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与卡夫卡小说的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19 07:18
弗兰茨·卡夫卡被称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在世界文坛上声名显赫。卡夫卡作品及其作品研究在中国产生广泛的影响大概是20世纪80年代,这主要表现在卡夫卡对中国当代作家有着更直接、更深远的影响。余华便是被卡夫卡作品影响的当代作家之一,而且他也在其散文笔记中也多次提及是“卡夫卡解放了我的思想”。1987年余华在《北京文学》上发表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赢得了中国当代文坛的广泛关注,而《十八岁出门远行》正是余华在读完《卡夫卡小说选》之后所创作的。紧接着余华的《现实一种》、《一九八六》等作品陆续登场,由此逐渐奠定了余华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先锋派”领军人物之一的地位。可以说,余华的迅速崛起离不开卡夫卡的作品对他的启发,尤其是卡夫卡作品那梦幻化的、悖谬的、客观冷静化的、成人仪式的叙述技巧。那“无政府主义”的叙事技巧促使余华由先前学习川端康成那细腻的笔触转而写出了大量的先锋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的逻辑叙事结构、情节是缺失的、语言是客观冷静的、笔触是血腥的,满纸的内容尽是骨肉相残、人性的恶、人活着的在劫难逃、暴力和血腥相互交织的画面。余华先锋小说的形式是卡夫卡式的,但是所有形式下无不透露出中国式的批...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现状
研究意义
第一章 卡夫卡和余华
第一节 卡夫卡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
第二节 余华接受卡夫卡的原因
第二章 余华与卡夫卡小说叙事技巧和艺术观念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梦幻手法与梦幻世界
一、卡夫卡和余华梦幻小说的对比
二、卡夫卡和余华的梦幻世界
第二节 客观化叙事与血腥世界
一、卡夫卡和余华对极权政治的控诉
二、卡夫卡和余华小说的客观化叙事比较分析
三、余华客观化叙事的“人性恶”
第三节 悖谬与荒诞世界
一、卡夫卡的悖谬美学观
二、余华的悖谬美学观
三、卡夫卡和余华的荒诞世界
第四节 成人仪式与孤独世界
一、成人仪式的概念
二、卡夫卡向内的孤独世界
三、余华向外的孤独世界
第三章 余华对卡夫卡小说的创新性接受
第一节 先锋小说:“无政府主义”形式下的中国式批判
第二节 民间小说:回归民间文化,关注人的生存
第三节 余华对卡夫卡小说创新性接受原因探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议中的执守——从叙述立场几度转变看余华小说的先锋本质[J]. 冯勤. 当代文坛. 2007(03)
[2]精神分析视域下的难题求婚型故事[J]. 漆凌云. 求索. 2006(10)
[3]悲悯的力量——论余华的三部长篇小说及其精神走向[J]. 洪治纲. 当代作家评论. 2004(06)
[4]论卡夫卡《判决》的叙述策略[J]. 曾艳兵.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5)
[5]论卡夫卡的创作艺术风格[J]. 杨小岩. 江汉论坛. 2004(03)
[6]超验的灵魂世界:残雪对卡夫卡的创造性解读[J]. 姜智芹. 当代文坛. 2003(05)
[7]权力的内化与人的社会化问题——读卡夫卡的《审判》[J]. 谢莹莹. 外国文学评论. 2003(03)
[8]主体意识与宿命抗争——卡夫卡的《变形记》解读一种[J]. 姜智芹,卡夫卡,谢莹莹. 名作欣赏. 2003(06)
[9]卡夫卡研究在中国[J]. 曾艳兵. 外国文学研究. 2003(02)
[10]论先锋作家的真实观[J]. 叶立文. 文学评论. 2003(01)
博士论文
[1]“诗之思”: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D]. 张玉娟.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卡夫卡与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D]. 张莉.苏州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遗产”[D]. 高建伟.天津师范大学 2012
[2]论外国文学对余华创作的影响[D]. 容美霞.湖南师范大学 2008
[3]论鲁迅与卡夫卡作品中的“小人物”[D]. 张红雪.南京师范大学 2006
[4]卡夫卡小说的动物意象[D]. 胡顺琼.华东师范大学 2006
[5]论卡夫卡创作中的悖谬[D]. 张饰玉.吉林大学 2004
[6]论卡夫卡创作中的悖谬艺术[D]. 韩晓亚.山东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96445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现状
研究意义
第一章 卡夫卡和余华
第一节 卡夫卡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
第二节 余华接受卡夫卡的原因
第二章 余华与卡夫卡小说叙事技巧和艺术观念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梦幻手法与梦幻世界
一、卡夫卡和余华梦幻小说的对比
二、卡夫卡和余华的梦幻世界
第二节 客观化叙事与血腥世界
一、卡夫卡和余华对极权政治的控诉
二、卡夫卡和余华小说的客观化叙事比较分析
三、余华客观化叙事的“人性恶”
第三节 悖谬与荒诞世界
一、卡夫卡的悖谬美学观
二、余华的悖谬美学观
三、卡夫卡和余华的荒诞世界
第四节 成人仪式与孤独世界
一、成人仪式的概念
二、卡夫卡向内的孤独世界
三、余华向外的孤独世界
第三章 余华对卡夫卡小说的创新性接受
第一节 先锋小说:“无政府主义”形式下的中国式批判
第二节 民间小说:回归民间文化,关注人的生存
第三节 余华对卡夫卡小说创新性接受原因探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议中的执守——从叙述立场几度转变看余华小说的先锋本质[J]. 冯勤. 当代文坛. 2007(03)
[2]精神分析视域下的难题求婚型故事[J]. 漆凌云. 求索. 2006(10)
[3]悲悯的力量——论余华的三部长篇小说及其精神走向[J]. 洪治纲. 当代作家评论. 2004(06)
[4]论卡夫卡《判决》的叙述策略[J]. 曾艳兵.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5)
[5]论卡夫卡的创作艺术风格[J]. 杨小岩. 江汉论坛. 2004(03)
[6]超验的灵魂世界:残雪对卡夫卡的创造性解读[J]. 姜智芹. 当代文坛. 2003(05)
[7]权力的内化与人的社会化问题——读卡夫卡的《审判》[J]. 谢莹莹. 外国文学评论. 2003(03)
[8]主体意识与宿命抗争——卡夫卡的《变形记》解读一种[J]. 姜智芹,卡夫卡,谢莹莹. 名作欣赏. 2003(06)
[9]卡夫卡研究在中国[J]. 曾艳兵. 外国文学研究. 2003(02)
[10]论先锋作家的真实观[J]. 叶立文. 文学评论. 2003(01)
博士论文
[1]“诗之思”: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D]. 张玉娟.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卡夫卡与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D]. 张莉.苏州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遗产”[D]. 高建伟.天津师范大学 2012
[2]论外国文学对余华创作的影响[D]. 容美霞.湖南师范大学 2008
[3]论鲁迅与卡夫卡作品中的“小人物”[D]. 张红雪.南京师范大学 2006
[4]卡夫卡小说的动物意象[D]. 胡顺琼.华东师范大学 2006
[5]论卡夫卡创作中的悖谬[D]. 张饰玉.吉林大学 2004
[6]论卡夫卡创作中的悖谬艺术[D]. 韩晓亚.山东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96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596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