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歌隐喻的特点、分类及功能
发布时间:2017-05-23 17:02
本文关键词:论诗歌隐喻的特点、分类及功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隐喻研究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但传统上一直囿于修辞领域。隐喻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的装饰, 文学作品的修辞手法之一。自20 世纪30 年代以来, 隐喻的研究就突破了传统的修辞学的范畴, 并在70 年代进入多学科的研究阶段。尤其是Lakoff 等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隐喻的认知功能进行研究,开辟了隐喻研究的新天地。在研究者看来, 隐喻不只是一种语言现象, 更重要的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 一种认知手段。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说明或理解某一事物(Lakoff Johnson,1980:5)。 本文尝试运用近年来对隐喻的研究成果, 主要是Lakoff 等人的认知理论, 来探索隐喻在英语诗歌中的运用, 包括对其特点、分类及功能的分析。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 诗歌与隐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诗歌隐喻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和连贯性等特点。诗歌隐喻的特点决定了其在诗歌中的功能:修辞功能、陌生化功能、构建功能、认知功能和美学功能。 根据诗歌语言的表现形式, 即声音、排列形式和文字意义, 诗歌隐喻分为音喻、形喻和意喻。诗歌隐喻存在于诗歌的任何层面, 从标点符号、单词拼写、诗行排列, 到整个语篇意义的构成。因此, 诗歌隐喻是诗人运用源域(source domain)对目的域(target domain)的阐释。诗歌阐释的根本任务是对诗歌隐喻的把握。增强隐喻意识,提高隐喻能力,从认知的角度理解诗歌隐喻是诗歌欣赏的最好途径。
【关键词】:隐喻 诗歌隐喻 特点 分类 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052;H05
【目录】:
- Introduction8-11
- 0.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8-10
- 0.2 Purposes and Significance10
- 0.3 Structure10-11
- 1 Metaphor Theory: a Historical Review11-19
- 1.1 Substitution Theory11-13
- 1.2 Comparison Theory13
- 1.3 Interaction Theory13-14
- 1.4 Cognitive Theory14-18
- 1.5 Shifts in the Study of Metaphor: Summary and Evaluation18-19
- 2 Metaphor and Poetry19-22
- 2.1 On Metaphor19-20
- 2.2 On Poetry20
- 2.3 Metaphor and Poetry20-21
- 2.4 Poetic Metaphor and Poetical Metaphor21-22
- 3 Nature of Poetical Metaphor22-28
- 3.1 Creativeness22-25
- 3.2 Inexhaustibility25-26
- 3.3 Coherence26-28
- 4 Classification of Poetical Metaphor28-48
- 4.1 Sound Metaphor29-34
- 4.1.1 Rhyme Metaphor30-31
- 4.1.2 Rhythm Metaphor31-32
- 4.1.3 Onomatopoeia Metaphor32-34
- 4.2 Formal Metaphor34-39
- 4.3 Semantic Metaphor39-48
- 4.3.1 At Lexical Level40-41
- 4.3.2 At Syntactical Level41-45
- 4.3.3 At Textual Level45-48
- 5 Function of Poetical Metaphor48-59
- 5.1 Rhetoric Function49-51
- 5.2 Constructive Function51-53
- 5.3 Defamiliarization Function53-54
- 5.4 Cognitive Function54-56
- 5.5 Aesthetic Function56-59
- Conclusion59-62
- Bibliography62-66
- Publications during the Program66-67
- Acknowledgement67-68
- 详细摘要68-88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凡凡;隐喻认知理论和中国经典诗词意境的跨域产生[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文英;古汉语诗歌中隐喻的认知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3 刘晓环;诗歌隐喻解读的B-S-I模式探究[D];四川外语学院;2009年
4 张星;诗歌隐喻的CMB模式解读[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5 郭婷;唐诗《春江花月夜》隐喻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论诗歌隐喻的特点、分类及功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85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88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