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英汉双及物构式差异的认知解读

发布时间:2017-08-06 13:31

  本文关键词:英汉双及物构式差异的认知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双及物构式 视角 论元引申 构式义


【摘要】:视角是人类识解客观现实的机制之一,选择不同的视角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参照点,并以此建立认知参照点模型。以构式语法理论为基础,从论元引申、构式方向义等方面探讨英汉双及物构式存在差异的认知动因。研究发现:英汉双及物构式在引申及构式义上的差异是由于英汉民族选择不同的认知视角所导致的。
【作者单位】: 邵阳学院外语系;
【关键词】双及物构式 视角 论元引申 构式义
【分类号】:H146;H314
【正文快照】: 双及物构式(NP1+V+NP2+NP3)是语言中最具特色的句式之一,一直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几乎所有对语言学研究产生过影响的语言学理论都把它当作一个重点的研究对象。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及认知语言学都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Goldberg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盛桓!475001开封;试论英语双及物构块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2期

2 范琪;叶浩生;;具身认知与具身隐喻——认知的具身转向及隐喻认知功能探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玲玲;;视觉动词SEE语义演变的认知语用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陈月娥;欧阳俊林;;从动词词义看双宾语构块式和与格构块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郑维;;英汉双宾语结构的对比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谭晖;徐畅贤;;大学英语教学中突显理论的应用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常翠;;窥斑见豹——结合角色—背景理论分析狄金森诗712的矛盾死亡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6 贾贻东;;双及物结构中英汉歧义句的对比[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7 李盈慧;;概念整合理论分析网络语言的意义构建[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8 何云剑;;基于谓词逻辑对英汉语中双及物结构歧义句的分析[J];才智;2009年26期

9 王晚明;;动词“怞ぶ”的语义与构式的制约关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吴小芳;;英语介词“with”语义结构的认知语言学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丽军;;认知能力与语法[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席晓青;;演讲语篇中说话者的元语用意识与元语用选择[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罗俊;张京鱼;;认知语言学及形式语言学视觉下的空间介词短语歧义分析[A];贵州省外语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张月;;“来着”的词性及语法化、主观化[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张月;;“来着”的词性归属探析[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2期[C];2013年

6 林克勤;;认知传播学的宏观学术视野——视角、依据、对象和方法[A];中国认知传播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腾;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际语语用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莫启扬;语言中的时间性及其操作[D];西南大学;2011年

4 谢白羽;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任敏;现代汉语非受事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仇伟;英语乏词义结构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李香玲;汉语兼语式的语义重合与话语功能的认知语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孟德腾;现代汉语嵌入式预制语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黄月华;汉语趋向动词的多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龙;现代汉语习用语法构式句法分析及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耿冰;“实现事件”结构词汇化模式的英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单军锋;图式理论视角下的连贯研究及对读前教学的启示[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喻姗姗;《汤姆·索耶历险记》中省略的认知识解[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小飒;基于非范畴化理论的英语动词名词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吴云娣;双及物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钟海英;叙事时距和时序艺术化操作背后的那座认知冰山[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叶利娟;图式理论对高三叙事性文本阅读与写作材料运用的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志军;基于认知的现代汉语双宾句式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邢学鹏;中文V+O~P结构的认知语用阐释[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浩生;;认知心理学:困境与转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中的具身认知研究思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李恒威;盛晓明;;认知的具身化[J];科学学研究;2006年02期

4 孟维杰;;从认知心理学到认知神经科学:范式检讨与文化自觉[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徐盛桓;语法离我们有多远——从语义、语用看语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10期

6 高芳,徐盛桓;名动转用语用推理的认知策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4期

7 高芳,徐盛桓;名动转用与语用推理[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8 周昌乐;;作为认知手段的隐喻及其涉身性分析[J];心智与计算;2008年03期

9 胡谊;桑标;;教育神经科学:探究人类认知与学习的一条整合式途径[J];心理科学;2010年03期

10 叶浩生;;身心二元论的困境与具身认知研究的兴起[J];心理科学;201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志斌;;表责备的反预期构式“早不VP,晚不VP”[J];理论界;2011年07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秋香;“有这么……(吗)?”构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300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300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4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