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文学对公民环境素养的建构
本文选题:生态危机 + 公民环境素养建构 ; 参考:《学术界》2016年11期
【摘要】:生态文明融科学与人文于一体,是超越工业文明的共生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其关键在于"人心的建设",即公民环境素养的建构与提升。作为一种由内而外的浸润过程,环境素养的建构,即环境教育,旨在重建公民的心灵生态,矫正其生存观,激发其自然审美情趣,拓展其生态伦理视阈,为拯救失衡的地球生态奠定基础。基于此,饱含忧患意识、生命哲理和人文情愫的中西生态文学应成为此项事业的首选支撑素材。因为生态文学的介入有助于解决我国现行公民环境教育中文本匮乏和人文精神缺失等问题,进而在根本上整体提升公民的环境意识和生存观念,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Abstract]: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 symbiotic civilization that transcends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The core of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o rebuild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etween man and man, between man and society, and between man and himself. The key l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 heart, that is, the construction and promotion of citizen's environmental literacy. As a infiltrating process from inside to outside,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literacy, that i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ims at rebuilding the spiritual ecology of citizens, correcting their outlook on survival, arousing their natural aesthetic tastes, and expanding their ecological ethical horizons. Lay the foundation for saving the unbalance of the earth's ecology. Based on this,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ecological literature, which is full of suffering consciousness, life philosophy and humanistic feelings, should be the first supporting material for this cause. Because the intervention of ecological literature is helpful to solve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Chinese version and the lack of humanistic spirit in the current citize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so as to promote the citizens'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concept of survival as a whole, and to contribut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作者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安徽省社会科学知识普及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4GH032) “安徽农业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2zs01zd) “安徽省省级教育质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00286)研究成果
【分类号】:I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金;孔燕;;做自然的公民——初读《欧美生态文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11期
2 杨素梅;20世纪俄罗斯文坛上的生态文学[J];俄罗斯文艺;2002年05期
3 杨传鑫;绿色的呼喊——20世纪生态文学略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李玉鹏;为消除生态危机呐喊——《欧美生态文学》简评[J];学习与探索;2004年04期
5 于宝英,曹慧书,索娟娟;文学发展的新生力量——绿色生态文学的崛起[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6 刘青汉;;生态文学对科技负面效应的警示[J];文艺争鸣;2007年04期
7 马若飞;;英美生态文学的浪漫传统[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朴宰雨;;论韩国生态文学的概况与特点——兼谈中国大陆及台湾的生态文学的比较视野[J];新学术;2007年04期
9 马若飞;;论英美生态文学的浪漫传统[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高彩霞;;文学的生态化走向——关于生态文学的思考[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盛泉;生态角度的文学重审与文学批评[N];中国保险报;2004年
2 张冰;《欧美生态文学》[N];文艺报;2003年
3 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的成员、外国生态文学方向的研究生 陈蕾;2007年国外生态文学回眸[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4 西篱;感受力 创造力 梦想力[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湖南女子学院 彭江虹;生态文学伦理的“要”与“不要”[N];光明日报;2012年
6 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成员 向若萌;国外生态文学热潮风起云涌[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7 王诺 厦门大学中文系;地球日与生态文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吴子林;“中外文学对话与西部文化建设”研讨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王诺;做地球的朋友[N];文艺报;2003年
10 王川 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成员;更加密切关注生态现实问题[N];中国绿色时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睿;生态解读安妮·普鲁的《老谋深算》[D];郑州大学;2015年
2 胡梦园;德英儿童生态文学比较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3 周琛;《边城》中“水意象”与《熊》中“树意象”:生态视野下的原乡情结对比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4 李虹;当代文学视野下的生态文学[D];吉林大学;2007年
5 张丽军;生态文学:存在困境的艺术显现,,精神革命的审美预演[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马建;生态文学研究:本体论检验,急需辩白问题以及美国基本图谱[D];南昌大学;2012年
7 周红;生存困境的焦虑与反思[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俊f
本文编号:1900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900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