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X哪儿Y哪儿”构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1 17:11

  本文关键词:“X哪儿Y哪儿”构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X哪儿Y哪儿”构式是疑问代词“哪儿”非疑问用法的特殊表现,本文根据构式语法理论,对该构式的变量特征、构式类型以及构式义进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X哪儿Y哪儿”构式的语用功能和形成动因。本文主要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选题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等,主要对研究对象进行了严格的界定。正文部分包括第二章到第六章:第二章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课题进行了详细梳理,一方面对国内疑问代词研究进行了整理分类,另一方面对国内外构式语法理论研究成果做了简要介绍。第三章考察“X哪儿Y哪儿”构式中的变量X和Y的特征,主要从音节数量和词义特点进行了考察。同时,还讨论了构式对常量“哪儿”的压制作用。在第三章的基础上,第四章进一步对“X哪儿Y哪儿”构式进行详细解析,通过对搜集到的语料进行定量分析,揭示了该构式的典型形式及其构式义。第五章主要分析“X哪儿Y哪儿”构式的语用功能,揭示了该构式的语用预设,同时考察了该构式的语用特点,我们认为“X哪儿Y哪儿”构式能够表达鲜明的主观情态,是句子的焦点所在,整个构式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第六章讨论了“X哪儿Y哪儿”构式的形成动因,主要是疑问代词“哪儿”的语法化和“哪儿”同现句的紧缩化在起作用。最后一章为结语部分,对本文的创新点进行了总结并说到了不足之处。
【关键词】:构式 认知 语用功能 动因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46.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第一节 研究对象10-14
  • 第二节 选题意义14
  • 第三节 研究方法14-15
  • 第四节 语料来源15-16
  • 第二章 综述和理论指导16-24
  • 第一节 相关课题研究综述16-19
  • 2.1.1 有关疑问代词同现句式的研究综述16-17
  • 2.1.2 有关疑问代词“哪儿”的研究综述17-19
  • 第二节 本文研究所使用的理论19-24
  • 2.2.1 国外构式语法理论19-20
  • 2.2.2 国内构式语法理论研究20-24
  • 第三章 变量和常量的特征分析24-30
  • 第一节 引言24
  • 第二节 X和Y的音节数量24-25
  • 第三节 X和Y的词义特点25-28
  • 3.3.1 空间位置改变25-26
  • 3.3.2 抽象位置改变26-27
  • 3.3.3 性质状态改变27-28
  • 第四节 构式对“哪儿”的压制28-29
  • 第五节 小结29-30
  • 第四章 “X哪儿Y哪儿”构式的结构解析30-40
  • 第一节 引言30
  • 第二节 “X哪儿Y哪儿”的典型形式30-33
  • 第三节 “X哪儿Y哪儿”的构式类型33-35
  • 4.3.1 S_1和S_2相同;X和Y相同33
  • 4.3.2 S_1和S_2相同;X和Y不同33-34
  • 4.3.3 S_1和S_2不同;X和Y相同34
  • 4.3.4 S_1和S_2不同;X和Y不同34-35
  • 第四节 “X哪儿Y哪儿”的构式义35-39
  • 4.4.1 “X哪儿Y哪儿”构式表达无界关系35-36
  • 4.4.2 “X哪儿Y哪儿”构式表达倚变关系36-37
  • 4.4.3 “X哪儿Y哪儿”表达全量意义37-39
  • 第五节 小结39-40
  • 第五章 “X哪儿Y哪儿”构式的语用功能分析40-46
  • 第一节 引言40
  • 第二节 “X哪儿Y哪儿”构式的语用预设40-42
  • 第三节 “X哪儿Y哪儿”构式的语用特点42-45
  • 5.3.1 主观情态性42-43
  • 5.3.2 焦点突出性43-44
  • 5.3.3 经济有效性44-45
  • 第四节 小结45-46
  • 第六章 “X哪儿Y哪儿”构式的形成动因46-54
  • 第一节 引言46
  • 第二节 “哪儿”的语法化46-50
  • 6.2.1 “哪儿”的来源46-48
  • 6.2.2 “哪儿”的非疑问用法48-50
  • 第三节 “X哪儿Y哪儿”的紧缩过程50-52
  • 第四节 小结52-54
  • 第七章 结语54-56
  • 第一节 结论54
  • 第二节 研究价值54-55
  • 第三节 不足之处55-56
  • 参考文献56-58
  • 致谢58-59
  • 个人简历59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9-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莉;《训门人》篇中的疑问代词[J];龙岩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祝东平;;疑问代词用法新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6期

3 吴子慧;;绍兴方言的人称代词和疑问代词[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万献初;;《公羊传》疑问代词的特点[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期

5 刘长庆;;疑问代词“甚”研究一得[J];长江学术;2008年03期

6 史丰;;石泉方言的疑问代词[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王佳;;古汉语高频疑问代词多义性形成动因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34期

8 鹿钦佞;;疑问代词的援引类反诘用法及其历史发展[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9 张惠强;;天水方言疑问代词述略[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10 甘子钦;谈“疑问代词结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武宏琛;;现代汉语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研究述评[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尹雯;;陕甘宁清至民国时期方志方言文献中的疑问代词[A];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唐燕玲;现代汉语小句内疑问代词同现情况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尹琼;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D];复旦大学;2005年

3 玛琳娜·吉布拉泽;现代汉语疑问代词的多视角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小穹;疑问代词语义范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天序;基于集合概念的汉语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2 王华;秦至汉初疑问代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高敏;南陵东河话疑问代词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4 罗佳园;论“都”对疑问代词任指义的允准[D];复旦大学;2014年

5 高洋;山西兴县方言疑问句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6 孙悦;汉语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汉日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张韦韦;安徽枞阳话疑问代词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8 杨彤;湖南岳阳市城区方言疑问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徐秀凤(KITSANIN BOONTHARIKPORNPHUN);汉语疑问代词“什么”与“泰语“(?)”对比分析及对泰国学生“什么”的教学策略[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高鸿博;《左传》宾语前置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X哪儿Y哪儿”构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09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809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e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