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语境描写:从翻译理论到翻译教学
本文关键词:翻译语境描写:从翻译理论到翻译教学
【摘要】:尽管目前多元翻译理论范式共存,同时新的范式又不断产生,但仍未能对翻译决策过程作连贯解释。这是翻译教学乃至应用翻译研究领域所面临的问题。采用"边看边思"的范畴化方法描写翻译理论,可重构影响、制约和促成翻译决策过程的分层次翻译语境,从而实现从外部探究译者翻译决策过程的目的。解释性模式能明示翻译语境结构和功能的描写,具有一定的指导翻译教学实践的意义。
【作者单位】: 天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翻译理论 描写 翻译语境 翻译教学
【基金】:2013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课题“甘肃高校文化自译课程的超学科构建研究”(GS[2013]GH-BZ089) 2013年度甘肃省财政厅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基于汉—英平行语料的自译小说叙事结构对比研究”(GS[2013]GCJ116)的成果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翻译理论范式目前多元共存,同时新的范式也不断产生,这既是翻译学研究的特点,也是翻译教学实践者的困扰所在。翻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制约、影响翻译过程的诸多因素,形成分析和解决翻译问题的认知模式[1]49-50。“如何教”和“教什么”是翻译教学的两个基本问题。前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德春;;论范畴化——指导语言学博士生纪实[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钱冠连;语言的递归性及其根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桑仲刚;;翻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困境[J];中国外语;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桂英;李恒;;原型范畴理论的缺陷——基于现象学的考察[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李鑫华;;语言递归性与拓扑心理学视角下反复辞格的语用功能与心理价值探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赵登明;;语言生成性分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4 丁俊苗;朱华平;雍淑凤;;论语言递归性的串合与套合关系[J];巢湖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5 叶颖;;系部合并背景下的翻译教学新思路——以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6 黄海翔;;高低文化语境下典籍英译的语境重构与文化误读——以《孙子兵法·九地篇》Mair英译本的语境重构方式为例[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7 杨欢;夏日光;;概念整合理论视阈下楹联的翻译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04期
8 郜丽娜;;对奥巴马反恐演讲的批评话语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4年11期
9 邓海丽;;功能和认知视角下的《花笺记》译注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09期
10 罗树林;;试论儿歌教学的特点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勇;汉语数量范畴及其非范畴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向红;互文翻译的语境重构[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李谨香;汉俄语名词性短语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尹海良;现代汉语类词缀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刘m 波;乱中求序—《喧哗与骚动》的文体特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6 赵美娟;乔姆斯基的语言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张焕香;汉英双重否定范畴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8 唐依力;汉语处所范畴句法表达的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晓军;《文心雕龙》的篇章语用学思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张新卫;俄语语言世界图景多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钱冠连;语言全息律(纲要)[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08期
2 王德春;;论科学分类的无限性——指导语言学博士生纪实[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云才;俄苏翻译理论发展百年历程回眸[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陈浪;更新观念 锐意创新——“2003年武汉·全国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研讨会”综述[J];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04期
3 崔永禄;翻译理论教学与研究中的开放态势[J];中国翻译;2003年03期
4 门冬梅,吉哲民;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辩证关系问题探讨[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02期
5 吕俊;翻译理论的功能——兼析否认理论的倾向[J];上海科技翻译;2003年01期
6 曾利沙;翻译实践的社会性与翻译理论的成型性[J];上海科技翻译;2003年04期
7 韩子满;对翻译理论的偏见[J];上海科技翻译;2003年04期
8 李瑞林;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关系[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庞影平;试论诗歌英汉互译实践与翻译理论的关系[J];绥化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10 王正仁;翻译理论的新探索——评《高健翻译研究》[J];运城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晋;;我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相结合的一些认识和体会[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高永欣;;翻译理论与译者的角色[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林克难;;翻译理论教学:母论与系统性[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志;;浅谈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的作用[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田媛;;从功能目的翻译理论看译员的知识储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朱丽萍;;中国近代翻译理论发展问题及对策探讨[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7 冉爱华;;浅析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三辑)[C];2013年
8 杨晓荣;;翻译协调论的哲学基础——兼谈中国当代哲学研究对翻译理论的启示[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蒋丽娥;彭博;;《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翻译错误归因探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一辑)[C];2013年
10 张红;;从俄罗斯语言学翻译理论角度看俄罗斯法律翻译[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民;永远的巴别塔[N];北京日报;2003年
2 郑辉;“信、达、雅”与翻译理论[N];福建日报;2003年
3 贺爱军;翻译理论与实践[N];文艺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金涛;把中国智慧翻译到西方[N];中国艺术报;2011年
5 齐雨 赵立;中国译论研究和译学建设真的比西方严重落后吗?[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许钧,南京大学教授、博导,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穆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导;助力不同文化相互理解[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7 陈众议;背叛之背叛[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廖七一 四川外语学院翻译研究所;由“器”入“道”:翻译研究的学科疆界与方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刘靖之;名家论译事[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许渊冲;唐诗的辉煌与中英互译理论的提出[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琳;译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性翻译理论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2 黄远鹏;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科学评价探索[D];山东大学;2009年
3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郭兰英;“适者生存”:翻译的生态学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屈平;翻译还原:海德格尔现象学下的翻译理论[D];河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宾;林语堂翻译理论及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宇松;奈达翻译理论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巧芳;奈达的翻译理论与林语堂翻译观之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艳婷;操纵学派翻译理论的研究和运用[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5 宋莹;从理论旅行角度看后殖民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流变及其影响[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6 田翔宇;从《红楼梦》及Gone with the Wind的翻译看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7 张菁;对翻译原理的研究和探索[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8 周长坤;通过廉想涉《三代》的中译本看韩中翻译的变通手段[D];吉林大学;2008年
9 索朗次仁;基于新发现的古藏文写本探究藏族古代翻译理论《声明要领二卷》[D];西藏大学;2013年
10 郝璇;高健翻译理论探微[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070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07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