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疫苗事件微博传播中的情绪与表达
发布时间:2023-05-03 21:08
疫苗造假事件的发生引发了新浪微博用户的热议,面对不同的情绪客体,不同身份的用户情绪和表达方式各有不同。本文通过量化的内容分析和质化的文本分析的方式对微博用户的情绪和表达方式等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微博用户的负面情绪较多,其中愤怒情绪尤为明显。一些普通网民会倾向于通过更为简单的、直接的表达方式,例如“反问”、“感叹”和“夸张”等,来对涉事企业或是相关人员宣泄情绪;而对于政府、社会而言,一些行业精英、微博大V等个人意见领袖则采用更为复杂的“设问”、“反语”和“联想”等方式来表达谴责、讽刺或是质疑等情绪;同时网民也会夸大社会现象,运用丰富的联想,对媒体和社会表现出一种失望的情绪。舒茨的知识的社会分配理论指出,知识的来源分为“得到社会承认的知识”和“来源于社会的知识”。根据知识分配的不同将公众分为三种理想型人:“专家”、“耳聪目明的公民”和“路人”。通过研究发现,“专家”具有其领域内的权威知识,但在网络上也存在与“常人”之间的风险认知差异。“路人”在微博上倾向于通过对当事方、政府来直接地表达愤怒等直接的情绪,不对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过多的理性思考,不追究信息的来源,对事件的参与程度较低,在身...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探讨
1.3.1 情绪感染的定义与机制研究
1.3.2 网络情绪研究
1.3.3 新媒体事件研究
1.3.4 知识的社会分配理论
1.3.5 精细加工可能性理论
1.4 研究问题
2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2.2 研究设计
2.2.1 样本选取与数据的清理
2.2.2 研究类目的构建
2.2.3 编码
3 量化研究发现
3.1 微博整体情绪特征
3.1.1 情绪概况
3.1.2 表达方式
3.1.3 情绪客体
3.1.4 认证类型
3.2 不同性别、情绪客体的情绪特征
3.3 不同认证类型用户与情绪特征
3.4 不同认证类型用户与表达方式
3.5 不同认证类型与情绪客体
3.6 不同用户类型的情绪特征
3.6.1 各类用户类型的情绪特征
3.6.2 游离型用户情绪特征总览
3.6.3 游离型用户的情绪种类与情绪客体、逻辑论证
3.6.4 游离型用户认证类型的情绪种类、情绪客体、论证逻辑
3.6.4.1 不同认证类型与情绪特征
3.6.4.2 不同认证类型与表达方式
3.6.4.3 不同认证类型与情绪客体
3.6.4.4 论证逻辑与情绪客体
4 质化研究发现
4.1 微博用户的情绪与表达
4.1.1 微博用户对“当事方”的情绪与表达
4.1.2 微博用户对“政府”的情绪与表达
4.1.3 微博用户对“社会”的情绪与表达
4.1.4 微博用户对“媒体”的情绪与表达
4.1.5 微博用户对“受害人”的情绪与表达
4.1.6 微博用户对“博主”和“涉事地区”的情绪与表达
4.2 社交媒体中的专家、路人和耳聪目明的公民
4.2.1 专家与常人的风险认知差异
4.2.2 社交网络中的路人和耳聪目明的公民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5.1 主要研究结论与讨论
5.1.1 基本的研究结论
5.1.2 对结论的进一步讨论
5.2 对现实的启示
5.2.1 加强信息的沟通,积极进行舆论的反馈
5.2.2 加强政府和媒体的公信力,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
5.2.3 提高微博用户的媒介素养,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5.3 本文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07287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探讨
1.3.1 情绪感染的定义与机制研究
1.3.2 网络情绪研究
1.3.3 新媒体事件研究
1.3.4 知识的社会分配理论
1.3.5 精细加工可能性理论
1.4 研究问题
2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2.2 研究设计
2.2.1 样本选取与数据的清理
2.2.2 研究类目的构建
2.2.3 编码
3 量化研究发现
3.1 微博整体情绪特征
3.1.1 情绪概况
3.1.2 表达方式
3.1.3 情绪客体
3.1.4 认证类型
3.2 不同性别、情绪客体的情绪特征
3.3 不同认证类型用户与情绪特征
3.4 不同认证类型用户与表达方式
3.5 不同认证类型与情绪客体
3.6 不同用户类型的情绪特征
3.6.1 各类用户类型的情绪特征
3.6.2 游离型用户情绪特征总览
3.6.3 游离型用户的情绪种类与情绪客体、逻辑论证
3.6.4 游离型用户认证类型的情绪种类、情绪客体、论证逻辑
3.6.4.1 不同认证类型与情绪特征
3.6.4.2 不同认证类型与表达方式
3.6.4.3 不同认证类型与情绪客体
3.6.4.4 论证逻辑与情绪客体
4 质化研究发现
4.1 微博用户的情绪与表达
4.1.1 微博用户对“当事方”的情绪与表达
4.1.2 微博用户对“政府”的情绪与表达
4.1.3 微博用户对“社会”的情绪与表达
4.1.4 微博用户对“媒体”的情绪与表达
4.1.5 微博用户对“受害人”的情绪与表达
4.1.6 微博用户对“博主”和“涉事地区”的情绪与表达
4.2 社交媒体中的专家、路人和耳聪目明的公民
4.2.1 专家与常人的风险认知差异
4.2.2 社交网络中的路人和耳聪目明的公民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5.1 主要研究结论与讨论
5.1.1 基本的研究结论
5.1.2 对结论的进一步讨论
5.2 对现实的启示
5.2.1 加强信息的沟通,积极进行舆论的反馈
5.2.2 加强政府和媒体的公信力,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
5.2.3 提高微博用户的媒介素养,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5.3 本文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072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807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