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居住环境硬质景观设计
本文关键词:浅谈城市居住环境硬质景观设计
【摘要】:中国目前正经历着至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一些精品楼盘的出现也标志着我国居住环境景观设计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硬质景观是景观艺术中最富魅力的一类要素,它使城市居住环境有了文化内涵,使环境与人类更加接近。在这个高度发展的时代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硬质景观设计与建设的重要性,统筹协调的考虑到它的设计原则,以较高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提高城市居住环境的独特魅力。
【作者单位】: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关键词】: 景观 居住环境 硬质景观 设计原则
【分类号】:TU984.12
【正文快照】: 1前言中国目前正经历着至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快速城市化进程,房地产业几乎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最大的支柱产业,各个城市的住宅小区不断在城中或是城郊迅速崛起,它占据了整个城市一半以上的空间。一些精品楼盘的出现也标志着我国居住环境景观设计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春沐;;居住区开放空间中硬质景观的规划与设计[J];北京园林;2005年02期
2 廖艳红;试论城市硬质景观的设计与建设[J];中外建筑;1999年02期
3 叶迎君;现代居住区硬质景观规划设计[J];住宅科技;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冰松,任雷;园林二题[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2 李海玲;;柳州市居住区绿地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现状分析及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3 梁金兰;;旅游者对景观生态美的识别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朱玲毅;赵鸣;;硬质景观的色彩冥想[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蒋卓言;;浅谈中国道路上的景观设计[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6 王健;交通—技术与美学[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86年02期
7 赵维娅;徐文辉;;寺庙园林意境设计初探——以河南少林寺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09年01期
8 李君;;高校校园景观生态性规划探索——以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北湖景观工程详细规划为例[J];大众文艺;2011年20期
9 宋扬;陈旭彤;;浅论驳岸的植物种植设计[J];大众文艺;2011年23期
10 刘宛;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方法探索──上海嘉兴长岛别墅区景观设计构思[J];规划师;200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艺兰;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邵金峰;中国画论中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李红杰;公路景观审美主体与评价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陈鹭;城市居住区园林环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5 姚准;景观空间演变的文化解释[D];东南大学;2006年
6 苏晓静;城市景观环境的生态转型[D];同济大学;2007年
7 周涛;居住小区绿地的人性化景观设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8 王镜;基于遗产生态和旅游体验的西安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竞红;园林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10 王圣云;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福祉空间地理学透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岩;武汉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昀;论传统铺装的“韵”对现代城市景观铺装的启示[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津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林铺地景观设计韵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曹国伟;传统民居庭院对现代别墅庭院的启示[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5 瞿继文;商业步行街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6 刘媛;人性化设计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余璐;新中式设计风格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河南大学;2011年
8 明鸣;公共管理视域下的大连城市精神塑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朱里莹;社区老人户外娱乐健身场所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王欣国;公园高尔夫球场的景观学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民;小区硬质景观设计与施工中的几个问题[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3年11期
2 韩蕾;;旧园改建 奢华气质神奇现[J];建材与装修情报;2008年01期
3 黄鹄;胡佳星;;对现代城市硬质景观色彩设计的几点思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年04期
4 程兴勇;高文容;;景观设计中城市硬质景观色彩设计原则浅析[J];山西建筑;2008年11期
5 樊特;;园林工程中的景观设计技术[J];科技风;2009年18期
6 周斌;;浅析中西方古典园林硬质景观艺术手法[J];山西建筑;2011年24期
7 王建毅;;景观设计的理论思考[J];南方建筑;2002年01期
8 朱明;胡希军;熊辉;;浅析城市硬质景观设计与发展[J];山西建筑;2007年10期
9 钟龙辉;;城市开放空间硬质景观设计初探——以长沙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为例[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11期
10 王婷婷;刘柯三;;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戈晓宇;李雄;;园林硬质景观的地域性表达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2 江铭;;浅谈园林硬质景观中的生态美[A];中国公园协会2001年论文集[C];2001年
3 蒲志田;;为广元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把把脉[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4 牛萌;刘华;;北海的历史变迁与保护[A];文物建筑论文集(第2辑)[C];2009年
5 瞿钦道;徐艳艳;;城市山地公园改造初探——以峙山公园改造为例[A];中国公园协会2006年论文集[C];2006年
6 池龙七;;城市风貌中的地域建筑文化特征[A];地域建筑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杨小平;;和谐社区——从生态论理观与自然美的角度来看未来社区环境景观设计[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常文韬;包景岭;朱赛鸿;李燃;孙韬;;低碳生态住区熵分析及熵减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卢圣;王芳;;植物造景与节约型园林绿化[A];北京市“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论文集[C];2007年
10 沈惠身;;古建园林设计的CAD运用和前景[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迎;营造绿色“露天客厅”[N];中国建设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郭泽莉;植物水系巧融合设施夜景齐添彩[N];中国花卉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王夕;北京大建公园[N];北京科技报;2010年
4 依德;园林植物造景所涉问题综述[N];中国花卉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宝林;植物,,城市的绿色之笔[N];中国建设报;2004年
6 苏静静;我区“两拆两绿”行动全面推进[N];温州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田时胜 实习记者 杨青;完善功能升品位 服务市民添美景[N];钦州日报;2010年
8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 肖辉乾 张绍纲;夜景照明设计的基本技巧[N];消费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吕佳琪;ASU:沙漠中的绿色奇葩[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郭泽莉;从点到面彰显节约理念[N];中国花卉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戈晓宇;园林硬质景观的地域性表达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张施琪;岭南元素在广州江南新苑住区硬质景观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齐爽;硬质景观材料在景观设计中的选择与应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4 周叶子;北京市商业区硬质景观调查与优化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5 赵艺源;硬质景观材料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6 陈彩;以个案研究探讨城市公园硬质景观的人性化设计[D];四川大学;2007年
7 钟龙辉;长沙市主要开放空间硬质景观现状调查与优化设计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8 周晓兰;金华市主城区滨水绿地景观的现状分析与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赵俊芳;居住区硬质景观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10 高文容;城市硬质景观色彩规划设计方法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08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808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