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德国浪漫主义诗化美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31 10:31
  德国浪漫主义诞生并盛行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面对启蒙运动后理性主义导致的现代性危机,浪漫主义者们将诗作为反映与抨击现实的手段,通过对无限性、理想性意象的追求,意欲建立起浪漫主义美学思想的理论架构。在浪漫主义美学思想中,无限性与理想性昭示着主体对于自身的超越以及对于自由的向往,这是美得以实现的途径以及最终的目标。在德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品中,诗化的世界观是其理论的基础要素。诗化不仅仅代表了一种文学修辞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哲学思维方式以及生活审美模式。这种思想从浪漫主义作品转向现实生活,从而实现了从诗化向浪漫化的过渡。反讽正是这一过渡得以完成的重要手段。反讽哲学意味着一种哲学思考上的无限性。而浪漫主义哲学,即是以反讽哲学为理论核心,在追求不断的自我否定与无限理想的过程中,向人的完美形态趋近的哲学。由此可见,浪漫主义是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延伸,是对“人”的价值的提升。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渴望构建一种诗化世界,并在思索人生意义和追寻生活价值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诗化哲学”,“诗”的精神贯穿于浪漫主义精神的始终。本文从德国早期浪漫派代表人物诺瓦利斯的“蓝花”意象出发,对浪漫主义诗学的发展演进历程...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主要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实施方案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一)理论意义
        (二)实用价值
    四、研究目的与重点难点
第一章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诗学思想的诞生
    一、物性与神性之间:古典神话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
        (一)神话传奇:古典时期诗歌的主体
        (二)神话诗歌:浪漫主义的精神内涵
    二、神性与人性之间:中世纪圣经诗歌的神秘主义
        (一)中世纪与浪漫主义
        (二)神秘主义与浪漫主义
    三、感性与理性之间:德国早期浪漫派的诗学观
        (一)内心的呐喊:抒发个人情感
        (二)心灵的归宿:抒情依托自然
        (三)神秘的颂歌:重拾宗教理想
第二章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诗学思想的内涵
    一、浪漫主义“还乡”精神的无限性意象
        (一)主观能动性的无限性意象
        (二)浪漫诗体裁的无限性意象
        (三)浪漫诗客体的无限性意象
        (四)回归理想世界的无限性意象
    二、浪漫主义“蓝花”诗人的理想性意象
        (一)诺瓦利斯诗学观的理想性意象
        (二)《奥夫特尔丁根》中的理想性意象
    三、浪漫主义诗学的美学理论建构
        (一)浪漫诗与“新神话”
        (二)“天才”与“想象力”
第三章 浪漫主义诗化美学的哲学背景
    一、从“诗化”到“浪漫化”:浪漫诗的哲学旨趣
        (一)“诗化”的浪漫旨趣
        (二)从“诗化”到“浪漫化”
    二、从诗化美学到反讽哲学:浪漫诗学的哲学旨趣
        (一)浪漫诗学的核心:反讽
        (二)浪漫主义反讽的本质
    三、启蒙批判维度下浪漫主义诗化美学的局限
        (一)过度强调精神第一性
        (二)无实践性理论体系
        (三)回归中世纪的倒退思想
第四章 浪漫主义诗化美学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诗化美学与理性僭越
        (一)理性僭越是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之一
        (二)诗化美学是解决理性僭越的手段
    二、诗化美学与审美教化
        (一)诗化美学的本质
        (二)审美教化的意义
    三、现代性危机与人的诗意劳作
        (一)现代性与精神危机
        (二)审美与诗意劳作
        (三)艺术生活化与美好生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西方浪漫主义限度及其影响的哲学诠释[J]. 张继云,陆杰荣.  社会科学战线. 2014(07)
[2]论浪漫主义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J]. 孙成竹.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3]近年国内“马克思与浪漫主义”哲学研究述评[J]. 罗纲.  现代哲学. 2013(02)
[4]“精神”归于何处?——浪漫主义“精神还乡”及其当代启示[J]. 张继云,陆杰荣.  当代作家评论. 2012(06)
[5]马克思与浪漫主义初探[J]. 罗纲.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11)
[6]从“史诗”与“浪漫诗”的对接看马克思对浪漫主义的继承与改造[J]. 刘森林.  江海学刊. 2008(03)
[7]马克思哲学与浪漫主义[J]. 何中华.  山东社会科学. 2007(12)
[8]作为浪漫派诗人的马克思[J]. 韦塞尔,陈开华.  现代哲学. 2005(02)
[9]试论诺瓦利斯哲学美学思想[J]. 薛红云.  唐山学院学报. 2003(01)
[10]“心有灵犀一点通”——读诺瓦利斯断想[J]. 张佩芬.  读书. 1992(06)



本文编号:29494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9494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d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