的借鉴意义,再将其应用到实际案例中进行佐证。
【关键词】:四川名人纪念园林 园林空间 量化分析 空间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3
- 第1章 绪论13-28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13-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22
- 1.2.1 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15-17
- 1.2.2 四川传统园林的研究17-21
- 1.2.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1-22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22-27
- 1.3.1 研究目标、内容及解决的问题22-24
- 1.3.2 相关概念界定24-26
- 1.3.3 研究方法26-27
- 1.4 研究框架27-28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28-37
- 2.1 中国传统布局理论28-32
- 2.1.1 传统空间结构理论28-29
- 2.1.2 传统空间尺度理论29-30
- 2.1.3 传统空间人文理论30-31
- 2.1.4 传统空间布局理论31-32
- 2.2 空间设计理论32-34
- 2.2.1 外部模数理论32
- 2.2.2 尺度比例关系32-34
- 2.3 视觉原理34-37
- 第3章 四川名人纪念园林总体布局特征37-67
- 3.1 结构体系37-51
- 3.1.1 分层结构39-42
- 3.1.2 山水格局42-49
- 3.1.3 整体布局49-51
- 3.2 空间层次51-56
- 3.2.1 环绕式园林的空间层次51-53
- 3.2.2 混合式园林的空间层次53-55
- 3.2.3 环绕式与混合式园林空间层次的特点和异同55-56
- 3.3 路径组织56-67
- 3.3.1 路径56-63
- 3.3.2 路径与景面的关系63-65
- 3.3.3 路径与视线的关系65-67
- 第4章 四川名人纪念园林空间组织特征67-103
- 4.1 视觉特征67-86
- 4.1.1 停点分析67-75
- 4.1.2 水平视角控制层级75-76
- 4.1.3 垂直视角控制层级及视距分析76-78
- 4.1.4 D/H分析78-86
- 4.2 空间分割86-88
- 4.2.1 水平空间86-88
- 4.2.2 垂直空间88
- 4.3 空间造景88-98
- 4.3.1 主配手法88-90
- 4.3.2 渗透手法90-92
- 4.3.3 障景手法92-94
- 4.3.4 漏景手法94
- 4.3.5 框景手法94-96
- 4.3.6 对景手法与分景手法96-97
- 4.3.7 借景手法97-98
- 4.4 植物空间效应98-103
- 4.4.1 二维景面98-99
- 4.4.2 三维空间99-102
- 4.4.3 四维作用102-103
- 第5章 四川名人纪念园林意境与情感的营造103-112
- 5.1 物质空间的意境营造103-108
- 5.1.1 构建形境104
- 5.1.2 联想色境104-105
- 5.1.3 体悟声境105-106
- 5.1.4 沁人香境106-107
- 5.1.5 生趣味境107-108
- 5.2 精神序列建构108-112
- 5.2.1 意识形态108-109
- 5.2.2 文化背景109-112
- 第6章 四川名人纪念园林布局与空间特色对四川当代地域景观创作的启示112-126
- 6.1 四川传统园林的优势和局限性112-116
- 6.1.1 优势112-115
- 6.1.2 局限性115-116
- 6.2 四川名人纪念园林布局与空间特色对当代景观要素的借鉴意义116-123
- 6.2.1 园林实体层面116-122
- 6.2.2 精神感受层面122-123
- 6.3 当代景观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建议123-126
- 6.3.1 形式美的使用123-124
- 6.3.2 情景交融的缺失124
- 6.3.3 构园要素的堆砌124-126
- 第7章 实例——望江楼锦竹轩&清漪苑景区景观改造与更新设计126-157
- 7.1 项目前期分析126-132
- 7.1.1 项目背景126
- 7.1.2 区位分析126-128
- 7.1.3 基地现状分析128-131
- 7.1.4 现状评估与功能调整131-132
- 7.2 概念构思132-137
- 7.2.1 文化背景132-133
- 7.2.2 设计定位和策略133-134
- 7.2.3 更新策划134-137
- 7.3 更新规划137-157
- 7.3.1 设计总图137-139
- 7.3.2 水系更新139-142
- 7.3.4 节点规划142-154
- 7.3.5 植物优化配置154-157
- 结论157-159
- 致谢159-161
- 参考文献161-1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165-166
- 附录:望江楼锦竹轩&清漪苑景观改造与更新设计图纸1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安民;;小区建设中园林布局的人本理念[J];高等建筑教育;2006年03期
2 史作岩;姜红岩;秦亚茹;;传统园林布局手法浅议[J];现代园林;2006年08期
3 刘建喜;;浅谈园林布局[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01期
4 张洪双;;谈园林布局的艺术手法[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03期
5 张养玉;;浅析中国南北传统园林布局与色彩的差异[J];美术大观;2010年02期
6 孙筱祥;;中国山水画论中有关园林布局理论的探讨[J];风景园林;2013年06期
7 黄培量;;温州如园的历史及园林布局[J];东方博物;2011年04期
8 杨秉建;;中国园林布局设计的原则与要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4期
9 柴媛;;中国南北传统园林布局与色彩的差异[J];现代园艺;2012年18期
10 雷芳;;闽东古典园林布局及空间组织[J];福建建筑;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朱文彬;斩获17亿元大单 棕榈园林布局山东战略结硕果[N];上海证券报;2011年
2 刘文勇 康元科;民心工程送到百姓“家门口”[N];黑龙江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姝嫱;四川名人纪念园林布局与空间特色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612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661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