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实体的显著属性与汉、韩容器标记的选择

发布时间:2017-08-17 23:02

  本文关键词:实体的显著属性与汉、韩容器标记的选择


  更多相关文章: 容器标记 物理属性 功能属性 显著属性 识解方式


【摘要】:汉语和韩国语"里外"关系方位词作为容器图式的激活手段,用法上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典型的、具有容纳功能的三维实体通常与"里外"关系方位词组合,而不同语言对实体的识解方式差异会导致选择不同的标记。本文考察实体的物理、功能属性与汉、韩两种语言选择标记时的限制及其差异,并力求解释导致限制条件及差异的原因。
【作者单位】: 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关键词】容器标记 物理属性 功能属性 显著属性 识解方式
【分类号】:H030
【正文快照】: 零、引言空间实体指具有几何特征、可以看得见的、占据了现实空间的物体(储泽祥2010),如桌子、飞机、石头、山、云、湖水、细胞、报纸、橱柜,等等。从物理学角度看,理论上所有实体不管其大小都有里、外、边界。容器标记?作为激活容器图式?的显性标记,具有对实体进行容器化的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汪维辉;方位词“里”考源[J];古汉语研究;1999年02期

2 崔健;;韩汉空间标记词的“共用”和“通用”现象[J];汉语学习;2006年06期

3 吕兆格;方位词“里”“外”的语义认知分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邢福义;;方位结构“X里”和“X中”[J];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04期

5 杨辉;;容器方位词里、内、中、外的空间意义[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6 沈家煊;英汉介词对比[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4年02期

7 刘宁生;;汉语怎样表达物体的空间关系[J];中国语文;1994年03期

8 储泽祥;;汉语“在+方位短语”里方位词的隐现机制[J];中国语文;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凝固结构语义的认知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王扬;语用预设的特征及其认知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丁凌云;;双音节复合词语序排列中的认知因素[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宣恒大;;现代汉语“名词+名词”歧义格式及其理解因素[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周薇;朱乐红;罗炜;;汉语语序的“顺序象似性”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刘海泉;距离临摹动因在汉语中的运用[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周伊;;量词“条”与“根”的辨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8 姜海艳;;事物,行为,性质三大词类范畴的同源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9 赵斌;吴志云;;量词“张”对名词选择的范畴化过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10 袁海霞;;从方位词“内”、“外”探讨亲属称谓的空间隐喻[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缑瑞隆;;方位词“上”“下”的语义认知基础与对外汉语教学[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蔡淑美;施春宏;;重叠形式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以阎连科作品中重叠形式的使用为例[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宗守云;;范畴化理论与四个世界理论[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4 李劲荣;;内涵、外延与汉语修饰成分的标记隐现[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5 赵纪元;李晗静;赵铁军;;汉语空间关系中射体识别问题的研究与分析[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季竞;;构式“VPt+QM+NP”中数量成分的多角度研究[A];第七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4年

7 周筱娟;;《诗经》“者”字略考[A];诗经研究丛刊(第七辑)[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曹芳宇;唐五代量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朱怀;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德峰;基于《红楼梦》及其翻译对介词“在”和“in”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吴琴;从象似性角度谈茶诗英译中“音”与“形”的传递[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倩;“(形+名)+动”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付瑶;概念整合理论指导下的《红楼梦》歇后语认知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何立均;符号学视野下的汉字象似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钟海英;叙事时距和时序艺术化操作背后的那座认知冰山[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句探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孙兴锐;现代汉语“上”类方位词对比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敏;“的字结构”与“の字结构”的异同考察[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育红;现代汉语“V进NP里”格式[J];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2 储泽祥;汉语空间方位短语历史演变的几个特点[J];古汉语研究;1996年01期

3 罗日新;“里、中、内”辨异[J];汉语学习;1987年04期

4 陈满华;“机构名词+里/上”结构刍议[J];汉语学习;1995年03期

5 葛婷;“X上”和“X里”的认知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刘丹青;汉藏语言的若干语序类型学课题[J];民族语文;2002年05期

7 韩陈其,立红;汉语四方方位词的成词理据[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方经民;;汉语空间方位参照的认知结构[J];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04期

9 方经民;;论汉语空间区域范畴的性质和类型[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3期

10 高桥弥守彦;是用“上”还是用“里”[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02期



本文编号:691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91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e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