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珍珠,是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独特且重要的作家,她出生于美国,但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之久。她的诺贝尔获奖作品《大地三部曲》以史诗般的规模描写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风云变幻,塑造了众多丰满的人物形像,而作品中各种伦理关系更是她重点关注的对象。本论文将采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结合赛珍珠的自身经历与中美文化对其的影响,重点分析《大地三部曲》中的各种伦理关系,剖析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层伦理内涵。并通过作品中展现的中国家庭的变迁,在比较中西文化的基础上,探讨她对中西文化融合下的理想家庭模式的期许,分析作家解决伦理冲突的新出路,即互为尊重,合作共赢。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首先对赛珍珠的文学生涯进行简要的回顾,介绍《大地三部曲》,同时讨论了中美双方对赛珍珠及其作品的争论和反响,并进一步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创新点。第二章介绍本论文的理论基础:文学伦理学批评。概述文学伦理学的提出与发展并阐释易混淆概念,论述伦理与道德,伦理学与文学伦理学,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的区别,并且分析了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本作品的理论适用性和可行性。第三章从聂珍钊提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三方面介绍了《大地三部曲》中错综复杂的伦理关系。其中人与人的伦理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旧到新的两性婚恋关系及伦理观念的变化,二是慈祥与严厉并存的父子伦理关系,三是权利与利益诱惑下的手足关系;人与自然方面的伦理关系主要通过土地对人的伦理意义,王家几代人对土地的伦理情感以及土地对于家族兴衰的影响三方面论述;人与自我的关系则是通过阐述王源的伦理迷失及其伦理觉醒和探索之路来表述。第四章从儒学文化及基督教文化两方面剖析本作品中复杂的伦理关系的成因以及异质文化下赛珍珠的伦理观。第五部分即结论部分,对以上论文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总结:通过《大地三部曲》,赛珍珠表达了自己独特的宽容、世俗化的伦理观和人道精神。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面对异质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实现异质文化的和谐共荣。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712.074
文章目录
Abstract in Chinese
Abstract in English
1. Introduction
1.1 Introduction of Pearl S. Buck and The House of Earth Trilogy
1.2 Literature Review at Home and Abroad
1.2.1 Domestic Research
1.2.2 Foreign Research
1.3 Significance and Purpose of the Study
1.4 Innovation Points of the Thesis
2.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2.1 Theoretical Overview of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2.2 Definition and Discrimination of Related Concepts
2.2.1 Ethics and Morality
2.2.2 Ethics and Literary Ethics
2.2.3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and Moral Criticism
2.3 Ethical Relationship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sis
3. The Intricate Ethical Relationship in The House of Earth Trilogy
3.1 Eth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Others
3.1.1 Husband and Wife Relationship
3.1.2 Father and Son Relationship
3.1.3 Brotherhood Relationship
3.2 Eth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3.2.1 The Ethical Significance of Land to People
3.2.2 The Ethical Emotions of the Wang Family toward Land
3.2.3 The Influence of Land on the Prosperity and Decay of Families
3.3 Eth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Self
3.3.1 Wang Yuan’s Rebellion and Ethical Lost
3.3.2 Wang Yuan’s Awakening of Ethical Consciousness and Exploration Path
4. The Causes of Intricate Ethical Relationship in The House of Earth Trilogy
4.1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an Culture on Ethical Relationship
4.1.1 The Concept of Unity between Heaven and Man
4.1.2 The Concept of Three Cardinal Guides and Five Constant Virtues
4.2 The Influence of Christian Culture on Ethical Relationship
4.2.1 Superiority of Christian Culture and Cultural Colonialism
4.2.2 Value Self-worth and Equality
4.2.3 Pursuit of Utilitarian Pragmatism
4.3 The Ethics of Pearl S. Buck in Heterogeneous Culture
5. Conclusion
Acknowledgement
References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Period of Ph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庄华萍;;赛珍珠的《水浒传》翻译及其对西方的叛逆[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预印本;2010年09期
2 殷晓章;;赛珍珠的“中国故乡”情[J];炎黄纵横;2018年09期
3 ;林语堂与赛珍珠[J];青年教师;2006年12期
4 马儒;;林语堂与赛珍珠两个文友的往事[J];炎黄纵横;2012年10期
5 裘伟廷;;赛珍珠在中国生活过的地方[J];书屋;2019年05期
6 裘伟廷;;赛珍珠在中国生活过的地方[J];寻根;2019年04期
7 姚望;;沈从文与赛珍珠[J];新文学史料;2017年04期
8 姚君伟;;当下中国赛珍珠研究:对象与方法[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6期
9 潘亚莉;;赛珍珠研究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2017年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及相关情况概述[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6期
10 张媛;李敏;;赛珍珠与庄台出版公司关系钩沉[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鸿;跨文化的中国叙事[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朱骅;赛珍珠与何巴特的中美跨国写作[D];复旦大学;2010年
3 龙丹;重述他者与自我—赛珍珠、史沫特莱和项美丽与民国妇女的跨文化镜像认同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王艳玲;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赛珍珠小说再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茹静;社会文化语境变迁与赛珍珠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D];复旦大学;2014年
6 董t;译者风格形成的立体多元辩证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唐艳芳;赛珍珠《水浒传》翻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朱春发;何处是家园—浦爱德、赛珍珠、弗利兹的中国童年及其身份书写[D];浙江大学;2017年
9 张莹;超越“传统/现代”认知框架的话语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10 孙宗广;从乡土中国到现代中国[D];苏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旭;赛珍珠《大地三部曲》的伦理关系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2 董倩雯;多元化的现代性媒介:《亚洲》与中美文化交流[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3 时巾然;赛珍珠《帝王女人》中慈禧形象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4 马俊;《我的几个世界》中赛珍珠多重社会身份研究[D];温州大学;2018年
5 舒长清;论赛珍珠“异国恋小说”中东西方文化观的演变[D];湘潭大学;2018年
6 李冠雄;赛珍珠的东方意识与叙事策略[D];中南民族大学;2016年
7 王萍萍;赛珍珠和叶紫土地书写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8 周玲丽;赛珍珠笔下的中国形象构建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年
9 邵澍峗;赛珍珠主题中美硕博士学位论文比较研究[D];江苏大学;2017年
10 王珏;我国赛珍珠研究文献作者学术关系研究[D];江苏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
277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