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比较视野下的新“三书”说
本文关键词:国际比较视野下的新“三书”说
【摘要】:"六书"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字学分析汉字结构方式而总结出来的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也是中国最早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通过对"六书"说、"三书"说进行详细的历史考察与评述,并结合西方学界文字学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概念,将我国传统的文字学研究置于国际比较文字学视野下,能够深入地探讨文字创造背后的理念和方法,进而推动我国文字学研究的进展。鉴于我国现有的"六书"说、"三书"说,以及"西洋三书说",多是对现有文字进行结构分析所得出的分析模式,忽略了对古人造字时所持的理念和方法的分析,故可以提出新"三书"说:一曰图绘。古人造字首先采用图绘,将实物的形象描绘出来,即绘物成文。二曰假借。通过借形表音创造文字。假借是人类文字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一切文字的发展都经历过这个阶段。三曰后假借。有的文字体系沿着假借继续向前发展,逐渐淘汰图绘文字,发展成为表音节的音节文字和表音素的音素文字(二者合称拼音文字);汉字则采用了形符和声符的组合,从而创造出形声字。到秦汉以后,汉字体系发展成熟,成为一种既表形又表音的独特文字体系。至于文字在后假借阶段向哪个方向发展,则是由语言本身的特点以及历史的、文化的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并不存在优劣之别。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文字学 六书 三书 比较文字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课题“历代丝绸之路图论证与对亚欧非文明发展的影响”(10@ZH028)子课题“古埃及与中国文化的比较、交流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古埃及文字研究”(09YJC7400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22
【正文快照】: “六书”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字学分析汉字结构方式而总结出来的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也是中国最早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六书”说自产生以来,对我国文字学的研究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六书”理论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和质疑。关于“六书”理论的曲直得失,纷争四起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先坦;“三书说”比较说略[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杨薇;浅议假借造字兼及“三书说”[J];古汉语研究;2000年03期
3 许刚亮;周波;;“三书说”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4 秦友梅;范井玲;;浅析唐氏“三书说”[J];语文学刊;2010年14期
5 刘晓刚;;试析假借造字兼及“三书说”[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林志强;20世纪汉字结构类型理论的新发展——以“三书说”和“新六书说”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安丽娟;;六书理论的发展演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8 赵峰;;“六书”理论的新发展——唐兰先生“三书说”浅议[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9 崔永升;周波;;唐兰的汉字结构理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10 常荣;董鹏;;古今汉字构造理论对比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英梅;唐兰先生文字学理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艳;汉字结构理论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桂春芳;汉字新旧构形理论辨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4 潘云萍;汉字“象”的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李明;常用汉字部件分析与对外汉字教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6 孙立稳;传统的“六书”理论与现代汉字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白如栻;汉字拆分教学法在留学生汉字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大学;2013年
8 姜燕;《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醇;《中国汉字学批判》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刘红岩;孙常叙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305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530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