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东巴经封面形制和文字研究
本文关键词:纳西东巴经封面形制和文字研究
【摘要】:《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以下简称《全集》),是现今刊布的关于东巴经的唯一大型著作,不仅为东巴文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是一笔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经书封面在东巴古籍中既具有典型性,同时又兼具经书的创作地域和创作者的个性差异。因此,将《全集》经书的封面作为研究材料,可操纵性强,具备较大的研究空间。一般来说,经书封面包括形式和内容方面。形式包括:经书的置本、纹饰、飘带、整体布局等。内容包括:经书题名、题名用字、通过题名反映的经书类别等。本文从封面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展开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是经书封面的概述,包括经书的材质、书写工具、开本、装订和收藏等方面;其次交代了本文的研究现状;最后交代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二章为“经书封面形式研究”。本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介绍经书横置本和竖置本的特征,总结出经书封面整体布局的特征。第二部分,首先总结了封面纹饰的类型,包括自源纹饰和借用藏族纹饰两种。其中,借用的藏族纹饰主要为藏族八宝;其次,探究了封面纹饰和东巴的关系。第三章为“经书封面形式的地域特征及应用”。首先按地域总结封面形式的特征,再根据各地封面的置本、纹饰、飘带、东巴画像、段首符、印章、特征字等具体特征的组合,对地域不明确的部分经书进行地域系联。第四章为“封面内容和类目研究”。封面内容体现在封面命名形式上,命名形式有两种,第一种为祭仪名+经书名,第二种为只有经书名。由于经书封面可以直观地表现经书类目,因此,这一部分,我们在概述前人对经书类目研究的情况,总结出《全集》经书的类目情况。第五章为“经书封面用字研究”。这一部分从封面题名的用字类别、字词关系、常用语词的用字特点三方面进行考察,总结了封面题名地域用字的特点。封面题名的字词对应关系有两种情况,即字词对应和字词不对应。最后,对经书封面中的常用语词“东巴”“经书”“语气词”的用字,从使用的字符、字符的呈现方式、用字特点三方面展开研究。本文通过对封面的系统研究,总结出封面整体布局的特征、纹饰的类型、封面的地域特征、总结了封面的命名特征和类目情况、系联出部分地域不明的经书,为东巴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关键词】:东巴经 封面 形制 文字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257
【目录】:
- 论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一章 绪论8-14
- 第一节 经书封面概述8-11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11-14
- 一、研究现状11-13
- 二、选题意义13-14
- 第二章 经书封面形式研究14-31
- 第一节 封面整体布局研究14-21
- 一、经书横置本的类别14-16
- 二、经书竖置本的类别16-20
- 三、经书整体布局特征20-21
- 第二节 经书封面纹饰研究21-31
- 一、封面纹饰的类型21-28
- 二、封面纹饰与东巴的联系28-31
- 第三章 经书封面形式的地域特征及应用31-48
- 第一节 不同地域封面的形式特征31-34
- 一、宝鸣大地区封面形式的特征31-33
- 二、丽江地区封面形式的特征33
- 三、鲁甸地区封面形式的特征33-34
- 第二节 根据封面特征系联经书34-48
- 一、根据封面纹饰、飘带及置本特征判断35-37
- 二、根据封面纹饰及段首符号判断37-38
- 三、根据封面纹饰、飘带及印章判断38-40
- 四、根据封面整体风格及首页段首符、东巴画像判断40-48
- 第四章 封面题名和类目研究48-65
- 第一节 封面题名的命名形式研究48-55
- 一、祭仪名+经书名48-54
- 二、只有经书名54-55
- 第二节 从祭仪名看《全集》的经书类目55-65
- 一、前人对东巴经文献的分类55-58
- 二、《全集》中东巴经类目分类情况58-65
- 第五章 经书封面题名用字研究65-90
- 第一节 封面题名的用字类别65-70
- 一、封面题名全部使用东巴字66
- 二、封面题名为东巴字和哥巴字混用66-67
- 三、封面题名全部使用哥巴字67
- 四、封面题名地域用字类别特征67-70
- 第二节 封面题名的字词关系70-79
- 一、有词无字现象71-72
- 二、有字无词现象72-76
- 三、字词一一对应现象76-78
- 四、小结78-79
- 第三节 经书封面常用语词用字研究79-90
- 一、东巴79-83
- 二、经书83-86
- 三、“是”和“是了”用字86-89
- 四、小结89-90
- 结语90-93
- 参考文献93-96
- 后记9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纳西族东巴经[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2 赵兴文;东巴音乐简述[J];民族艺术研究;1992年04期
3 世光,,维东;撩开东巴艺术的神秘面纱[J];美术之友;1995年02期
4 张云岭;纳西族东巴木雕 木牌画艺术研究[J];装饰;1998年04期
5 李英;;纳西族东巴古籍翻译方法概述[J];西南古籍研究;2008年00期
6 郑长丽;;和乌尤东巴研究[J];华西语文学刊;2011年02期
7 ;留住我们纳西的东巴[J];人与生物圈;2005年01期
8 郑长丽;;东巴经跋语札记两则[J];学行堂语言文字论丛;2012年00期
9 邓章应;;和云章东巴所写经书研究[J];西南学刊;2013年01期
10 林向箫;;东巴经与纳西族文学的关系[J];山茶;198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佳;;东巴经中与“茶”有关的常用语用字分析[A];2010年重庆市语言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毛龙发;;纳西族东巴经对病因的认识[A];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首届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6年
3 马文丽;;论纳西东巴经的译注模式[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郑长丽;;东巴经中的“写”字用字分析[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1期[C];2011年
5 和晓蓉;和继全;;丽江东巴宗教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反思[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6 李晓亮;;东巴后人今安在——以南溪村调查为例[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1期[C];2011年
7 和志武;;纳西族古文字概况[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8 和发源;;从东巴经书的记载看纳西族古代婚姻家庭的演变[A];民族学研究第八辑[C];198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世红;东巴古籍文献:保护在行动[N];中国民族报;2005年
2 本报实习记者 池玉玺;东巴造纸技艺:在市场挤压下面临困境[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王跃平 玲子;东巴古籍列入世界记忆遗产[N];云南日报;2003年
4 黄曲;东巴·白水台·二月八节[N];中国文物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唐红丽;加强国际学术合作 推进东巴古籍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杨福泉;东巴:纳西族的宗教专家和艺术家[N];中国民族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唐红丽;探访东巴:纳西族的民间“智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宋鸿军;难得一见的东巴纸明信片[N];中国集邮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雷新;东巴经典:抢救正在消失的记忆[N];人民政协报;2013年
10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喻遂生;东巴经的解读已成为学科发展瓶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廖冬梅;节日的教育功能探析[D];西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双;纳西东巴绘画艺术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2 和川军;寂寞的见证者—纳西传统文化传承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3 高春华;纳西东巴经封面形制和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4 王艺蓉;通往神性之路的图像[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5 谢敏;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建设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6 周莹;《回归的东巴经卷》翻译实践报告[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7 吴志军;东巴视觉艺术符号的特征分析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郑长丽;《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跋语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郑洁莹;丽江纳西族东巴武术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10 舒勉;市场转型中的当代东巴群体分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91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91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