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语用模糊—政治外交话语的策略

发布时间:2017-04-27 23:02

  本文关键词:语用模糊—政治外交话语的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语用模糊指的是语言使用者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而故意使用模糊语言的一种交际策略。本文以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为框架,探讨在政治外交话语的语用模糊问题。 Verschueren认为语言的使用(即语用学的研究对象)是一种社会行为,它和人类生活中的认知,社会以及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语用学是对语言的一种综观,,是从认知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综合角度,综观语言现象及其使用规律。就是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顺应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1)使用语言是一个不断进行选择(包括语言形式和交际策略)的过程。2)选择过程之所以得以进行是因为语言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3)顺应性概念为语言的使用提供了四个研究角度,即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 本文中所指的外交话语均指政治外交话语。在处理政治外交事务中所出现的协议,公报,发言甚至领导人之间的公务电话,电报等均属研究范围。外交话语从不把话说绝,永远留有余地的模糊性质正反映了外交的特殊目的—为了本国的国家利益。本文在大量例证的基础上,从Verschueren所提出的顺应人们的心理世界,社会世界和物质世界出发,对模糊语言在政治外交上的实现做了具体的分析,并从中找出了一些语用规律。 根据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语言的选择都在不同程度上受说话人的元语用意识的指导和调控。作为一种语用策略,在政治外交话语中,由于语用模糊这种语言现象是说话人在一定的交际意图的驱使下所作的语言选择,所以它体现了说话人较高程度的元语用意识,本文在词汇,句子以及文本层面上做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语用模糊 政治外交 顺应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H030
【目录】:
  • Abstract5-7
  • 内容摘要7-11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1-16
  • 1.1 Background to the Study11-13
  • 1.2 Objectiv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3-14
  • 1.3 Research Method of the Study14-15
  •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5-16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6-24
  • 2.1 Previous Studies on Pragmatic Vagueness16-22
  • 2.1.1 Definition of Pragmatic Vagueness17-19
  • 2.1.2 Pragmatic Vagueness versus Loose Talk19-20
  • 2.1.3 Pragmatic Ambiguity versus Pragmatic Ambivalence20-22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Vagueness in Political Diplomatic Discourse22-24
  • Chapter Three Adaptability of Pragmatic Vagueness in Political Diplomatic Discourse24-38
  • 3.1 Adaptability and Adaptation24-25
  • 3.2 Contextual Correlates for Adaptation25-27
  • 3.3 Linguistic Adaptation Through Pragmatic Vagueness in Political Diplomatic Discourse27-38
  • 3.3.1 Linguistic Adaptation to the Mental World27-32
  • 3.3.1.1 Self-directed Adaptation27-30
  • 3.3.1.2 Other-directed Adaptation30-32
  • 3.3.2 Linguistic Adaptation to the Social World32-35
  • 3.3.2.1 Being Euphemistic with Vague Expressions33
  • 3.3.2.2 Guarded Understatement33-35
  • 3.3.3 Linguistic Adaptation to the Physical World35-38
  • Chapter Four Pragmatic Vagueness as Indicators of Metapragmatic Awareness in Political Diplomatic Language38-48
  • 4.1 Indicators of Metapragmatic Awareness38-39
  • 4.2 Metapragmatic Awareness Indicated by Vagueness at the Lexical Level39-43
  • 4.2.1 Using Indefinite Deictic Expressions39-40
  • 4.2.2 Hedging40-42
  • 4.2.3 Subject with Indirect Reference42-43
  • 4.3 Metapragmatic Awareness Indicated by Vagueness at the Syntactic Level43-46
  • 4.3.1 Use of negative sentences43-44
  • 4.3.2 Use of Passive Voice or Omission of the Definite Article44-45
  • 4.3.3 Utilizing Figures of Speech45-46
  • 4.4 Metapragmatic Awareness Indicated by Vagueness at Cross-textual Level46-48
  • Chapter Five Functions of Pragmatic Vagueness in Political Diplomatic Discourse48-56
  • 5.1 Enhancing the Flexibility of Utterance49-52
  • 5.1.1 Withholding Information49-50
  • 5.1.2 Reducing the Commitment to Certain Fact50-52
  • 5.2 Achieving Politeness52-53
  • 5.3 Creating Special Communicative Effect53-56
  • 5.3.1 Improving the Forcefulness of the Utterance54
  • 5.3.2 Generating Amusing Effect54-56
  • Chapter Six Conclusion56-62
  • 6.1 Major Findings56-60
  • 6.2 Limitations60
  • 6.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60-62
  • Bibliography62-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鸿鹃;;语用模糊视角下的幽默话语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刘涛;;基于合作原则和得体原则视角的外交话语语用模糊现象探究[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3 黄婧;李庆福;;数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语用模糊及其修辞功能[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4 岑群霞;;《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之语用模糊比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周亚云;;政治话语中模糊修辞的语用分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6期

6 华蓉;;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小说《教父》中的俚语[J];语文学刊;2011年11期

7 廖开洪;;含混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8 陈红岩;;商业广告语的模糊表达及对消费者的诱导[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2期

9 郑红;;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探析[J];考试周刊;2011年54期

10 郦珲;;模糊限制语在政治场合中的应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席晓青;;从语用模糊看幽默言语的生成[A];2005年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湖北专集)[C];2005年

2 李金国;;对《宪法》“序言”的修改建议[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史红;;“美”的范畴的语义模糊性[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兴庭;从“政治外交”走向“经济外交”[N];经理日报;2005年

2 记者 冯坚;裂痕,短期不可能愈合[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3 傅鹏 李建辉;美军会使用“精确闪击战”?[N];中国国防报;2003年

4 肖建军 陈有荣;美军在太空忙“修栏筑堤”[N];解放军报;2005年

5 徐连跃;信息化战争中法律战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上)[N];法制日报;2004年

6 杨磊、张运成;中国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海外利益[N];中国经营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赵静;上海APEC要创造双赢[N];华夏时报;2001年

8 孙家正;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N];中国文化报;2004年

9 谭雅玲;短期欧元不利较多[N];国际金融报;2001年

10 陈冰;企业如何面对全球化[N];中国信息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青;理解言语交际中的语用模糊:一个综合模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何彤梅;中韩政治外交关系研究(1945-2007)[D];延边大学;2008年

3 权红;中朝政治外交关系研究(1949-2009)[D];延边大学;2010年

4 梁琦秋;网络语言模糊性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崔国鑫;语用视野下的会话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林晓光;日本政府开发援助与中日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小锋;语用模糊—政治外交话语的策略[D];西南大学;2006年

2 宁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中的语用模糊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夏燕;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中美新闻报道中语用模糊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雷乾乾;语用模糊—语境顺应的言语实现[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5 代秋亚;英语幽默中的语用模糊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钟文硕;语用模糊及其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王笑如;政府工作报告的语用模糊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郭亚银;论文学作品中的语用模糊及其翻译[D];兰州大学;2011年

9 袁丽娜;言语交际中语用模糊的顺应理论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李佳谊;语用模糊在英语旅游行程单中的顺应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语用模糊—政治外交话语的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15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315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c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