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函谷关老子文化景区形态构成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30 08:19

  本文关键词:函谷关老子文化景区形态构成分析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老子文化 文化景区 形态构成 空间分析 文化表达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加强,其重要地位日益彰显,相关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等都得到了飞速发展,文化建设已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城市的长久稳定发展需要文化作为依托,文化景区的存在对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第三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悠久的五千年文明史是我们发展文化事业的极大优势,如果能够充分、合理地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利用,文化建设的步伐必将加快。然而,在将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融入景区景观节点的实践过程中,忽视人文价值、忽略整体协调性的种种问题普遍存在着。因此,不仅要强调经济发展速度,更需要重视实践文化落实的质量,以确保地域文化、传统文化在景区中的充分、合理体现。本文首先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的方法和目前国内外对传统文化包括道文化相关文化景区以及景观形态和空间构成研究的情况;其次,对文化景区的相关概念、构建的必要性、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对景区景观形态和空间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梳理;再次,通过景观形态空间和人文这两个层面入手,详细分析函谷关老子文化景区的形态构成;最后,总结老子文化带入文化景区的设计构思、设计手法,说明道家文化对提升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文化性所起到的决定性的作用。全文关于函谷关老子文化景区的形态构成分析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和第二章,从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现状和研究方法以及历史文化景区的相关概述两个大板块入手,是全文的理论铺垫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第三章,对文化景区从景观形态和景观空间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景观形态层面包括水平和垂直两个景观要素,景观空间层面包括秩序和轴线两方面,本章是全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依据;第三部分是第四章和第五章,带入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对函谷关老子文化景区从景观形态空间和人文形态构成两个方向进行分析,将理论研究结合案例进一步进行说明;第四部分为第六章,是全文的结论部分,通过前五章的理论以及案例分析,得出通过景观形态空间布局烘托道家文化精神以及在规划设计中对道家文化的提炼,同时总结景区中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老子文化 文化景区 形态构成 空间分析 文化表达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6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10-11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1-12
  • 1.2.1 研究目的11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12-15
  • 1.3.1 国内的研究现状12-14
  • 1.3.2 国外的研究现状14-15
  • 1.4 课题的研究方法15-16
  • 1.4.1 研究方法15-16
  • 2 历史文化景区的相关概述16-22
  • 2.1 历史文化景区的理论研究16-17
  • 2.1.1 历史文化景区的基本概念16
  • 2.1.2 景区中传统文化的特征16-17
  • 2.2 构建传统文化景观的必要性17-18
  • 2.3 文化景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8-20
  • 2.3.1 文化景区的发展现状18-19
  • 2.3.2 文化景区的发展趋势19-20
  • 2.4 本章小结20-22
  • 3 文化景区的形态空间分析22-30
  • 3.1 文化景区的景观形态分析22-26
  • 3.1.1 水平景观要素23-24
  • 3.1.2 垂直景观要素24-26
  • 3.2 文化景区的景观空间分析26-28
  • 3.2.1 秩序26-27
  • 3.2.2 轴线27-28
  • 3.3 本章小结28-30
  • 4 函谷关老子文化景区景观形态空间分析30-58
  • 4.1 概况30
  • 4.2 景区主要景观节点位置与尺度分析30-34
  • 4.2.1 景区主要景观节点位置分析33
  • 4.2.2 景区主要景观节点尺度分析33-34
  • 4.3 函谷关老子文化景区景观形态构成分析34-45
  • 4.3.1 景区水平景观节点形态构成分析34-40
  • 4.3.2 景区垂直景观节点形态构成分析40-45
  • 4.4 函谷关老子文化景区景观空间分析45-56
  • 4.4.1 函谷关老子文化景区空间秩序分析45-51
  • 4.4.2 函谷关老子文化景区空间轴线分析51-54
  • 4.4.3 函谷关老子文化景区景观轮廓线分析54-56
  • 4.5 本章小结56-58
  • 5 函谷关老子文化景区人文形态构成分析58-70
  • 5.1 函谷关老子文化景区文化形态构成表达分析58-66
  • 5.1.1 入口牌坊60-61
  • 5.1.2 德堂四面地雕61-62
  • 5.1.3 道德天书挡土墙62-63
  • 5.1.4 道文化柱63-64
  • 5.1.5 《老子》圣像雕塑64-65
  • 5.1.6 道家之源广场和关楼东广场台阶踏步地景浮雕65-66
  • 5.2 函谷关老子文化景区受众心理分析66-67
  • 5.2.1 地域文化66
  • 5.2.2 归属感66-67
  • 5.3 函谷关老子文化景区文化价值分析67-68
  • 5.3.1 景观和文化建设层面67
  • 5.3.2 知名度和经济效益67-68
  • 5.4 本章小结68-70
  • 6 结论70-72
  • 6.1 通过景观形态空间布局烘托道家文化精神70
  • 6.2 景观规划设计中道家文化精神的提炼70-71
  • 6.3 研究中的不足71-72
  • 致谢72-74
  • 参考文献74-76
  • 硕士研究生阶段成果76-78
  • 附录图表78-80
  • 图录78-80
  • 表录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公伟;;谈景观节点空间的场所精神营造[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1年11期

2 ;关于印发《广深高速水乡段景观节点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J];东莞市人民政府公报;2013年06期

3 王婧;徐峰;;景观节点主导下的城市带状公园设计[J];中国园林;2010年04期

4 王蓓蓓;;关于植物园区内景观节点的优化与改造[J];山西建筑;2008年36期

5 罗国良;;汝城大道景观节点的环境特点和设计理念[J];中国市政工程;2011年03期

6 王炎松,周静,彭晖;在古旧里泼洒新鲜——柿林古村景观节点概念设计[J];新建筑;2004年06期

7 孙法馨;;园林景观节点设计研究[J];门窗;2014年06期

8 张谦;郭强;王彦君;洪莹;;基于根亲文化主题的公园创设——以河南固始中华根亲文化博览园规划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9 张蕾;张蔚;庞珞佳;;漫说古今广场与中国广场建设[J];中外房地产导报;2002年14期

10 李飞;;近代西方公园建设重点的比较研究[J];建设科技;2008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幼江;陈琦;;论建筑灯光的“少就是多”[A];上海市照明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暨四直辖市照明科技论坛、长三角照明科技论坛、上海市照明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卢军;50万平方米“老房子”节能改造[N];黑龙江日报;2010年

2 记者 薛婧;哈尔滨将改造200万平方米老建筑[N];黑龙江日报;2010年

3 记者 孙全;今年蒲河绿化将建18处景观节点[N];沈阳日报;2010年

4 记者 杜一鸣;四环路特别设置绿化“警示区”[N];沈阳日报;2011年

5 记者 李莉;浑河西峡谷开发建设大幕拉开[N];沈阳日报;2011年

6 记者 李小华;要把老百姓的期盼整巴适[N];自贡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肖江;母亲河打造四大特色之“舟”[N];沈阳日报;2010年

8 于会莲;一路精致大气 满目清新自然[N];中国花卉报;2012年

9 记者 肖勇 杨芝娟;彰显“山、水、林、城”特色 打造宜居利居乐居城市[N];郴州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马芳;传承千年草原文明 孕育首府未来辉煌[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路红舒畅;函谷关老子文化景区形态构成分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47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947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e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