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网络语言的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3 06:22

  本文关键词:网络语言的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信息时代,网络媒体的高度互动性为人们的远距离交流和传播提供了最大的自由,在这种新型的人际交流空间里,形成了具有独特形式和规则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与文化有着天然的相关性,网民通过网络这一媒体,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网络语言,来寄托自己的理想,传达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情绪,形成独特的文化形式。同时,网络语言的传播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话语、行为、价值观念和人际交往。 本研究首先界定了作为文化的网络语言概念,借助对网络语言的表现样态、传播方式等一系列的探讨,指出其“网络社会方言"和“口语化的书面语”实质,由此探询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生存方式,身份识别符号与传播工具所传达的文化内涵。然后从文化组织形式、文化心理特质和文化社会背景三个方面分析网络语言形成及广泛传播的原因,从而思考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规范、两情沟通情势、人类生存状态、传统权力话语、传统传播道德的深刻影响,以及有益于这些观念塑造与发展的方式。
【关键词】:网络语言 传播 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H0-0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导论7-10
  • 第一章 网络语言的文化表现10-20
  • 第一节 网络语言的构成10-14
  • 第二节 网络语言的文化定性14-17
  • 第三节 网络语言的文化内涵17-20
  • 第二章 网络语言的文化归因20-31
  • 第一节 网络语言的文化组织形式20-22
  • 第二节 网络语言的文化心理特质22-27
  • 第三节 网络语言的文化社会背景27-31
  • 第三章 网络语言对文化的影响31-39
  • 参考文献39-42
  • 后记4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圭荣;;我国网络语言研究综述[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黄海泉;;网络语言的社会文化解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宫承波;;新媒体文化的生存悖论审视[J];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10期

4 彭思;;校园网络论坛的语言使用状况考察[J];文学教育(上);2011年04期

5 李益;夏光富;;刍议网络艺术审美的特性及发展[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年01期

6 乔建华;;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鹤瑞;2000-2009年我国网络语言研究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程锦;网络语言的规范化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宫淑瑰;传播学视野下的网络语言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刘玉平;语文教学如何应对网络语言的冲击[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伟;网络语言的意义生成与共享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吴伟清;网络新词新语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7 罗猛;网络语言的跨媒体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8 陈建伟;网络流行语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9 魏斌;网络语言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齐金花;网络语言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网络语言的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7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87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a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