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泰国汉语高考试题PAT7.4的研究分析
本文选题:泰国 + 汉语考试 ; 参考:《西安外国语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汉语教学在泰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泰国的汉语考试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自我调整和完善。自2009年起,泰国的汉语高考被命名为PAT7.4,即汉语专业能力倾向测试。PAT7.4开考七年来,学生成绩普遍偏低且分数分布集中,没有起到区分学生汉语能力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汉语人才的选拔。本论文首先以2009年到2010年间的七套PAT7.4真题为样本,梳理和研究PAT7.4试卷的结构。其次,文章以巴克曼的语言能力结构为理论基础,整理和统计各部分知识点在试卷中的比重,分析PAT7.4试卷的语言能力结构。再次,笔者将试卷划分为八大部分,对各部分试题设置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研究PAT7.4试题设计的特点和不足之处,并结合HSK考试的成功经验,对部分题型设计给出了自己的修改建议。最后,论文从师资力量、学生学习特点和教材三方面分析泰国汉语“考教”分离的实际情况、形成原因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Abstract]:Chinese teaching in Thailand has a long history, Thailand's Chinese examination is constantly self-adjustment and improvement. Since 2009, the Chines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Thailand has been named PAT7.4, that is, the Chinese professional aptitude test .PAT7.4 has generally low scores and concentrated scores over the past seven years, and has not played a role in differentiating students' Chinese ability. To some extent, it hinders the selection of Chinese talents. This paper firstly combs and studies the structure of PAT7.4 based on seven sets of real questions from 2009 to 2010. Secondly, based on Barkman's structure of language competenc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 competence of PAT7.4 paper by sorting out and counting the proportion of each part of knowledge points in the test paper. Thirdly, the author divides the test paper into eight parts, analyze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setting of each part,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hortcomings of PAT7.4 test design, and combin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HSK test. 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to modify the design of part of the title. Final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separation of "examination and teaching" in Thai Chinese from three aspects: teachers' strength, students'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suggestions.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浩 ,郑婕;汉语与汉民族的思维——汉语文化研究之二[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Z1期
2 李光华;汉语走向世界的展望[J];中外文化交流;1993年06期
3 林汉文;汉语的魅力[J];海内与海外;2000年10期
4 张会静;论汉译英中汉语文化因素的正确理解与表达[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刘高辉;汉语文化与少数民族汉语教学[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郑春燕;汉语的“神”“鬼”文化积淀[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本刊编辑部;;科学思想与汉语文化的结晶[J];科技术语研究;2006年01期
8 曹春梅;;论古代西域汉语文化[J];社科纵横;2006年04期
9 宋晓霞;;论汉语的经济性[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刘文瑞;;汉语文化漫议[J];华夏文化;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陆刚;;汉语连珠四字结构与英语避虚就实的特点[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赵明;;论汉语国际传播视域下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问题[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解海江;章黎平;;汉语文化词典的设计与编纂[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司继涛;;穿越文化,透视中英方位观之差异[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5 刘坤坤;曾东京;;从《汉语熟语英译词典》看汉英熟语词典的编纂[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洋;;汉语谐音探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蒋立珠;蒋立真;;从翻译“哈特”还是“黑特”想到的[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迪南;为恢复汉语的优雅而呐喊[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本报评论员;让汉语更快地走向世界[N];人民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谢迪南;汉语危机?[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4 周年洋;恢复汉语的自豪感[N];财经时报;2007年
5 惠铭生;从汉语成为“看客”想到希拉克的愤然离席[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谢颖;为汉语张开文化之翼[N];人民政协报;2011年
7 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晓华;以平等理念推动汉语的现代转型[N];北京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俞瑾;谁动了我们的汉语[N];成都日报;2005年
9 五柳客;汉语还有多少美丽?[N];中国文化报;2005年
10 朱竞;汉语的魅力[N];吉林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海燕;商务汉语词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刘艳;期望价值、学习目地和学习行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3 岳辉;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阮氏丽娟;汉语方位词及其类型学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丁米;泰国大学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毓民;汉语国际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徐先蓬;汉语的熵及其在语言本体研究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3年
8 范爱贤;汉语言隐喻特质[D];山东大学;2005年
9 兰巧玲;俄汉语是非问句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10 黎洪;汉语偏正复句句序变异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安琪;马来西亚彭亨大学汉语班成绩测试的评价分析[D];河北大学;2015年
2 张芳蕾;泰国私立小学三年级汉语课堂教学设计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阳;布隆迪大学汉语教学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4 张文达;延吉市朝鲜族初中低年段汉语记叙文习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延边大学;2015年
5 李雪;韩国全罗南道务安地区CPIK(在韩汉语项目)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6 杨峻;金边地区汉语教学情况调查[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侬玮;汉语作为外语听说自主学习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巩凤梅;从《实用汉语课本》与《实用汉语教科书》看国别化汉语教材编撰[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9 丁正蕾;泰国中小学汉语课程设置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覃秀萍;泰北中学生汉语夏令营情况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93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093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