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汉语方言语音史研究的若干理论与方法——以吴语为例

发布时间:2017-08-11 03:09

  本文关键词:汉语方言语音史研究的若干理论与方法——以吴语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语语音史 汉语方音史 吴语 研究理论 方法论


【摘要】:汉语方言语音史的研究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以吴语为例,具体说明汉语方音史研究应该注意的若干理论与方法。文章认为,研究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语言层次、词汇扩散和语言类型学。词汇扩散强调音变的基本单位是词汇,层次理论涉及内部演化和外部接触等不同的演变方式。文白异读只是个相对的概念,白读音是口语音,但文读音既可以是读书音,也可以是口语音,它和音变单位、音变方式均有密切关系。类型学的历时蕴含理论为方言语音史提供了科学的视角和演绎的方法。比较方法、结构分析法分别强调从共时平面的地理分布和音类分布获取历史演变的信息,文献考证法则为共时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证据。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汉语语音史 汉语方音史 吴语 研究理论 方法论
【基金】: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基础性研究课题(141105) 华东师范大学“紫江青年学者”科研启动项目基金的支持
【分类号】:H173
【正文快照】: 1引言严格说来,汉语语音史的研究应包括“通语/共同语”语音史和方言语音史研究两个方面。一般认为,谐声字、《诗经》押韵和先秦典籍中的通假、转注、异文、词族等材料都是探讨上古音的基本资料;中古音的探讨则主要依赖《切韵》系韵书和晚唐北宋的韵图;近代音研究则以《中原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JERRY NORMAN;闽语词汇的时代层次(英文)[J];方言;1979年04期

2 叶祥苓 ,郭宗俊;宜兴方言同音字汇[J];方言;1991年02期

3 麦耘;;软腭辅音与硬腭过渡音的亲和性——一项语音演化研究[J];方言;2013年03期

4 梅祖麟;;现代吴语和“支脂鱼虞,共为不韵”[J];中国语文;2001年01期

5 王福堂;;原始闽语中的清弱化声母和相关的“第九调”[J];中国语文;2004年02期

6 张光宇;;汉语方言合口介音消失的阶段性[J];中国语文;2006年04期

7 王洪君;;层次与断阶——叠置式音变与扩散式音变的交叉与区别[J];中国语文;2010年04期

8 郑伟;;吴语音韵史中白读音的保守与创新——以虞韵[*iu]、鱼韵[*i]的两项变化为例[J];语言科学;2011年01期

9 金有景;;关于浙江方言中咸山两摄三四等字的分别[J];语言研究;1982年01期

10 郑张尚芳;;温州方言歌韵读音的分化和历史层次[J];语言研究;198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文;语言流变过程状态的时空观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杨怀增;;学习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启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3 何自胜;;六安方言字词考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4 李云龙,王玉兰;词义演变原因刍探[J];保定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5 宋玉坤;;“新派”评剧中词尾“儿”的个人读音差异与“词汇扩散理论”[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陈保亚;;从语言接触看历史比较语言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易花萍;王治琴;;“异质”≠“神秘”——评索绪尔的语言“同质”观[J];北方论丛;2007年05期

8 姚骏;;16~18世纪朝鲜语舌尖塞音腭化研究——以《老乞大谚解》为例[J];北方语言论丛;2011年00期

9 包萨仁;;东乡语汉语接触模式探析[J];北方语言论丛;2011年00期

10 兰玉英;释四川方言的一些例外字[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姗姗;;《福州方言拼音字典》音系研究[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平忠;;中古以O啛R音由}0廔洪的雕散式音燮[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自俭;;我们为什么倡导学习字本位理论(提纲)[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韦学纯;;历史音韵学和语言年代学视野的水汉民族渊源[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5 周轶;;普通话儿化音的测试和培训对策[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胡广芹;;关于中医问诊症状用语研究进展问题的探讨[A];全国第十三届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7 吴媛;;关中西府方言中古端精见组声母在今齐齿呼韵母前的分合[A];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13年

8 王晖;;文白异读与语音规范[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Ⅲ[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陈汉生;英国都铎王朝的语言与文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杜凤梅;古齐鲁语声母系统构拟[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洪梅;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秦曰龙;清抄本《五音通韵》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武晓丽;汉语核心词“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萍;府城官话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程相晋;濮阳县方言语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杨芬;龙岗壮语语音系统特点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郭贞彦;山西文水(裴会村)话语音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彭可;变异修辞的认知属性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胡青青;语言变异视角下的流行语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7 [k文霞;李,

本文编号:6539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539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6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