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诗人作为“代表性人物”的思想传承——论爱默生诗学对金斯堡诗歌创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10-19 16:32
【摘要】:美国诗人爱默生与金斯堡在迥然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诗歌创作,但是爱默生的诗歌和诗学理论无疑对金斯堡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爱默生关于诗人作为"代表性人物"的观点使金斯堡认识到了作家的责任与使命,这两位作家作品的相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诗人对社会主流文化的挑战,诗歌的民族性及其唤起民众觉醒的功用,"催生韵律"的个性化表达,与神秘主义的共通性:直觉性感悟与追求超越。金斯堡在后现代语境中对传统诗人爱默生的回应是对后现代时期主流话语和文化的对抗。
[Abstract]:American poet Emerson and Kingsborough wrote poetry in a very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 but Emerson's poetry and poetic theory undoubtedly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his poetry creation. Emerson's view of the poet as a "representative character" makes Ginsburg realize the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of the writer.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wo writers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the poet's challenge to the mainstream culture of society. The nationality of poetry and its function of arousing the awakening of the people, the individualized expression of "prosody" and the commonality with mysticism: intuitionistic perception and pursuit of transcendence. Goldberg's response to the traditional poet Emerson in the postmodern context is to confront the mainstream discourse and culture in the postmodern period.
【作者单位】: 北京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重点项目“爱默生与美国诗歌传统研究”(22213991508101/0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712.0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成林;;十年来国内爱默生研究综述[J];世界文学评论;2006年01期

2 张晓荣;;论艾略特《笔直的斯威尼》对爱默生思想的反叛[J];世纪桥;2007年02期

3 曹明伦;李慧明;;爱默生与哲学(节选)[J];中国翻译;2008年06期

4 唐睿;;哲学与爱默生(节选)[J];中国翻译;2008年06期

5 汪冷;;重新阐释爱默生散文《自助》[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余志科;;爱默生文学作品中“改革精灵”的隐喻[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35期

7 欧阳娇;;用心聆听世界:浅析爱默生《美国学者》中的学者情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02期

8 何玉蔚;;爱默生:作为演说家的思想家[J];文学教育(中);2014年03期

9 张祈;;爱默生诗选[J];诗刊;2005年14期

10 邱炯;;知识[J];小学生时代;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隋刚;;爱默生创新理念的现实意义:灵性、德性、创造性[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刘丹妮 编译;不同的世纪 不同的爱默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李论;怎样思想就怎样生活[N];人民武警;2008年

3 马永波 南京理工大学诗学研究中心;自然的家园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志超;爱默生、梭罗对《四书》的接受[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程虹;自然与心灵的交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蕾;爱默生散文中生态伦理思想的诗性构建[D];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颖慧;论爱默生个人主义的超越性[D];山东大学;2016年

3 詹梦颖;论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的自由主义思想[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6年

4 郭高峰;爱默生的自由观[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赵蕾;诗的哲化和哲的诗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唐成林;爱默生的自我观[D];四川大学;2007年

7 姚乐;自然:心灵之启示[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8 康尚珍;论爱默生的个人主义[D];山东大学;2008年

9 姚亮;爱默生与美国民族文学进程[D];苏州大学;2001年

10 傅宇;解读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的自然观[D];辽宁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817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2817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6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