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拉契之红》中的文化空间
本文选题:雷蒙德·安德鲁斯 切入点:《阿巴拉契之红》 出处:《当代外国文学》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物理空间,安德鲁斯在《阿巴拉契之红》中对监狱、果园、双城三个空间的勾勒、描绘、渲染,都指向了美国南方种族权力的运作与实践。监狱的诞生方式、运行机制揭示了监狱如何将种族暴力合法化,构成南方种植园的现代隐喻。果园作为黑人的工作场所,其管理、运行及秩序井然的效果呈现了白人如何通过对黑人意识形态的控制,使黑人不自觉地成为被种族政治消费的对象。双城展现了建立在肤色基础上的种族秩序如何参与黑人的日常行为以及审美认知的塑造,造成黑人内部空间的分层。安德鲁斯对空间的塑造消解了有关黑人自由的官方历史话语,表明种族空间的移花接木,以及种族主义意识形态对黑人内部空间的铭刻,使得种族主义体系在20世纪民权运动前的美国南方社会以一种更为隐蔽、稳定的方式继续存在。
[Abstract]:There is no absolute physical space. Andrews outlines, depicts, and exaggerates the three spaces of prisons, orchards, and twin cities in Red of Abalachi, all pointing to the operation and practice of racial power in 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 The way prisons were born.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reveals how prisons legitimize racial violence and constitute a modern metaphor for southern plantations. Orchard, as a black workplace, is managed. The effect of running and orderly shows how whites control black ideologies, The two cities show how the racial order based on skin color can participate in the daily behavior and the shaping of aesthetic cognition of black people. The creation of space by Andrews dispels the official historical discourse about black freedom, demonstrates the migration of racial space, and the inscription of racist ideologies on black inner space, The racist system continued to exist in a more covert and stable way in 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 before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in 20th century.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建平;;《梅森和迪克逊》的空间政治[J];外国文学研究;2015年04期
2 童明;;解构暴力体系和体系暴力:德里达论逻各斯/卡夫卡写流放地[J];外国文学;2014年05期
3 黎煜;;当种族遇到性——美国跨种族爱情片中华人女性的身体、种族与政治[J];世界电影;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海容;;《阿巴拉契之红》中的文化空间[J];当代外国文学;2017年02期
2 许志强;;“现实感”与“虚无感”的二元对立——关于特里林的乔伊斯批判[J];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08期
3 周根红;;南京大屠杀的影像叙事与历史建构[J];日本侵华史研究;2016年02期
4 唐历平;张海燕;;解构权威 反思生存——对《最后的涝坝》的“反逻各斯中心主义”解读[J];喀什大学学报;2016年01期
5 李娜;;卡夫卡《变形记》中异化主题下的暴力解构[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年26期
6 任文;;中西方文化语境与“东方”女性符号的标出性——论早期好莱坞华人影星黄柳霜[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7 赵丽瑾;;“普适性”策略: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关系的另一种思考——以电影《金陵十三钗》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8 徐雅宁;;隔着“面纱”看中国——当前中美合拍电影的东方主义视野[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9 汪保忠;;美国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文学解读[J];电影文学;2011年14期
10 李美芳;;美式“拯救与逍遥”——评《2012》[J];电影评介;2010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建平;历史小说的终结:约翰·巴思的《烟草经纪人》[J];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登阁;中国小说的文化空间和文化格局[J];人文杂志;2003年03期
2 王晓渔;;亭子间、咖啡馆和“野鸡大学”——“第四阶级文学家”的文化空间[J];都市文化研究;2005年00期
3 王霄冰;;节日:一种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间[J];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4 唐旭;刘文;;丽塔·达夫《几何学》中的文化空间[J];求索;2010年04期
5 方明;;“花儿”的传承与发展策略研究——基于传播学的视野[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J];;年期
,本文编号:16354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635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