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话老派与新派语音差异的调查及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7 07:58
从现有研究文献资料看,对临汾话的研究主要还停留在对该方言语音系统的描写性研究上,侧重于描绘方言系统的全貌,而本文是将传统的方言语音调查与社会语言学的抽样调查方法相结合,着重调查研究不同年龄的临汾人的语音差异。 本文通过对临汾市尧都区城区的个别发音人(两位60岁以上的老年发音合作人和两位30岁以下的青少年发音合作人)进行方言调查,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整理出临汾话老派和新派的音系、声韵拼合规律、同音字表,找出新老派在声母、韵母、声韵拼合、声调等方面存在的差别,亲自设计《临汾话老派新派语音差异调查问卷》,在临汾市尧都区城区的街道、社区、学校,分别对老年人(60岁以上)、中年人(31岁到59岁)和青少年(30岁以下)进行有针对性的抽样社会问卷调查,将搜集到的临汾话老派新派差异问卷材料和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本文还简要分析了造成临汾话语音新派、老派差异的原因:即是方言系统内部结构自我调整和语言演变经济化的结果,也是受普通话、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心理状况等语言外部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的结果。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范围和对象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深化对临汾话的认识,不断挖掘研究的深度
1.2.2 探究在普通话影响下临汾话语音的演变轨迹,为语言变异研究提供鲜活的素材
1.3 本文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步骤
1.4 语料来源
1.5 记音符号说明
第二章 临汾概况
2.1 地理人口概况
2.2 历史沿革
2.3 临汾方言概况
2.4 临汾方言研究概况
第三章 临汾话老派与新派音系
3.1 老派临汾话音系
3.1.1 声母
3.1.1.1 老派临汾话声母表
3.1.1.2 声母例字
3.1.1.3 声母说明
3.1.2 韵母
3.1.2.1 老派临汾话韵母表
3.1.2.2 韵母例字
3.1.2.3 韵母说明
3.1.3 声调
3.1.3.1 老派临汾话声调及例字
3.1.3.2 声调说明
3.1.4 老派临汾话声韵拼合规律
3.1.5 老派临汾话声韵调配合关系表
3.2 新派临汾话音系
3.2.1 声母
3.2.1.1 新派临汾话声母表
3.2.1.2 声母例字
3.2.2 韵母
3.2.2.1 新派临汾话韵母表
3.2.2.2 韵母例字
3.2.2.3 韵母说明
3.2.3 声调
3.2.4 新派临汾话声韵拼合规律
3.2.5 新派临汾话声韵配合关系表
第四章 临汾话老派新派的语音差异
4.1 声母的差异
4.2 韵母的差异
4.3 声调的差异
第五章 临汾话老派与新派的语音差异调查结果及分析
5.1 临汾话老派与新派的声母差异调查
5.1.1 古浊塞音和浊塞擦音声母的字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1.2 古生、书二母及禅母的部分字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1.3 古微母、喻母及日母今拼合口韵的字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1.4 部分古疑母二等今拼齐齿呼和撮口呼的字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1.5 古疑母、影母的部分字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1.6 部分古晓、匣母二等字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1.7 其他字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1.7.1 古精母字"醉"、"嘴"及古心母字"岁"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1.7.2 古床母字"炸"、"铡"、"柴"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1.7.3 古审母字"色"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2 临汾话老派与新派的韵母差异调查
5.2.1 部分假摄开口三等字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2.2 部分梗摄开口三四等字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2.3 部分遇摄合口字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2.4 部分通摄舒声字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2.5 部分果摄字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2.6 宕江两摄部分字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2.7 部分梗摄开口二三等字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2.8 蟹摄开口二等字中见母、匣母字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2.9 止摄合口三等精母字、蟹摄合口三等心母字语音变化
5.2.10 宕摄开口一等见母字"胳"、梗摄开口二等晓母字"赫"和曾摄开口一等晓母字"黑"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2.11 果摄合口三等群母字"瘸"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3 结论
5.3.1 声母的差异
5.3.2 韵母的差异
5.4 临汾话老派新派语音差异产生的原因浅析
5.4.1 语音演变的内部原因
5.4.1.1 语言演变的经济原则导致语音的变异
5.4.1.2 语言系统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导致语音的变异
5.4.2 语音演变的外部原因:社会、文化因素对临汾话语音演变的影响
5.4.2.1 普通话对临汾话语音演变的影响
5.4.2.2 年龄因素对临汾话语音演变的影响
5.4.2.3 性别因素对临汾话语音演变的影响
5.4.2.4 职业因素对临汾话语音演变的影响
5.4.2.5 受教育程度因素对临汾话语音演变的影响
5.4.2.6 心理因素对临汾话语音演变的影响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老派临汾话同音字表
附录2 新派临汾话同音字表
附录3 临汾话老派与新派语音差异调查问卷
附录4 本文调查的街道、社区、学校及发音合作人情况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推广普通话背景下的新派零陵方言成因探析[J]. 徐耀君. 社科纵横. 2009(09)
[2]湖南会同话知三章组的老派和新派读音[J]. 胡萍. 方言. 2009(03)
[3]中原官话汾河片方言声调的类型及演变[J]. 包旭玲. 沈阳大学学报. 2008(06)
[4]《晋方言语音史研究》序[J]. 侯精一. 语文研究. 2008(03)
[5]安康城区方言新、老派之间的词汇差异[J]. 赵桃. 安康学院学报. 2008(02)
[6]广西环江官话的新老差异[J]. 韦宏宁.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7(03)
[7]柳州青年流行语方言特征及社会心理分析[J]. 陈秀泉.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12)
[8]从内蒙古集宁方言新老两派声调系统的变异看声调的演变[J]. 王宇枫. 中国语文. 2006(01)
[9]大连方言五项语音变化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 高玉娟. 南开语言学刊. 2005(01)
[10]从词汇扩散理论看平顶山新派方言古入声字语音的变异[J]. 段纳.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1)
博士论文
[1]山西方言语音历史层次研究[D]. 孙小花.上海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湖南益阳方言新老派差异的社会语言学调查[D]. 王亮.中南大学 2008
[2]临汾方音百年来的演变[D]. 郑林杰.山西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712527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范围和对象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深化对临汾话的认识,不断挖掘研究的深度
1.2.2 探究在普通话影响下临汾话语音的演变轨迹,为语言变异研究提供鲜活的素材
1.3 本文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步骤
1.4 语料来源
1.5 记音符号说明
第二章 临汾概况
2.1 地理人口概况
2.2 历史沿革
2.3 临汾方言概况
2.4 临汾方言研究概况
第三章 临汾话老派与新派音系
3.1 老派临汾话音系
3.1.1 声母
3.1.1.1 老派临汾话声母表
3.1.1.2 声母例字
3.1.1.3 声母说明
3.1.2 韵母
3.1.2.1 老派临汾话韵母表
3.1.2.2 韵母例字
3.1.2.3 韵母说明
3.1.3 声调
3.1.3.1 老派临汾话声调及例字
3.1.3.2 声调说明
3.1.4 老派临汾话声韵拼合规律
3.1.5 老派临汾话声韵调配合关系表
3.2 新派临汾话音系
3.2.1 声母
3.2.1.1 新派临汾话声母表
3.2.1.2 声母例字
3.2.2 韵母
3.2.2.1 新派临汾话韵母表
3.2.2.2 韵母例字
3.2.2.3 韵母说明
3.2.3 声调
3.2.4 新派临汾话声韵拼合规律
3.2.5 新派临汾话声韵配合关系表
第四章 临汾话老派新派的语音差异
4.1 声母的差异
4.2 韵母的差异
4.3 声调的差异
第五章 临汾话老派与新派的语音差异调查结果及分析
5.1 临汾话老派与新派的声母差异调查
5.1.1 古浊塞音和浊塞擦音声母的字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1.2 古生、书二母及禅母的部分字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1.3 古微母、喻母及日母今拼合口韵的字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1.4 部分古疑母二等今拼齐齿呼和撮口呼的字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1.5 古疑母、影母的部分字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1.6 部分古晓、匣母二等字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1.7 其他字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1.7.1 古精母字"醉"、"嘴"及古心母字"岁"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1.7.2 古床母字"炸"、"铡"、"柴"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1.7.3 古审母字"色"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2 临汾话老派与新派的韵母差异调查
5.2.1 部分假摄开口三等字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2.2 部分梗摄开口三四等字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2.3 部分遇摄合口字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2.4 部分通摄舒声字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2.5 部分果摄字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2.6 宕江两摄部分字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2.7 部分梗摄开口二三等字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2.8 蟹摄开口二等字中见母、匣母字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2.9 止摄合口三等精母字、蟹摄合口三等心母字语音变化
5.2.10 宕摄开口一等见母字"胳"、梗摄开口二等晓母字"赫"和曾摄开口一等晓母字"黑"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2.11 果摄合口三等群母字"瘸"语音的新老派差异
5.3 结论
5.3.1 声母的差异
5.3.2 韵母的差异
5.4 临汾话老派新派语音差异产生的原因浅析
5.4.1 语音演变的内部原因
5.4.1.1 语言演变的经济原则导致语音的变异
5.4.1.2 语言系统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导致语音的变异
5.4.2 语音演变的外部原因:社会、文化因素对临汾话语音演变的影响
5.4.2.1 普通话对临汾话语音演变的影响
5.4.2.2 年龄因素对临汾话语音演变的影响
5.4.2.3 性别因素对临汾话语音演变的影响
5.4.2.4 职业因素对临汾话语音演变的影响
5.4.2.5 受教育程度因素对临汾话语音演变的影响
5.4.2.6 心理因素对临汾话语音演变的影响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老派临汾话同音字表
附录2 新派临汾话同音字表
附录3 临汾话老派与新派语音差异调查问卷
附录4 本文调查的街道、社区、学校及发音合作人情况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推广普通话背景下的新派零陵方言成因探析[J]. 徐耀君. 社科纵横. 2009(09)
[2]湖南会同话知三章组的老派和新派读音[J]. 胡萍. 方言. 2009(03)
[3]中原官话汾河片方言声调的类型及演变[J]. 包旭玲. 沈阳大学学报. 2008(06)
[4]《晋方言语音史研究》序[J]. 侯精一. 语文研究. 2008(03)
[5]安康城区方言新、老派之间的词汇差异[J]. 赵桃. 安康学院学报. 2008(02)
[6]广西环江官话的新老差异[J]. 韦宏宁.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7(03)
[7]柳州青年流行语方言特征及社会心理分析[J]. 陈秀泉.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12)
[8]从内蒙古集宁方言新老两派声调系统的变异看声调的演变[J]. 王宇枫. 中国语文. 2006(01)
[9]大连方言五项语音变化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 高玉娟. 南开语言学刊. 2005(01)
[10]从词汇扩散理论看平顶山新派方言古入声字语音的变异[J]. 段纳.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1)
博士论文
[1]山西方言语音历史层次研究[D]. 孙小花.上海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湖南益阳方言新老派差异的社会语言学调查[D]. 王亮.中南大学 2008
[2]临汾方音百年来的演变[D]. 郑林杰.山西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712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712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