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与恶作剧精灵叙事——论艾里森《看不见的人》的黑色幽默文风
本文选题:看不见的人 切入点:恶作剧精灵叙事 出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摘要】:文章论述艾里森小说《看不见的人》中的黑色幽默,包括恶作剧精灵叙事,反讽场景与反讽语言,以及超现实主义场景。上述艺术风格颠覆了种族主义设置的黑人刻板形象,为黑人主人公的成长扫清了障碍。小说中的恶作剧精灵黑色幽默,预示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后现代主义黑色幽默小说风暴的到来。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lack humor in Allison's novel the Invisible Man, which includes the parody fairy narrative, the ironic scene and the ironic language, as well as the surrealist scene.The above-mentioned artistic style subverts the black stereotype set by racism and clears the way for the growth of the black protagonist.The mischief spirit black humor in the novel foreshadowed the arrival of the storm of American postmodernist black humor novel in the 1960's.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小说:黑色幽默vs.身份构建”(GD10CWW0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静琼;;《秀拉》与黑色幽默[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静琼;;成长与恶作剧精灵叙事——论艾里森《看不见的人》的黑色幽默文风[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2 崔莉;;幽默里的剑与盾——《秀拉》中的族裔幽默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梅;;托妮·莫里森笔下的微笑意象[J];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兰薰;;论《看不见的人》中的反讽[J];世界文学评论;2007年01期
2 魏莅娟;巴陇锋;;叙事的艺术——浅析《看不见的人》的形式[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李杨;欧阳铨;;关于现代社会人们种族观的探讨——基于社会学角度对《看不见的人》的透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4 朱荣华;;狂欢理论视角下的《看不见的人》[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周娜;;《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自我身份的构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吴太宇;;浅析小说《看不见的人》主人公追寻自我价值之路[J];语文知识;2013年04期
7 郑立军;;论《看不见的人》的艺术手法[J];考试周刊;2009年27期
8 季惠杰;曲绍明;;《看不见的人》:遮蔽与祛蔽间[J];长城;2010年02期
9 边春华;陈坤;;《看不见的人》中的黑人少年的成长[J];青年文学家;2010年09期
10 李美芹;《看不见的人》中黑人的自我异化[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远用;《看不见的人》中的狂欢双重性[D];中南大学;2009年
2 刘鑫;从第一人称叙事角度解读《看不见的人》[D];辽宁大学;2016年
3 宝勒日;从神话理论视角剖析《看不见的人》的身份追寻主题[D];内蒙古大学;2016年
4 程姝娴;有形身份的失败追寻[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6年
5 郑格;《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看不见的人》中的游唱表演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6 陈兰薰;从《看不见的人》到《六月庆典》[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周娜;艰辛的身份探索历程——试析《看不见的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祁岩;《看不见的人》与看得见的成长[D];黑龙江大学;2010年
9 李芋枚;通往心灵和谐的旅程:《看不见的人》的一种弗洛依德心理学解读[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丽丽;《麦田里的守望者》和《看不见的人》中的成长过程的比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249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724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