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从英汉对比看汉语“这”、“那”的定指表达

发布时间:2021-11-09 17:55
  学术界普遍认为,汉语指示词“这”、“那”已经发展出一些定指标记的用法。但是我们发现,汉语中有定成分最常用的表达方式还是光杆名词,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有定成分都倾向于使用“这”、“那”。是什么因素影响光杆名词和“这”、“那”在定指表达中的使用?指示词“这”、“那”是否已经发展为定指标记?本文通过英汉语料对比,尝试解答这两个问题。本文将定指标记的使用范围分成六类,分别是:情境指示、回指、特殊共享知识、框架内联想、普遍共享知识和唯一事物。“这”、“那”与光杆名词相比,在六大类中的使用比例分别为:情境指示40%,回指12%,特殊共享知识4%,框架内联想1%,普遍共享知识和唯一事物不能使用“这”、“那”。我们发现,可辨度高低是影响“这”、“那”使用的重要因素。不同大类的可辨度不同,唯一事物最高,普遍共享知识次之,框架内联想再次之,特殊共享知识较低,回指和情境指示可辨度最低;回指内部也存在可辨度差异,与先行词之间的距离较近、没有改变中心词和语法位置在谓语之前的有定成分可辨度较高;与先行词之间的距离较远、改变了中心词和语法位置在谓语之后的有定成分可辨度较低。当有定名词的可辨度较高时,倾向于选用光杆名词;...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前人研究
        1.2.1 定指的定义
        1.2.2 定冠词的使用环境
        1.2.3 定冠词和指示词
        1.2.4 汉语的限定范畴及"这/那"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3.3 语料范围
2 定指表达的英汉平行语料对比
    2.1 定指的分类及分析原则
        2.1.1 对比基点的确定
        2.1.2 确定有定成分所指的因素
        2.1.3 本文的定指分类系统
        2.1.4 具备多重分类可能性时的处理原则
        2.1.5 听说双方的判定
    2.2 定指表达的英汉平行语料对比
        2.2.1 定指表达的英译汉语料对比
        2.2.2 定指表达的汉译英语料对比
        2.2.3 定指表达的英汉比较语料对比
    2.3 "这"、"那"在各类中的使用比例
3 可辨度与"这、那"的使用
    3.1 不同大类间的可辨度差异
    3.2 回指内部的可辨度差异
        3.2.1 有定成分与先行词之间的距离
        3.2.2 是否变换中心词
        3.2.3 语法位置
4 "这"、"那"是否已发展为定指标记
    4.1 几个需要说明的问题
    4.2 "这"、"那"向定指标记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英汉法律语篇衔接手段的区别[J]. 张瑞瑞.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0(02)
[2]前指研究的方法论嬗变:语法、语用与认知[J]. 刘宇红.  外语学刊. 2004(04)
[3]当代定指理论研究中的语用学视角[J]. 黄锦章.  修辞学习. 2004(05)
[4]现代汉语“这”、“那”的语法分布[J]. 丁启阵.  世界汉语教学. 2003(02)
[5]指示词“这”和“那”在北京话中的语法化[J]. 方梅.  中国语文. 2002(04)
[6]“这”、“那”研究述评[J]. 徐默凡.  汉语学习. 2001(05)
[7]汉语“这/那”不对称性的语篇考察[J]. 曹秀玲.  汉语学习. 2000(04)
[8]汉语的任意性指示词“这”──有关语用学的探讨[J]. 奥田宽,周刚.  汉语学习. 1998(02)
[9]“这”比“那”大[J]. 崔应贤.  中国语文. 1997(02)
[10]浅谈这/那的不对称性[J]. 徐丹.  中国语文. 1988 (02)



本文编号:34858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4858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d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