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普通读者与大批评家——论伍尔夫文学批评随笔的印象性特征

发布时间:2018-03-05 01:04

  本文选题:弗吉尼亚·伍尔夫 切入点:文学批评随笔 出处:《东方论坛》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弗吉尼亚·伍尔夫是意识流小说家,也是卓有成就的文学批评家。知识贵族的出身与环境、天才的禀赋与"一流思想的陪伴",造就了既是"普通读者"又是大批评家的伍尔夫。与一般文学批评不同的是,伍尔夫的文学批评是印象批评。两卷《普通读者》显示了伍尔夫文学批评随笔的感性、诗性、想象力与美文特质。
[Abstract]:Virginia Woolf is a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novelist and an accomplished literary critic. The gift of genius and the companionship of "first-rate thought" have created Woolf, who is both an "ordinary reader" and a big critic. Woolf's literary criticism is impression criticism. Two volumes of ordinary readers show the perceptual poetic imaginative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Woolf's literary criticism essays.
【作者单位】: 中国计量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伍尔夫文学批评随笔研究”(批准号:14YJA75200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56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洪灵;走出“愤怒”的困扰——从情感的角度看伍尔夫的妇女写作观[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3期

2 王鹏;调和之笔:寻求对立中的统一——伍尔夫《幕间》解读[J];理论学刊;2004年09期

3 李晓文;;试论伍尔夫的日记文学[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朱艳阳;;伍尔夫小说的诗化特征[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9年01期

5 杨莉馨;;20世纪以来伍尔夫汉译与研究述评[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崔海妍;;新时期伍尔夫研究述评[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2年04期

7 冯文坤;超越德立达的自我解构与伍尔夫自我的诗意离散[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8 陈剑飞;;伍尔夫的屋子(外二首)[J];西湖;2006年08期

9 刘海燕;;一旦写作生涯被思想照亮——由伍尔夫谈起[J];作品;2007年07期

10 赵慧;申彦霞;;伍尔夫研究评析[J];长城;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璐;;无韵诗章:论伍尔夫小说的诗化特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吕雪梅;;解话中画,理文中纹 解读伍尔夫《海浪》中的立体主义叙事实验[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陈静;;挖掘人物背后的隧洞——评弗·伍尔夫《达洛卫夫人》的意识流技巧[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慧卿;德国总统悬而未决 伍尔夫能否如愿[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2 武炳新;流动着的伍尔夫[N];中国邮政报;2002年

3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野;德国总统麻烦大了[N];光明日报;2012年

4 杨莉馨;贝尔绘画艺术对伍尔夫小说的影响[N];文艺报;2012年

5 本报驻柏林记者 王怀成;靓丽时尚的德国第一夫人[N];光明日报;2010年

6 ;《伍尔夫报告》与英国司法改革[N];人民法院报;2001年

7 刘鹏凯;充满诗意的写作[N];海南日报;2004年

8 柳已青;《伍尔夫传》:凋零于水中的英格兰百合[N];安徽经济报;2006年

9 阎立 孔德琴(作者单位分别为合肥工业大学、淮南师范学院);从《简·爱》到伍尔夫[N];光明日报;2004年

10 本报驻德国记者 刘华新;伍尔夫当选德国总统[N];人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红梅;伍尔夫小说的叙事艺术[D];苏州大学;2006年

2 吕洪灵;情感与理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毛继红;寻找有意味的形式[D];河南大学;2002年

4 潘建;弗吉尼亚·伍尔夫:性别差异与女性写作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燕婷;伍尔夫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陈钦;论伍尔夫小说理论中的真实观[D];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玲;伍尔夫与张爱玲女性主义创作比较研究[D];伊犁师范学院;2015年

4 党啸林;伍尔夫小说中的性别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何平;伍尔夫作品中“房中天使”意象的女性主义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6 周丽平;伍尔夫小说理论探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崔洁莹;论伍尔夫小说中的沟通[D];南京大学;2011年

8 王晶;试论伍尔夫小说创作中的生与死主题[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杜娟;死与变:论弗·伍尔夫小说中的存在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爱琳;论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理论及创作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568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568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c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