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话信息过量现象的语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会话信息过量现象的语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理论和斯珀波及威尔逊的关联理论为理论框架,以《杨澜访谈录》、《鲁豫有约》和《实话实说》这三个国内著名的访谈节目为语料来源,对会话信息过量现象的语用功能及其生成和理解过程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在言语交际中,会话信息过量现象明显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量准则,因而产生会话含义,并具有相应的语用功能。为了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交际者不仅把过量信息作为一种语言选择,而且常常将其作为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作为一种语用策略,过量信息具有特定的语用功能,不仅可以构建个人积极形象、解决会话冲突、增强会话和谐、提高交际效率、强化交际情感和态度、加强人际关系、促进会话发展,而且也可以被有意或无意地用于延迟或阻碍会话发展。文章认为,会话信息过量现象的生成是言语交际者为了获得交际成功,做出动态顺应交际需求(包括基本需求、语境需求和表达需求)和交际语境(包括交际者的心理世界、社会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语言和策略选择。会话信息过量作为一种明示刺激行为,本身蕴含着相关性,为听话人理解说话人意图提供线索,使听话人值得为额外信息付出处理努力。对会话信息过量现象的理解实际上是交际者在认知语境中寻找过量信息与当前会话最佳关联的过程。会话信息过量现象在交际者动态顺应交际需求和交际语境的过程中生成,而对过量信息的理解是在寻找其与当前会话的最佳关联中实现的。探究和掌握会话信息过量现象的语用功能及其生成和理解过程,对于实现成功交际,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会话信息过量 功能 顺应 关联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3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4-5
- ABSTRACT5-7
- 摘要7-11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1-17
- 1.1 Object of the Study11-12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2-13
- 1.3 Research Questions13-14
- 1.4 Methodology, Termin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14-15
- 1.5 Structure of the Present Thesis15-17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7-25
- 2.1 Introduction17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Overinformativeness Abroad17-21
- 2.2.1 Overinformativeness from Initiator’s Perspective17-19
- 2.2.2 Overinformativeness from Responder’s Perspective19-21
- 2.3 Previous Studies on Overinformativeness at Home21-22
- 2.3.1 Interactional Overinformativeness by Chen21-22
- 2.3.2 Other Related Studies22
- 2.4 Comments on Existing Studies22-25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25-39
- 3.1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Theory25-32
- 3.1.1 Cooperative Principle26-28
- 3.1.2 Relevance Theory28-32
- 3.2 Verschueren’s Adaptation Theory32-39
- 3.2.1 Choice Making33
- 3.2.2 Three Properties of Language33-35
- 3.2.3 Four Angles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35-39
- Chapter Four PRAGMATC ANALYSIS OF INTERACTIONALOVERINFORMATIVENESS39-69
- 4.1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Interactional Overinformativeness39-41
- 4.1.1 Definition of Interactional Overinformativeness39-40
- 4.1.2 Classification of Interactional Overinformativeness40-41
- 4.2 Functions of Interactional Overinformativeness41-53
- 4.2.1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of Interactional Overinformativeness41-44
- 4.2.2 Positive Functions of Interactional Overinformativeness44-50
- 4.2.3 Negative Functions of Interactional Overinformativeness50-53
- 4.3 Generation of Interactional Overinformativeness53-63
- 4.3.1 Variability and Negotiability of Interactional Overinformativeness53-54
- 4.3.2 Adaptation to Communicative Needs54-57
- 4.3.3 Adaptation to Contextual Correlates57-63
- 4.4 Interpretation of Interactional Overinformativeness63-69
- 4.4.1 Presumption of Relevance63-65
- 4.4.2 Seeking for Optimal Relevance65-69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69-73
- 5.1 Major Findings69-71
- 5.2 Implications71
- 5.3 Limitations71-72
- 5.4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72-73
- REFERENCES73-79
- PUBISHED PAPERS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凤英;论会话含义[J];怀化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2 金立;会话含义的分类及其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3 温金海,蒲婧新;从认知角度解析将会话含义分为一般和特殊的理据[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邱凌云;郭显芳;;“合作原则”与“会话含义”[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高树钦;范献辉;;从违反合作原则看会话含义[J];科技信息;2007年05期
6 彭小飞;杨巍;;语境与会话含义理解[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韦莉;;会话含义在交际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9期
8 马崴;;正确判断提问前提及运用会话含义指导求职面试[J];咸宁学院学报;2009年S1期
9 林铁;;基于“合作原则”的“会话含义”解读[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孙玉;;会话含义的可取消性再探[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白毅鸿;宙瑟;王斌;范娟;刘伟;;显性教学对于提高学生“会话含义”理解能力的实验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2 凌岚;;合作原则在口译中的作用新探[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唐德根;吴静芬;;语用行为素的耦合与跨文化特殊会话含义的产生[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韧弦;会话含义中规则性推理的形式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婷;《甄[传》的会话含义[D];山东大学;2015年
2 许诺;从言语审美角度探析格赖斯的会话含义[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崔惠敏;从合作原则角度解读《生活大爆炸》中的会话含义[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4 冯蓓;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分析甄[的会话含义[D];南昌大学;2015年
5 任翎;从格莱斯的会话蕴含理论分析《大卫深夜秀》[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许华菁;小说《尼罗河惨案》中会话含义的语用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7 孙国伟;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视角分析《生活大爆炸》中的会话含义[D];济南大学;2015年
8 魏新涛;合作原则视角下《纸牌屋》人物对白的会话含义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9 田岩;会话含义视角下英若诚《茶馆》英译本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10 韩U
本文编号:297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97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