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看张爱玲译作中的译者主体性

发布时间:2017-05-24 09:01

  本文关键词: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看张爱玲译作中的译者主体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翻译所涉及的政治、社会,历史等因素。因此,人们开始日益关注译者的主体性问题。既然在“文化转向”视角下,文化与翻译在本质上是相互关联的,因此作为翻译研究主要组成部分的性别问题就自然而然地与翻译研究联系在了一起,并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翻译与性别的结合是促成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产生的关键因素。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拓宽了翻译研究的领域,并为翻译研究,特别是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性别视角。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性别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为切入点,从理论及实践两方面探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的凸显作用:首先,在理论上,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否定原文至上论和作者中心论的传统观点,主张译者与作者的平等对话关系;主张从女性主义的角度重新阐释“忠实”,认为译者应该忠实“写作方案”而非作者或读者。其次,在实践上,通过有意识的选材以及干涉主义翻译策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跨越了传统“译者隐形”的界限,彰显译者的在场,从而凸显译者主体性。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产生于西方,而一个具体的理论有时只适用于特定的背景。由于中西方在历史文化传统、女性主义发展历程以及具体翻译实践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中国女性译者表现出不同于西方女性主义译者的翻译特色。因此,作者在探讨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同时也介绍了中国女性主义译者的特点。“忠实”、“通达”依然是中国女性译者遵守的翻译标准。然而,在性别意识的影响下,她们有意识地选择翻译材料以及翻译策略,在翻译实践中体现出鲜明的译者主体性。 作为我国著名的双语作家,张爱玲的写作经常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作为她文学贡献重要组成部分的翻译却很少得到应有的重视。鉴于此,本文选取张爱玲的译作做一实例研究,试图探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下译者主体性的凸显过程。通过分析张爱玲的译作,作者发现张爱玲在选择原文特别是选择翻译自己的作品,和在翻译策略的运用上都表现出很大的主体性。本文具体分析了张爱玲是如何通过选择原文和翻译策略来体现她的主体性的,并分析了这种主体性的展现和女性主义翻译目标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女性主义 翻译策略 张爱玲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H059;I206.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4-7
  • Abstract7-9
  • 内容摘要9-11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1-15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1-12
  • 1.2 Objective of the Study12-13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3
  • 1.4 Layout of the Thesis13-15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5-23
  • 2.1 An Overview of Studies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15-18
  • 2.2 A Brief Review of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18-21
  • 2.3 Studies on Zhang Ailing's Translations21-23
  • Chapter Three Sitting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he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23-38
  • 3.1 The Definition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23-25
  • 3.2 Some Key Terms in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25-30
  • 3.2.1 The Definition of Feminism25-26
  • 3.2.2 Feminism and Translation26
  • 3.2.3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26-28
  • 3.2.4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Female Translators28-30
  • 3.3 Sitting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30-38
  • 3.3.1 Overlapping in Translation Theory30-33
  • 3.3.1.1 Emphasis on Equality31-32
  • 3.3.1.2 Redefining the Notion of Fidelity32-33
  • 3.3.2 Overlapping in Translation Practice33-38
  • 3.3.2.1 Selection of the Original Text33-35
  • 3.3.2.2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35-38
  • Chapter Four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Zhang Ailing's Translations38-62
  • 4.1 An Overview of Zhang Ailing and her Translations38-40
  • 4.2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Zhang Ailing's Choice of Text40-43
  • 4.2.1 Choosing to Translate The Old Man and the Sea40-42
  • 4.2.2 Choosing to TranslateHer Own Works42-43
  • 4.2 Subjectivity in Women-favored Translation Strategies43-60
  • 4.2.1 Prefacing in the Version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44-46
  • 4.2.2 Supplementing in The Rouge of the North46-53
  • 4.2.3 "Hi-Jacking"53-60
  • 4.2.3.1 "Hi-Jacking" in The Rouge of the North53-59
  • 4.2.3.2 "Hi-Jacking" in the Version of 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59-60
  • 4.3 Subjectivity and the Objective of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60-62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62-65
  • 5.1 Major Findings62-63
  • 5.2 Implications of the Research63-64
  • 5.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64-65
  • References65-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阳;屠国元;;“不忠的美人”——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传统译论的颠覆[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张景华;女性主义对传统译论的颠覆及其局限性[J];中国翻译;2004年04期

3 蒋骁华;女性主义对翻译理论的影响[J];中国翻译;2004年04期

4 刘军平;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的中西话语[J];中国翻译;2004年04期

5 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年01期

6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年01期


  本文关键词: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看张爱玲译作中的译者主体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02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902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4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