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耳他的犹太人》中的马基雅维利主义
发布时间:2020-08-12 21:11
【摘要】:克里斯托弗·马洛作为伊丽莎白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其《马耳他的犹太人》中对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体现长期以来都为国内外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的研究灵感。本文以马洛的《马耳他的犹太人》为例,通过解读该剧对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反映,阐释马洛对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态度及其跟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关系。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对马洛及其《马耳他的犹太人》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第二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介绍了马基雅维利主义及其对于本文的适用性。第三章及第四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旨在从三个方面探讨马基雅维利主义和《马耳他的犹太人》之间的联系,以及马基雅维利主义和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关系。主体部分聚焦马基雅维利主义在主人公巴拉巴斯身上体现出来的积极与消极的两个方面,并通过对马耳他岛上其他人的分析对主体部分进行补充得出结论,指出《马耳他的犹太人》中所体现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再现了那个时期剧作家的思想,由此可以看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对当时剧作家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通过结合马基雅维利主义对《马耳他的犹太人》进行文本分析,本文旨在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马洛的作品及以他为代表的当时剧作家的创作思想。本文认为剧本中所展现的有关自由、人的力量等理念实际上是伊丽莎白时期人文主义影响当时思想的记录和映照。主人公巴拉巴斯由受害者到复仇者最终惨死这一系列过程贯穿了整部戏剧,通过这一设置马洛凸显了他对人文主义的认同与对人拥有过度的自由与力量的不认同,这种不认同同样能为人类的思想与发展提供指引。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561.073
本文编号:2791034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561.0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闫红梅;;《马耳他岛的犹太人》剧中的旁白手法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04期
2 周晓阳;《马耳他岛的犹太人》与《理查三世》中的马基雅维里主义[J];国外文学;1998年03期
本文编号:27910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791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