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藏-汉双语者符号数字的语义通达路径及其脑机制

发布时间:2021-11-09 18:27
  数字具有多种不同的符号表达形式,在不同符号数字加工中,语义信息的通达是指人们在看到数字刺激后,经过一系列的表征编码最终获取数字语义信息的过程。只有在获取语义信息的前提下,人们才能对符号数字进行比较与计算等复杂的加工。对于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或方言的双语者来说,其不仅掌握了多种语言文字,同时也掌握了多种语言形式的符号数字。那么,双语者在数字加工过程中,不同语言形式的符号数字又如何通达其语义信息?这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关于符号数字加工,已有研究主要从数字认知领域进行了系统的考察。有研究发现,当给被试呈现数字刺激,要求被试完成数字比较和奇偶判断等需要语义通达的任务时,不同符号数字的加工绩效存在差异,那么,为什么不同符号的数字在需要通达语义的任务中加工绩效存在差异呢?以往关于数字认知的理论并没有给出清晰的解释。而从语言角度看,数字也是一种语言,具有形、音、义三种信息。由此,我们推测,数字的语义通达可能和语言词汇的语义通达具有相似的特征。以往研究发现,语言加工过程中,词汇语义信息的通达主要存在三种通路模型,即语音中介通路、直通通路和双通路。那么,不同符号的数字在加工中是如何通达语义信息?是否会...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藏-汉双语者符号数字的语义通达路径及其脑机制


抽象编码理论模型(McCloskey,1992)

理论模型,数字,模块


8图1抽象编码理论模型(McCloskey,1992)从该理论中可看出,不管是言语数字还是阿拉伯数字,在刺激输入之后,都必须先转化为一般的语义信息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加工操作。因此,该理论也被称为中心语义理论,即数字加工必须通达语义信息。该理论基于数字加工流程进行构建,对数字从输入到输出的一般性过程进行模拟。但是,该模型并不能说明更复杂的数字加工问题,也不能解答不同符号数的加工差异问题。1.1.3.2三重编码理论模型(TripleCodeModel)三重编码模型是由Dehaene和Cochen于1995提出,该模型将数字加工分为三个不同的模块,数量表征模块、听觉-言语编码模块和视觉-阿拉伯数字编码模块。不同的模块负责不同形式的数字加工,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视觉-阿拉伯编码模块负责阿拉伯数字的识别和加工,听觉-言语编码模块负责言语数字的识别和加工,而量的类比模块是数字语义信息编码模块,如果涉及数量比较等任务,则主要由该模块来完成。该模型如图2所示。图2三重编码理论模型(Dehaene&Cohen,1995)如图2,三种模块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不同于抽象编码模型。该理论认为,在数字加工时不一定会激活数量表征模块。也就是说,从呈现数字刺激到口语输出的过程中不需要数字语义的参与,这能够解释数字命名任务,不管是言语数字还是阿拉伯数字,其命名过程的速度和正确率都没有差异。命名任务不需要激活数字的语义信息,不需要转换数字代码(Noel&Seron,1993)。正因如此,三重

流程图,流程图,数字,反应时


20的启动刺激和1500ms的数字刺激,要求被试对不同形式的数字刺激做奇偶判断,奇数用左手按F键,偶数则用右手按J键。要求被试在保证正确的情况下尽快的做出反应,如果在2000ms内未做反应,数字刺激会消失,进入下一组。练习结束后进入正式测验,在练习阶段,有正确和错误的反馈,正式测验没有正确和错误的反溃实验的按键任务在被试间进行了平衡。实验流程如图3所示。图3实验1实验流程图3.1.3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分析之前,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删除正确率低于80%的数据,再删除反应时在3个标准差之外的极端数据。对剩余的有效数据采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先以被试为随机变量进行被试分析(F1),再以实验材料为随机变量作项目分析(F2)。被试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时的描述结果见表3和图4。表3实验1不同条件下藏-汉双语者言语数字的反应时描述统计(单位:ms)语言熟练度高语言熟练度低语言熟练度数字类型汉数字藏数字汉数字藏数字启动类型一致475.42±117.99548.83±180.62500.91±100.16539.78±127.83不一致577.00±99.70716.34±151.98611.38±93.26765.51±153.9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数词与阿拉伯数字的命名路径差异[J]. 吴艺霞.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1(04)
[2]算术模块的行为与神经机制研究[J]. 胡林成,熊哲宏.  心理科学. 2008(04)
[3]视知觉无意识对局部形状和颜色特征加工的注意调节[J]. 柯学,白学军,隋南.  心理科学. 2008(02)
[4]高、低频汉字形音义激活的时间进程[J]. 陈宝国,王立新,彭聃龄.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04)
[5]数学认知:脑与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及其教育启示[J]. 董奇,张红川,周新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6]数字加工的脑功能成像研究进展及其皮层定位[J]. 张红川,董奇,周新林.  心理科学. 2005(01)
[7]中文阅读中的字形与语音加工[J]. 黄健辉.  心理学报. 2000(01)
[8]汉字属性匹配与大脑两半球协同活动[J]. 张武田,冯玲.  心理学报. 1998(02)
[9]在中文阅读中字音、字形的作用及其发展转换[J]. 宋华,张厚粲,舒华.  心理学报. 1995(02)

博士论文
[1]多重参照框架及数字表述方式对数字加工的影响[D]. 董圣鸿.江西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85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485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b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