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尹基鼎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31 10:19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20世纪20年代是朝鲜文学开始和世界文学接轨的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朝鲜文学在世界文学的各种交流和接触中,尤其是在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交流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全球性革命文学的高涨中,朝鲜的无产阶级文学也在“拉普”为核心的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影响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20世纪20、30年代朝鲜最重要的文学流派和思潮。有些学者认为,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出现的“卡普”是韩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其主要的原因就是该时期韩国现代文学真正和世界最进步的文学进行了直接的对话。大家知道,1925年,朝鲜无产阶级文学团体“卡普”的成立,是朝鲜文学史上一件大事。它的成立标志着朝鲜无产阶级文学时代的开始。无产阶级思想,社会主义思想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道,传到朝鲜后,在殖民地朝鲜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它与反日反帝斗争相结合,成为当时风靡一时的巨大的文学洪流,成为当时朝鲜社会最壮观的文学潮流。它从传到朝鲜之日起,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进步的先进青年也在紧紧团结在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的旗帜下,利用文学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虽然在朝鲜无产阶级文学因为当时表现出的激进的、过度的阶级和斗...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成果分析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
第一章 20 世纪20、30 年代朝鲜文坛与尹基鼎在无产阶级文学活动中的作用
    第一节 20 世纪20 年代朝鲜文学概况
        一、“三一运动”与20 世纪20 年代朝鲜社会及文坛
        二、西方文学思潮的传入与文学多样化
        三、“审查制度”和文学的曲折发展
    第二节 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兴起与无产阶级文学概况
        一、“新倾向”——无产阶级文学的起源
        二、“卡普”——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
        三、“两次审查”——无产阶级文学的终结
    第三节 尹基鼎的生平与文学活动
        一、尹基鼎生活时期的时代特征
        二、尹基鼎文学发展轨迹
        三、尹基鼎的一生及其评价
    第四节 尹基鼎在朝鲜无产阶级文学中发挥的作用
        一、“卡普”成立与活动中的作用
        二、“卡普”文艺理论确立中的作用
        三、无产阶级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第二章 尹基鼎的文学观与主题倾向
    第一节 尹基鼎的文学观
        一、文学的阶级观
        二、文学的功利观
        三、文学的大众观
    第二节 尹基鼎对底层民众的同情
        一、弱者的悲哀
        二、失落者的痛苦
        三、彷徨者的心境
    第三节 对殖民现实的否定
        一、饥饿的世界、疯狂的社会
        二、每况愈下的农村
        三、颠沛流离的都市人
第三章 尹基鼎小说的人物形象
    第一节 积极面对现实的人物形象
        一、作品《冰库》中的组织意识型人物形象
        二、作品《为了将来》中的阶级斗争意识型人物形象
        三、作品《寂灭》中的坚韧意志力型人物形象
    第二节 在现实中彷徨犹豫的人物形象
        一、作品《狂人》中优柔寡断型知识分子的人物形象
        二、作品《不同路上的人》中进步的犹豫不决型人物形象
        三、作品《变故》中的无计划冲动型人物形象
    第三节 向现实妥协消极应对的人物形象
        一、作品《工地》中贪婪懒惰型人物形象
        二、作品《天灾》中自怨自艾型人物形象
        三、作品《二十元》中自暴自弃型人物形象
第四章 尹基鼎文学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阶级意识与文学创作
        一、阶级意识形成的现实基础
        二、阶级意识的体现及殖民地劳动现实的反映
        三、阶级意识的形成及对殖民地黑暗社会矛盾的揭露
    第二节 民众意识与文学创作
        一、殖民地社会的贫困现实生活
        二、阶级觉悟的唤醒
        三、无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第三节 目的意识与文学创作
        一、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基本理念
        二、无产阶级文学中的斗争意识
        三、社会革命与小说叙事模式
第五章 尹基鼎文学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动荡现实中的形象塑造
        一、剥削阶层人物的素描
        二、日常的压抑及人物内心的刻画
        三、现实主义写实描写
    第二节 阶级对立二元结构模式
        一、基于体验的直叙法
        二、叙述人称与叙述的客观化
        三、叙述方式的多样性
    第三节 话语他者性变化
        一、话语他者性的(Otherness of the discourse)本质
        二、“目的意识期”反动言论性独白话语
        三、黑暗时期语言表达多重性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亚新秩序”语境下台湾与朝鲜文学中的殖民地主体重构及中国认知[J]. 刘惠莹.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2]朝鲜被殖民期间日本语文学的生成研究:日语杂志、朝鲜文学的日语翻译和日本传统诗歌(英文)[J]. 严仁卿,郑炳浩,金孝顺.  外国文学研究. 2017(02)
[3]恩格斯的信与朝鲜的现实主义论争[J]. 洪廷善,陆玲.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4]20世纪30~40年代初来华朝鲜文人诗歌中的“北方”形象解读[J]. 张英美.  东疆学刊. 2015(03)
[5]胡适与20世纪上半期现代朝鲜文坛[J]. 金哲.  当代韩国. 2012(04)
[6]话语、逻辑与反转:德里达的解构——以Khra为分界线[J]. 刘文祥.  宁夏社会科学. 2012(06)
[7]朝鲜左翼文学初期的叙事指向辨析[J]. 金明淑.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8]论朝鲜美学论的形成及其特色[J]. 蔡美花.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9]胡适在朝鲜[J]. 尹允镇.  鲁迅研究月刊. 2008(03)
[10]卡普与左联比较[J]. 黄景民.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2)

博士论文
[1]中国新感觉派与朝鲜“九人会”小说比较研究[D]. 金向德.中央民族大学 2015
[2]中韩左翼文学比较研究[D]. 李美琼(Lee Mi Kyung).河北大学 2015
[3]鲁迅与左翼文学运动[D]. 李华.吉林大学 2014
[4]中韩现代女作家的女性意识比较研究[D]. 金美英.浙江大学 2012
[5]鲁迅与李光洙文学观比较[D]. 李明信.东北师范大学 2010
[6]朝鲜近代爱国启蒙运动时期小说理论的革新与梁启超[D]. 白玉陈.中央民族大学 2010
[7]中韩近代新小说比较研究[D]. 赵杨.中央民族大学 2007
[8]“左联”文学的组织与传播(1930-1936)[D]. 张大伟.复旦大学 2005
[9]茅盾与李箕永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小说创作比较研究[D]. 金春仙.中央民族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韩国民族主义书写[D]. 王秋硕.延边大学 2017
[2]中韩早期普罗小说创作特征比较研究[D]. 赵庆艳.中国海洋大学 2013
[3]韩中普罗文学运动中关于大众化论争的比较研究[D]. 张有志.中国海洋大学 2010
[4]韩国卡普与中国左联的比较研究[D]. 张静.山东大学 2009
[5]关于中国“左联”与韩国“卡普”的比较研究[D]. 黄景民.郑州大学 2006
[6]巴金的《家》与李箕永的《故乡》之比较[D]. 车海兰.延边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494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9494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8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