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汉语史的反思与新汉语史的建构
本文关键词:传统汉语史的反思与新汉语史的建构
更多相关文章: 传统汉语史 新汉语史 文言 白话 口语 方言 通语
【摘要】:汉语史研究取得巨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值得反思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在时间范围上,未能对汉语整个历史实现全覆盖,具体而言,就是缺了现代汉语这一段;第二,在研究对象方面,很大程度上把文言和白话这两种文体搅在一起,又与"口语"纠缠不清,因此不具有严格的同一性;第三,在研究内容上有缺漏,对中古及以后的文言发展付之阙如。基于此,提出"复线多头"模式的五史并存的"新汉语史":复线指汉语史有文言史与白话史两条主线,二者合为新汉语史的主体;此外的几个重要线索,近期主要有语音史、方言史和通语史,远期还要再加上口语史,以上多史合一,才能构成完整的新汉语史。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传统汉语史 新汉语史 文言 白话 口语 方言 通语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33)
【分类号】:H1-09
【正文快照】: 按一般的认识,1957年王力《汉语史稿》的出版,标志着汉语史研究的开始。[1]从那时起到现在,汉语史研究取得很大的成绩,有了很大的发展,呈现出比较繁荣的局面。然而,毋庸置疑,汉语史的理论建构及事实研究都还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所以一直以来也不断有人反思其得失。比如,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谢序华;;从唐宋古文与《左传》的比较看唐宋古文主语的发展——唐宋仿古文言与先秦文言句法比较研究[J];古汉语研究;2013年01期
2 张玉萍;近代汉语上限问题讨论综述[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3 李无未;邸宏香;;汉语史研究基本理论范畴问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4 汪维辉;胡波;;汉语史研究中的语料使用问题~——兼论系词“是”发展成熟的时代[J];中国语文;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婷雅;;三国志平话中的把字句和将字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2 江亚丽;;桐城方言“把”字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刘进;;近代汉语“被”字句的语义色彩及相关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4 陈丹丹;;“SNP是”类判断句的发展——兼论语言接触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曾令香;;汉语“动量词+儿”用法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楼枫;;近代汉语时期致使义处置式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7 王淑华;元杂剧复音词浅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8 张德岁;蒋宗霞;;《红楼梦》中的特指问句[J];巢湖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袁宾;;元代杂剧里的“被……V 杀……”句型[J];长江学术;2006年01期
10 刘志生;试论近代汉语中的叠加式词语模[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玉萍;;浅谈专题索引的编制及其意义——以《近代汉语研究索引》为例[A];全国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3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玲;;“生”缀考[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1期[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冯炜;《唐律疏议》问答体疏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孙晓玄;基于《汉语大词典》语料库的宋代新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李顺美;《老乞大》《朴通事》常用词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卜雅娜;明清以来汉语介词的演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曾令香;元代农书农业词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_g_g;近代汉语时间副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唐贤清;朱子语类副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牛顺心;汉语中致使范畴的结构类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林新年;《祖堂集》动态助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匡丽娜;《近代汉语资料汇编·宋代卷》人称代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金叶;宋代述补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卢志宁;近代汉语中的“早晚”与“多咱”[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鲍滢;近代汉语词缀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张强;彰武方言中的古语词及近代汉语词释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无未;日本汉字音的时间层次及其确认的证据和方法[J];当代语言学;2005年03期
2 刘丹青;;语言库藏类型学构想[J];当代语言学;2011年04期
3 蒋绍愚;近十年间近代汉语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古汉语研究;1998年04期
4 汪维辉;“所以”完全变成连词的时代[J];古汉语研究;2002年02期
5 何亚南;试论有判断词句产生的原因及发展的层级性——兼论判断词成熟的鉴别标准[J];古汉语研究;2004年03期
6 董守志;;东汉-元明否定判断句演变之研究[J];古汉语研究;2011年01期
7 李焱;孟繁杰;;关联副词“倒”的演变研究[J];古汉语研究;2011年03期
8 汪维辉;《世说新语》“如馨地”再讨论[J];古汉语研究;1996年04期
9 范晓;;论句式意义[J];汉语学报;2010年03期
10 李战;《红楼梦》中的“便”和“就”[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无未;邸宏香;;汉语史研究基本理论范畴问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2 王建军;;语言科技新思维与汉语史研究的现代化[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李无未;李光杰;;试论汉语史研究史评理论范畴[J];东疆学刊;2012年01期
4 赵振铎;黄峰;;论汉语史的对象和任务——《汉语史略》之一[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5 张晓涛;;关于汉语史史评学的几点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年12期
6 唐贤清;;汉语史研究中的类型学和信息化[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9期
7 任玉函;;汉语史分期及其相关问题[J];东南学术;2013年01期
8 张庆冰;;汉语史分期研究中的史料观[J];史学月刊;2013年09期
9 任学良;汉语史研究中的基本观点[J];求是学刊;1987年03期
10 李葆嘉;汉语史研究“混成发生·推移发展”模式论──汉语史研究理论模式论之五[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东辉;;古籍辑佚与汉语史研究[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2辑)[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宿娟 商务印书馆;汉语史研究 要有“分”有“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浙大汉语史研究中心;新世纪汉语史发展与展望国际研讨会在杭州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3 北京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刁晏斌;引入现代汉语史的观念[N];社会科学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祖文;《说文解字》引群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刘畅;元白话讲章的语言学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云涛;《左传》《史记》异文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93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93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