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玉泉景中村的乡土景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7 10:08
本文关键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玉泉景中村的乡土景观研究
【摘要】: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本文基于景中村,对乡土景观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研究。针对西湖风景名胜区景中村的乡土景观的条件要素与实现路径进行探讨,并提出西湖风景名胜区玉泉景中村乡土景观营建的方案。在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城乡区域一体的现代农村转型发展的诉求声中,乡村建设更注重乡土景观的保护和营建,早期的乡土景观理论偏重于研究乡土景观的不同层面,但往往侧重于某一个局部,对乡土景观的产生根源、作用机制、要素分类及实施保障等方面研究不足。因此,本文首先对国外的乡土景观理论与实践,国内的乡土景观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获得理论的再认识与案例的启示。其次,对乡土景观进行概念界定,并从规划设计角度,提出了景中村乡土景观建设的条件要素、实现路径。再次,结合西湖风景名胜区已建成的玉泉景中村展开实证研究。通过调查,对玉泉景中村乡土景观的现状条件要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乡土景观营建策略,并对整治后的玉泉景中村乡土景观进行评价,总结经验和存在问题。
【关键词】:乡土景观 景中村 西湖风景名胜区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8;TU982.29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3
- 第一章 绪论13-19
- 1.1 研究背景13-14
- 1.1.1 时代背景——社会、经济、生态的融合与可持续发展是乡村发展的目标13
- 1.1.2 区域背景——实现城乡统筹,避免乡村无序发展和同质化发展的需要13
- 1.1.3 学术背景——乡土景观理论与实践的不成熟有待研究13-14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4-16
- 1.2.1 研究目的14-15
- 1.2.2 研究意义15-16
- 1.3 研究内容与对象16-17
- 1.3.1 主题词:乡土景观16-17
- 1.3.2 实证对象: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玉泉景中村17
- 1.4 研究方法17-18
- 1.4.1 文献检索与案例借鉴17-18
- 1.4.2 实证调查与分析18
- 1.5 研究框架18-19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案例研究综述19-37
- 2.1 国内乡土景观理论19-22
- 2.1.1 乡土景观与中国古典园林19-20
- 2.1.2 乡土景观的当代理论研究20-21
- 2.1.3 相关法规规范21-22
- 2.2 国外乡土景观理论22-27
- 2.2.1 美国乡土景观理论22-26
- 2.2.2 英国乡土景观政策26-27
- 2.3 国内乡村乡土景观相关案例解读27-28
- 2.4 国外乡村乡土景观相关案例解读28-34
- 2.4.1 英国湖区乡村28-30
- 2.4.2 日本白川乡原30-33
- 2.4.3 美国劳迪昂县33-34
- 2.5 小结及借鉴34-37
- 2.5.1 理论研究侧重不同34
- 2.5.2 政策制度建设导向差异34-35
- 2.5.3 研究成果的应用背景不同35
- 2.5.4 启示与借鉴35-37
- 第三章 基于景中村的乡土景观理论解析37-44
- 3.1 景中村的概念界定及分类37
- 3.1.1 景中村的概念界定37
- 3.1.2 景中村的分类37
- 3.2、景中村乡土景观概念界定37-38
- 3.3 景中村乡土景观的条件要素38-40
- 3.3.1 硬件要素38-39
- 3.3.2 软件要素39-40
- 3.4 景中村乡土景观的实现路径40-42
- 3.4.1 空间保护40-41
- 3.4.2 元素优化41
- 3.4.3 网络关联41
- 3.4.4 功能融入41
- 3.4.5 保障机制41-42
- 3.5 景中村乡土景观的发展动力机制42-44
- 3.5.1 村民生产生活的需要42
- 3.5.2 景区资源保护的需要42
- 3.5.3 村落发展的内在要求42-43
- 3.5.4 拓展游憩空间的需要43-44
- 第四章 西湖风景名胜区玉泉景中村乡土景观现状条件要素认知44-51
- 4.1 西湖风景名胜区景中村概述44-45
- 4.2 区位概述45-46
- 4.3 现状条件要素认知46-49
- 4.3.1 自然要素分析46-47
- 4.3.2 公共空间要素分析47
- 4.3.3 道路要素分析47-48
- 4.3.4 建筑要素分析48-49
- 4.3.6 产业要素分析49
- 4.4 小结49-51
- 第五章 西湖风景名胜区玉泉景中村乡土景观营建策略51-66
- 5.1 空间保护策略51-52
- 5.2 元素优化策略52-61
- 5.2.1 自然要素52-53
- 5.2.2 公共空间要素53-55
- 5.2.3 街巷空间55-57
- 5.2.4 建筑特色57-59
- 5.2.5 历史文化59-60
- 5.2.6 经济产业60-61
- 5.3 网络关联策略61-62
- 5.3.1 空间相邻61
- 5.3.2 功能相似61-62
- 5.3.3 时间相关62
- 5.3.4 景观相衬62
- 5.4 功能植入策略62-64
- 5.4.1 各类功能的植入通过空间的营造完成62-63
- 5.4.2 生态功能的植入源于对现状生态空间的保护和景观元素的优化63
- 5.4.3 交流功能的植入源于对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的营造63
- 5.4.4 旅游休闲功能的植入以前期引导与适度干预为主63-64
- 5.5 保障机制策略64-66
- 5.5.1 政策助推64
- 5.5.2 规划引导64
- 5.5.3 公众支持64-65
- 5.5.4 法规保障65-66
- 第六章 西湖风景名胜区玉泉景中村乡土景观评价66-72
- 6.1 自我评价66-68
- 6.2 村民景观满意度评价68-69
- 6.3 问卷调查结论分析69-70
- 6.4 存在问题70-72
- 6.4.1 村民流失问题70-71
- 6.4.2 建筑管控问题71
- 6.4.3 交通与公共空间的矛盾问题71
- 6.4.4 社会关系弱化问题71-72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72-75
- 7.1 研究结论72
- 7.2 乡土景观的发展趋势72-73
- 7.2.1 乡土景观与城市72-73
- 7.2.2 乡土景观与乡村73
- 7.2.3 乡土景观与当代景观73
- 7.3 乡土景观的研究展望73-75
- 参考文献75-78
- 作者简历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昕s,
本文编号:868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868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