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现代汉语插入语“就是说”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9 05:37
  “就是说”是现代汉语书面语和口语中常见的一种插入语。从语法单位和语法性质上看,它是一个具有主观解释性的语用连词,主要功能是语篇连接功能。从分布情况来看,它的位置比较灵活,可放在段首、句首或句中,也可单独成句。它的标记形式主要有逗号形式、括号形式、冒号形式、破折号形式、语气词形式和零形式等六种形式。“就是说”的语篇管界有句中管界和超句管界两种情况。其所连接篇章前后语句之间的基本语义关系是解释,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主要有解说、归纳、评论、补充、推论等语义关系。它连接的篇章概念语义关系主要是相合、相离关系,其中相合关系包括重叠、相含与相交关系。它基本的篇章语用功能是使篇章连贯,由此生发而出的功能主要有化深为浅、主观化功能、元语言功能、话题的承接与转换、信息焦点标记功能、制约功能等。在口语会话中,“就是说”的功能主要有使会话连贯、发起或结束话轮、追加复释、主题制约功能、顺应推理、体现语用原则、延缓思考等功能。“就是说”的语法化历程是由表示言说实义、重述话语内容、主观性解释到表示连接词。从语法机制来看,“就是说”随着长期的高频率使用,随着“说”的逐渐虚化,结构逐渐固定化;从认知机制来看,由于人类...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论
    第一节 相关说明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意义
        四、语料来源和说明
        五、本文结构说明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插入语研究综述
        二、“就是说”研究综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就是说”的性质和形式
    第一节 “就是说”的性质:插入语·语用连词
        一、“就是说”的语法单位:词
        二、“就是说”语法性质:插入语·语用连词
    第二节 “就是说”的形式
        一、“就是说”的分布情况
        二、标记形式
        三、“就是说”各形式的使用情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就是说”的语篇分析
    第一节 “就是说”的语篇管界
        一、语篇的定义
        二、“就是说”的语篇管界问题
    第二节 “就是说”的篇章分析
        一、“就是说”的篇章逻辑语义关系
        二、“就是说”的篇章概念语义关系
        三、“就是说”篇章同义关系的实现方式
        四、“就是说”的篇章语用功能
    第三节 “就是说”的会话分析
        一、会话
        二、“就是说”在会话中的语用功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就是说”的语法化
    第一节 语法化
    第二节 “说”的语法化
    第三节 “就是说”的语法化历程
        一、表示言说行为
        二、表示重述话语内容
        三、表示主观性解释
        四、表示连接词
    第四节 “就是说”的语法化机制
        一、语法机制
        二、认知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就是说,B”类句式的语用、篇章考察[J]. 徐燕青.  莆田学院学报. 2009(06)
[2]“怎么说”的语法化历程[J]. 郑绮,蒲霏.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9(10)
[3]插入语的篇章语用价值分析[J]. 郝世宁.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9(04)
[4]现代汉语后置关联标记的篇章功能及其修辞动因[J]. 付琨.  修辞学习. 2009(04)
[5]析言说义动词“说”的语法化[J]. 刘芳.  语文学刊. 2009(03)
[6]“就是说”所标示的A、B之间的语义关系及语用特点[J]. 盛新华,邱野.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7]论语篇的主观情态性[J]. 史铁强,安利.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01)
[8]“换言类”元语言研究[J]. 肖立成.  云南电大学报. 2008(04)
[9]从语用学的角度看言语交际中的语言经济性[J]. 占彬.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S1)
[10]插入语的修辞功用[J]. 徐瑾,尹研.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硕士论文
[1]话语标记语“就是说”研究[D]. 邱野.湘潭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7149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7149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4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